APP下载

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

2015-05-10侃,张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学隐性变量

许 侃,张 力

(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

许 侃1,张 力2

(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本文在理论分析员工知识共享发挥中介效应的基础上,以全国一系列来源不同、规模不等的产学合作机构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学合作组织的员工知识共享在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产学合作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构建一体化机制、推进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等环节,合理配置管理资源以及把握控制重点等方面提供行动依据,使其能更好地规范刚性的一体化机制并推进柔性的知识共享,提高产学合作界面上的知识转移效率。

知识共享;知识转移;产学合作;一体化机制

1 引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产业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产学合作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集聚创新资源的软环境,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科技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是一种对产学双方交流界面和渠道的制度规范,它使得产学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能够便利合作体双方实现隐性和显性知识的转移。虽然目前已知产学合作的一体化机制会导致知识转移[1],但是,产学合作机构一体化机制、员工自发知识共享,以及知识转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并不十分清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在配置管理资源推动知识转移时并没有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产学合作机构组织的一体化机制,随性的知识共享,以及知识转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理论依据及研究假设

2.1 一体化机制与知识转移

资源基础观理论指出,有四类组织资源:金融资源、物理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而对组织绩效起决定作用的是组织内唯一的、有价值的、不可模仿的资源和能力[2]。而知识基础观指出:组织首先是通过创造、组合和运用知识来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其业绩取决于组织对不同知识领域各种特有知识的把握和管理[3-4]。显然,不同的产学合作组织拥有不同的组织资源和知识,他们组合、部署这些资源,商业化这些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产学合作机构最终表现出不同的知识转移行为和绩效。基于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一体化机制、员工的知识共享属于 “产学合作机构”的资源和知识范畴,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内因。

产学合作组织这一界面是实现知识转移、获取知识诀窍,并进一步创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一体化机制正是规范并促成这一界面上知识转移的重要制度性工具[5]。但是知识是一种源于实践的理论抽象,而源于实践的抽象知识提取则可能扭曲或模糊客观实践的真实存在。当没有充分理解合作各方的角色,无法顺利行使各自权利,并积极参与合作时,知识转移这一实践活动无法被很好地理解、发展并且强化。同时,很多关键性的知识嵌入到特定的公司技术体系和特定知识背景,成为隐性知识根植于组织特定的个体[6],这种隐性知识的转移不仅需要理解抽象的知识原理,更需要有长期面对面学习和实践的背景[7]。

一体化机制作为一种刚性的机制,从制度上构建了产业方和学术方人员频繁交流和面对面合作的平台,使双方的正式沟通和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正式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促成了显性知识的编码和扩散;同时,一体化机制促成合作各方人员的频繁互动,这种互动和接触能够营造双方共通的背景知识,使得具有隐喻、零散和片面特征的隐性知识更容易在合作组织间转移和传播;最后,一体化机制所带来的规范化的交流界面和渠道,为合作双方提供了一个转移知识的可靠途径[8],便利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移。因此,可以提出假设1: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对产学之间的知识转移有直接正向作用。

2.2 一体化机制与知识共享行为

对于各合作方而言,刚性的一体化机制导致合作各方并不担心对方的机会主义和自私的行为[9],这会导致合作组织随性分享资源和知识。并且,基于一体化机制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可以构建隐性知识共享所需的共有知识背景,提高知识转移各方转移知识和接收知识的能力。另外,一体化机制可以构建相似的文化背景[10],相似的组织文化导致合作研发人员在行为规范上彼此认同,促成知识共享行为。再者,一体化机制产生相容的知识结构,即知识距离的缩短,知识源与接受者产生能够彼此匹配的知识。由于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既有的知识,这就意味一体化机制通过缩短知识距离促成知识共享的发生[11]。另外,一体化机制带来知识的重叠,这种共性知识使合作双方在知识表达、接收和理解方面更为便利,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双方进一步的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更多表现出一种零散和片面的特征,或者是一种隐喻的模型,一体化机制带来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共有知识,为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了基础性土壤。最后,一体化机制是彼此信任的制度化保障,而知识共享的深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信任的影响[1]。信任导致合作各方从形式到精神层面的融合,这意味着信任会影响知识共享的各种渠道,以及知识共享进程中知识的流动。所以,合作各方的相互信任是知识共享的心理基石,当信任不存在时,知识共享的基础背景也不存在。因此,可以提出假设2: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对合作机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正向作用。

2.3 知识共享行为与知识转移

知识共享是知识转移的前奏和场景,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转移。知识共享通过共享已有知识,实现知识的创造与创新。而Eriksson and Dickson通过从认知与行为两个侧面研究共享知识的过程发现不同的过程所造成共享的差异[12]。在人们共享现存知识的过程中,一部分知识发生转移,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知识。知识共享越充分,知识转移效果越显著。由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嵌入,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一定平衡的知识共享才能产生知识转移:假如理解显性知识的前提是掌握相应的隐性知识,那么只有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都共享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知识转移[13]。

另外,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在信任的氛围下知识共享可以便利演变成知识转移。可见:知识共享促成的各方频繁沟通和交流,为信任的产生提供了背景,最终便利了知识转移[1]。因此,产学合作机构的知识共享不仅影响知识转移,它本身还受到一体化机制的影响。因为一体化机制产生的信任和沟通平台为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营造了基础性条件,使得双方只需关注知识商业化的市场利益,而不必顾及泄密性知识外溢[14]。

知识共享的水平和效果实质是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之间的纽带和节点:知识共享是合作各方员工在一体化机制背景下随性分享知识,并发生知识转移的一种组织行为,它自身受一体化机制的影响,同时,它可以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作用。因此,可以提出假设3:产学合作机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对产学之间的知识转移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4:产学合作机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在产学合作机构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中起到中介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样本包括:①产学合作实体,包括产业和学术机构 (大学和研究所等)联合建立的,旨在促进技术商业化的实验室、研究所、技术开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中心;②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在全国组织实施的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这一项目中产生的产学合作机构;③产学联合,通过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或大型工程项目,旨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产学合作机构。因此研究样本中包含了一系列来源不同、规模不等的产学合作机构,它们包含了各种组织背景和组织特征,满足了样本多样性的要求。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569份。这些有效问卷的回复者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产学合作机构 (见图1),并且,在产学合作机构中分工广泛 (见图2),他们都对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知识共享行为以及知识转移有长期的接触和体验,能提供全面、客观的观察视角。

图1 回复者来源机构分布

图2 回复者工作岗位分布

通过对问卷来源和回复者工作岗位的控制,基本消除了样本抽样的机构来源和岗位分工等方面的系统误差。

3.2 变量测量及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中用于测量各变量的多测度项都改编自成熟的量表,测度项的具体内容及来源见表1。

各变量的信度分析系数都达到了标准 (见表1),可以认为理论模型中的测量各变量的量表信度是良好的。

效度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AVE值的平方根大于概念间相关系数 (见表3),并且,主成分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因子分析 (见表4)。

表1 理论模型各变量测度项及其信度检验

表2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3 潜变量相关系数和AVE

表4 各变量测度项因子载荷表及解释总变异

4 数据分析

4.1 模型检验

首先,由于测量潜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50和0.96之间,并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理论模型总体上基本适配度良好;其次,模型的内在结构适配度较好,理论模型的整体适配度良好,(见表5)。由此可以判断:研究中所构建的中介模型合适,可以进一步检验相应的假设。

表5 模型的适配度

4.2 中介效应

根据温忠麟与张雷等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检验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效应,必须首先确定知识转移 (y)与产学合作机构一体化机制 (x)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而从两者的散点图(见图3)可知至少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适合建立回归方程来判断其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通过回归检验,可以确定知识转移 (y)与产学合作机构一体化机制 (x)之间有正向的回归关系,并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见表6。

图3 散点图

表6 回归系数

最后,根据Judd和Kenny的研究:进一步检验路径系数c[9]。在路径系数a、b至少有一个不显著的情况下,还必须通过Sobel检验来判断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效应。

4.3 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4 路径系数的t值

对于中介变量 “知识共享行为”,根据T临界值表,当df=60,在置信水平0.001下,t值为3.460,而中介效应模型的df=62,从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系数的t值 (见图4)可知,路径a对应系数的t值分别为11.13,远大于3.460,所以a、b两个路径在0.001水平上显著。同理,路径c的t值为4.95,在0.001的水平上也显著,而路径b所对应系数的t值为1.27,在0.5的水平上不显著,因此必须采用Sobel检验来分析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可得z=6.89,p<0.005(z0.005=2.57),意味着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员工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显著。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知识共享行为起了部分中介变量,即产学合作机构的一体化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只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实现的。

5 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数据分析表明:产学合作机构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在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一体化机制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有正向影响,并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而知识共享行为对知识转移虽然起到了正向作用,但是t值检验表明,这种影响在的在0.001水平上并不显著。所以,如图5所示:一体化机制通过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作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为:M=0.29 (0.64×0.46),但是,一体化机制对知识转移的直接影响是0.34,并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虽然产学合作一体化机制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有46.03% (0.29/0.29+0.34)是通过员工知识共享这一中介过程完成的,并且知识共享本身对知识转移并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

图5 标准化路径系数

对于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一体化机制在产学合作机构运营初期对产学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合作各方克服根植于不同的组织的规范和价值体系所带来的冲突和疑惑,促成合作界面的融合。因此在合作组织运营初期要强化刚性的一体化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双方信任,并且加速推动文化相容性进程。具体而言,管理层应该将改善信任和提高组织文化相容性作为一体化机制的无形产出,在产学合作组织运营初期,不能过度依赖信任和文化,必须将管理重点和资源配置偏向于有形的一体化制度构建,推动知识转移进程[1]。

研究也表明:一体化机制导致了员工知识共享的发生,可以确信:一体化机制提供了知识分享所必须的文化氛围、知识背景,刺激了员工知识分享的意愿,导致员工知识共享成为一个自发过程。但是,知识共享本身并不能直接显著影响知识转移。这是因为员工知识共享目标导向并不明确,当知识共享并没有明显刺激合作各方的知识发送和接收意愿,对知识转移的情境并没有显著改善时,员工的知识共享就无法影响产学合作机构的知识转移[15]。

不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表明:知识共享行为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46.03%),所以员工知识共享也应该是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尽管知识共享无法通过制度来规范,但是可以通过塑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来实现这一目的,为此管理者可以提供时间、资金和场所以培育和强化这种文化。另外,管理者要将知识商业化导向贯穿于整个知识共享的文化构建过程中,在特定目标导向下推进知识共享,有意识压缩知识共享的随意性,规范知识共享的主题、范围,使知识共享的方向和进程能够匹配知识转移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产学合作界面的知识转移效率。

本研究为产学合作组织的高层运营管理人员推进知识转移进程提供了行动依据,对相关的政策制定者也有良好的启发。在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①建构 “知识共享意愿”为 “知识共享”前导变量,剖析一体化机制、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它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这实质上是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观和客观解释变量综合考虑,从而分析它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综合两类解释变量的方法更科学,并且也可以加深现有的研究;②在实证基础上细分知识共享的维度,这样的研究结论可能会更科学,更有代表性;③扩大样本的产业覆盖面,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提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1]张力,刘新梅.“边界巡视者”依赖还是“信任”和“一体化机制”取胜——来自产学合作机构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1,29(5):756-763.

[2]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3]Santoro M D,Bierly P E.Facilitator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a Knowledge-based Perspective [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6,53(4):495-507.

[4]Sherwood A L.Acquisi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rom Alliance Partners:the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nterface [D].Indiana University,2002.

[5]张力,聂鸣.产学合作中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全景式解释模型[J].情报杂志,2009,(7):87-90.

[6]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7]Bechky BA.Sharing Meaning Across Occupational Communit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Understanding on a Production Floor[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3):312-330.

[8]魏奇锋,顾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3):89-93.

[9]Shah R,Goldstein SM.Us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Looking Back and Forward[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6,24(2):148-169.

[10]Sidhu JS,Commandeur H R,Volberda HW.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Value of Supply,Demand,and Spatial Search for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1):20-38.

[11]Grant R M,C Baden-Fuller.A 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 (1):61-84.

[12]Eriksson IV,Dickson GW.Knowledge Sharing in High Technology Companies[J].Proceedings of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AMCIS),2000,1,1330-1335.

[13]姜鑫.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2):68-71.

[14]张伟,张庆普,单伟.整体网视角下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测量研究——以某高校系统工程科研团队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0:170-180.

[15]Lu L,Leung K,Koch P T.Managerial Knowledge Sharing:the Role of Individual,Interpersonal,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6,2(1):15-41.

[16]Simonin B 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 (7):595-623.

(责任编辑 谭果林)

The Integration M echanism s and Know ledge
Transfer of Industry-Academ 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Xu Kan1,Zhang Li2
(1.School of Management,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2.School of Business,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

This paper firstanalyzes themediating effect of the employees'knowledge sharing theoretically,then uses a sample of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which are from different sources,in different size,so as to build amodel ofmediating effect to carry out the empirical tests.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mployees'knowledge sharing of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plays a partlymediating role between integration mechanisms and knowledge transfer.The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actions to the seniormanagement staff of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in building integrationmechanisms,carrying out the employee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and other aspects,allocatingmanagement resources rationally and seizing the key pointof control,so that they can regulate rigid integration mechanisms and promote flexible knowledge sharing,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knowledge transfer of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interface.

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transfer;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Integration mechanism

F204

A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孵化网络背景下的定制孵化研究”(14YJC630192)。

2014-12-03

许侃 (1985-),女,江西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知识转移。

猜你喜欢

产学隐性变量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抓住不变量解题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也谈分离变量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民生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