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安倍公房《棒》中的“日本左右翼”之争

2015-05-09陈起飞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右翼左翼

陈起飞

摘 要:战后日本一直处于美国军队占领之下,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重建和政治变革也是在美国主导下实现的。大环境,战后不久东西方出现冷战,加之50年代初期朝鲜战争爆发,一系列国际局势以及周边形式变化对日本战后的政治发展构成了重要影响。战后初期国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日本国内右翼与左翼势力斗争的社会背景为安倍公房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棒》这一文章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中产生的并深刻反映了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对话以及环境等描写的研究来解读当时日本社会左右翼之争的现状及结果。

关键词:安倍公房;棒;左翼;右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02

安倍公房,日本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东京,于中国沈阳长大。学生时代便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受花田清辉影响继续走上文学之路。主要作品有《壁—卡尔马氏的犯罪》、《砂女》、《赤茧》、《棒》、《犯罪同盟》等。其个人写作手法富有生机,作品常用于演剧、广播剧、电视剧等适用范围广。安倍公房的写作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日本传统文学相隔绝的,由于长期接受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西方哲学现代派以及后来加入共产党开始接受共产主义影响,使得其作品在内容方面常常出现特殊场面。另外其象征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处处力图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并且探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1955年日本政府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领导下开始实行“55年制”,《棒》作为短篇小说1955年发表于杂志《文艺》,加入共产党的安倍公房已经感受到当时日本左翼势力虽然蓬勃兴起但发展却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右翼势力的压制,为左翼势力的每况愈下而感到担忧。

《棒》这部作品以二战后前十年为背景展开。作品结合安倍公房早期一贯使用的写作手法加之融入自己后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展现了一个超现实世界,即超越日常伦理构造的感性世界,也是沉睡在人们心底或者是人类意识所指的梦幻世界。故事阐述了人类不能作为“人”这一身份于社会生存,只能以棒的形象存在,甚至最后连自己的死都不能掌控,仍以棒的形式被社会弃之不顾这一社会现实。总而言之,中心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对普通民众的残酷冷漠,社会主体力量薄弱受轻视不公平待遇等社会问题。文章最后又能使讀者感觉到作者对于民众的呼吁,呼吁人类无论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都一定要以人类自身的身份活下去。

一.由《棒》剖析日本社会问题

1战后初期社会动荡不安

“闷热,一个六月的星期日……我在人群拥挤的车站前百货公司的屋顶上,一面照顾两个孩子,一面俯视雨后浮肿的街道。看到人刚离去后通风管和楼梯间的空隙,立刻挤过去,依序抱起孩子,孩子大都很快就厌腻,吵着说要回去,却像妨害工作似的,受到斥责;茫茫然把手搁在栏杆上支着脸颊的都是大人。当然,也许会有一些内疚的愉悦,不过,这也不成问题。我只茫茫然而已”

文章开篇就很小心的加入了大量消极和否定意义的字眼。例如“闷热”“雨后浮肿”“厌腻”“斥责”“茫茫然”等,大概很少有读者会觉得情绪振奋昂扬。开篇场景描述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开头的描述说的是人变成棒之前的所处的一个环境,虽然只是暂时滞留的某个场所—-百货公司的屋顶,但未尝不是从一个小环境反射出日本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混乱不堪的城市面貌以及中下阶层普通人的烦躁心情。

2日本右翼势力占据上风

小说中主要人物为老师与两名学生。老师可以看作是权力统治者的象征,对普通民众有最后判决的权利,两名学生可被看作为统治者的接班人,紧随左右。文中先是两个学生接过棒子进行了一番审视,最后老师才给出自己的总结意见。这一安排不得不让人联想成这是作为统治者对其接班人的历练与考察。

首先学生A对棒进行了评价:“我认为,这棒非常无能,可能是因为太单纯了吧。只是普普通通的棒子,用来做为人的工具,太差了。”

学生A的观点和老师即统治者的观点基本一致,老师总结道“如果把你们说的综合起来,只是说,这人就是棒子;而且,这是和这人相关的必要而充分的解答……这个棒子,就是棒子。”作为上层统治者,观点也倾向于“棒子无能论”统治者作为社会上层自然不愿抬高底层人民力量,对于他们只有打压和遏制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学生B虽然有着不同与学生A的观点,然而被老师一句“你们两个只是用不同的表现说同样的事”便把不利于自己一方的观点轻描淡写式的一笔带过。

从安倍公房个人经历来看,对于老师以及学生A这两个形象的描写源于其曾在早期受到过尼采思想影响的表现。尼采赞美他认为在身为贵族的少数者身上可能具有的某种品质。他认为多数人只是少数人实现其优越性的手段,没有要求幸福或福利的权力。当多数人受苦是产生伟人的必要条件时,这是不应受到反对的。并且尼采认为意志的力量高于一切,作为统治者同情心是一种必须抵制的弱点。

3左翼势力虽兴起却力量单薄

安倍公房早在1951年参加了共产党,思想上开始向共产主义慢慢靠近。《棒》发表与1955年,其中有关共产主义思想的渗透也清晰可见。老师带领下的两名学生意见一左一右正是两股不同社会制度思想的交锋。学生A对棒子严厉而冷漠的批判,而学生B,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说道:“这根棒没有上下的区别。上边沁进很多手垢;下面部分磨损得相当厉害。这根棒不是一般被抛在路旁的东西,是为某些固定目的,为人所使用的。不过,这根棒似乎受到相当粗野的待遇,伤痕累累,可能生前有一颗诚实而单纯的心,所以到现在依然被人们所使用,没有被抛弃。”

学生B的评价与A相比少了几分苛刻与轻视,多了几分肯定和同情。由此看出:两学生都对“棒”持有不同看法也正是作者从侧面向读者展现出了左翼右翼势力对普通人所持有的不同看法,单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社会上层中有分歧出现的迹象。也暗示一个社会统治者立场不同,将换来普通国民不同之命运。

同样,当学生A说道:“我认为,这根棒非常无能,可能是因为太单纯了吧。只是普普通通的棒子,用来做为人的工具,太差了。”听到这一评价,学生B立即反驳道,“棒子难道不能说是一切工具的根本吗?而且,只因为没有特殊化,用途才广泛;可以导盲,也可以驯犬;可以做杠杆推动重物,也可以打敌人。”

通过这一反驳表达出了作者认为普通民众作为无产阶级是社会存在的根本依据的思想。处于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承担起了这整个社会的劳动负担。失去整个劳动阶层普通民众,整个社会也即将被架空。

学生A的继续回应“也许是。不过,用这棒,老师可以打我,我也可以打老师。”显然意见相悖的学生A也认识到普通民众所具有的能力,从“老师可以打我,我也可以打老师”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识到广大人民的力量也是可怕的,既然因为没有特殊化任何范围任何领域都有人民发挥自己力量的机会,那么统治者可以剥削人民,人民同样可以反抗起来威胁统治者政权。因此,为后文老師与学生之间对于棒子的惩罚埋下了伏笔。下文老师说道“当然必须惩罚,通过惩罚死者,我们存在的理由才成立。只要我们活着,就不得不惩罚。

总之从文中“棒”最后的遭遇可知,虽然得到学生B的同情,由于一个人单方面力量单薄依旧不能改变‘棒的命运,也暗喻日本左翼势利的薄弱不能改变国人命运。

二.总结

通过对于小说《棒》的分析,文中人物,人物间对话以及故事情节的设定十分符合当时日本所处的一种社会现状,国内左右翼两股势力间的角逐。战后前十年,日本在美国当局的主导下完成了以消除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政治社会基础的改革,战前形成的财阀集团被解散,天皇体制被改造。与此同时,日本的左翼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国内出现了一波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气氛,社会形势也由此变得活跃而不稳定。然而,由于日本惨痛的战败以及美国的占领和控制,再加之朝鲜战争造成的局势紧张,十分不利于日本左翼。左派的社会倾向和反美倾向,使广大民众顾虑重重。逐渐的,左派脱离了一般民众希望安全,和平的愿望,从而也脱离了日本当时的社会实际。这也是日本左翼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反观日本右翼势力,即日本的保守势力却紧跟美国,俨然是日本的安全,稳定,和平的保障,由此得到了日本社会主流的认同。这也正是日本保守势力的代表自民党长期维持其执政地位的历史背景。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史》罗素

[2]《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周平

猜你喜欢

右翼左翼
江南书院
传统与记忆的延续——清代札鲁特右翼旗札萨克贝勒家谱
法国左翼阵线的演进、问题与大选前景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30-1935)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前期延安文学对左翼文学的继承
日本“右翼之翼”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日本右翼:喘息过后更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