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经名词英译管窥

2015-05-09裴璐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山海经

裴璐

摘  要:《山海经》是一部描述远古时代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其涉及之广令人称叹,包括:地理、矿产、山河、医药、民风、习俗、动物、植物等等。书中记载了近3地名、477座山、300余条水道、204个神话人物、300多种怪兽、400多种植物、100余种金属和矿物。其描述的地域跨度也素来备受争议,一说是描述印度到中国的沿途见闻,更多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描述内容涵盖整个远古时代世界地理风土人情的“旷世奇书”。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山海经》英译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英文与中文各自的语言特点,第三部分:从翻译目的分析《山海经》汉译英难点所在、对比两种翻译方法优劣,第四部分:提出较合理翻译策略,第五部分:总结。

关键词:山海经;英文译本;对比研究;名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2

1.《山海经》研究现状:

对于《山海经》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晋郭璞、明杨慎,王崇庆、到清代的毕远到当代考古学家袁珂、王国维等等,无不是以极大地热忱专注于对《山海经》的研究,但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对《山海经》的解说可以服众,从明到清王崇庆、毕远等大家对许多疑点以“未详”做释,而当代人对《山海经》的研究除了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外更有了大胆的创新与发展,吕子芳先生和鲁迅先生也分别对《山海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众多海外学者也对《山海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法国学者维宁的《无名的哥伦布或深慧和尚于五世纪发现美洲之证据》,美国学者亨利蒂默茨《几近褪色的记录》,日本学者伊藤清司《<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等等,足见对于《山海经》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而成为了一项世界性课题,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学者的重视。

在近代之前,对《山海经》的研究止步于地理研究、考古发掘以及神话学方面的研究,甚至常被斥为荒诞不经,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山海经》为‘巫书,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山海经》的研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拓宽了研究的角度,这使《山海经》的英译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山海经》的英文版本大体有三种,郑晓傑(1985)、王宏(2010)还有安妮比勒尔于1999年的英译版本。对于《山海经》的英译研究由来已久,但对于书中记载山名、地名等名词的翻译研究并不多见。郑晓傑(1985)、王宏(2010)分别翻译了《山海经》,两个译本将书中涉及的山名、地名等大都进行了音译,其中王宏版本的英译于2012年由大中华文库出版成为了流传度较广、认可度较高的一个版本。安妮比勒尔于1999年翻译了《山海经》,不同于其他两个版本的是她将其中的山名、地名等大都进行了意译。这两种方法虽然各有道理但达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王宏的版本虽然避免了意译的繁冗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目标语读者接受能力的不同以及从忠实于原文的角度出发都是不十分合适的,而安妮比勒尔的意译方法虽然很难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但更加的忠实了原文,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本文正是以这个角度为切入口进而探讨中英文语言各自的特点,同时结合翻译目的来分析山海经所能采取的相对合适的翻译策略。

对于《山海经》中山名、地名等名词的翻译历来争议颇多,而最多的翻译方法则是以音译和意译为主。近年来音译占据主导地位,大中华文库等主流出版物均采用了音译版本,而笔者认为,从中英文语言各自的特点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言意译更胜一筹,而意译则以安妮比勒尔为最佳。

2.中英文语言间的差异:

中文与英文无论从语音、形态还是语义等方面来看差别都是非常大的。要做到平衡中英文互译时必将存在的不对等我们则必须充分了解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异和其各自的特点。

汉语是诗性的语言又是意合的语言。汉语简洁明了却表意深刻讲究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尤其是中国古诗词和古典文献,常常还会运用大量意象与典故,这种文化特质很难在译作中再现,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不单单是文化背景的不同,更有着语言本身的特异性,因为中文在它的音、形、义上与英文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无论是从文化背景上讲,还是从语言构造上讲,中英文语言间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对事物名称的翻译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中文中原有义的流失。

3. 从翻译目的分析《山海经》汉译英难点所在:

我们翻译中国古典文献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想传播中华民族古代先哲的伟大智慧,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必然要让目标语读者深刻的了解原文中的思想精髓,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在平衡中英文化与语言差距时要处理好两个要点:第一、中英间文化差异的平衡。第二、中英语言差异的平衡。而相比较而言中英文化差异的平衡更加难以掌握。

3.1声调造成的歧义:

中文中同一发音如果声调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汉字,而英语中则没有声调一说,更不会由声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单词,因此,直接音译会导致读者对语义的误解。

如表格1所示:

qi 一声 - 二声 / 三声  ﹀ 四声  ﹨

示例 欺   骑   起   气

义 欺骗,欺诈,欺负 跨,乘坐 站立,站起 气体,空气

中文中声调的存在使中国文字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如表1中所示,同一语音不同的声调往往有截然不同的汉字,所表示的语义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不同汉字的组合又将带来意味深长的隐喻义,而这些隐喻义是不能直接通过音译来实现的,目标语读者缺乏对源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相应的语言能力,这给翻译目的实现带来了局限。大中华文库将《山海经》中447座山名都直接进行了音译,采取这一译法虽然避免了意译的繁冗但必然会失去它的本义甚至会造成歧义,而对于大多数接触中国文化并不多的西方读者,在没有接受中国语言、文化熏陶的前提下多数颇具隐喻义的名词在音译之后就成为了代替某物质的符号性质的标志。

例如:

海外北经中“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大中华文库2010年12月第一版)其中“缨”为一声,表示“系冠的带子,套马驾车用的革带,捆绑用的绳子。”而方韬在中华经典藏书2013年8月第16次版中则为“拘瘿之国”,此处“瘿”读作三声,意为“一种疾病,因细胞增生形成的囊状赘生物,多为肉质,长在脖子上”。在这里一字之差意思南辕北辙。而大中华文库中对这一段的翻译是“The kingdom of Juying lies to its east. Its people always hold the cap-ribbon in one hand. Some people call it the kingdom of Lying.” 虽然译做“Juying”避免了对这一处意义的解释,但这一模糊处理的方法,必然会使目标语读者一头雾水,同时造成歧义。

“the country of Clutchribbon lies to its east. The people hold their cap-ribbon in one hand. One author says it is Sharpribbon country.” (比勒尔.1999)。比勒尔显然采用了第一种可能,将“拘缨”译作“Clutchribbon”。虽然,《山海经》在最初也有可能采用“拘瘿之国”,但比勒尔的版本给予了这一细节更好的诠释,赋予了这段文字更鲜活的生命力,对目标语读者而言这一版本无疑才是更加契合的。

3.2表意不明造成的歧义:

在大中华文库版的英文译本中,绝大多数的山名、国名等名词都采用了音译的处理方法,但这种模糊化的处理方法最大缺陷就是忽略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和对异国文化及文字的理解能力,《山海经》本就是一部十分艰涩的古书,就算对有着多年丰富知识背景的专业学者尚且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采取了音译的方法之后,众多的名词失去了它原有的意思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甚至歧义。

例如:

海外西经中“奇肱之国在其北”大中华文库中译为“The kingdom of Qigong lies to its north.”无论对于中国读者还是外国读者来说这一表述都是模糊的。对于中文语言使用者来说“Qigong”可以为“气功”“七公”“奇功”等等完全不同的解读。而对于母语是英文的读者来说“Qigong”只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已,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4.翻译策略——对症下药

对于《山海经》中地名等名词的翻译策略,笔者坚信對症下药是必然的,“一视同仁”的翻译方法是不可取的。而相对于一概音译的方法,笔者认为先由命名目的出发对《山海经》中名词进行分类,之后对症下药进行翻译是比较合适的方法。

分类:

《山海经》中包罗万象堪称一部远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其中的山名、地名等也同样包罗万象,而山、穿、河、流、花、鸟、鱼、国、人等的命名方式自然不可能相同,一些山的命名来自于它的物产,一些来自于它的传说,有的河命名来自于它的源头,有的河命名自它的色泽,有的国家命名自它的子民的特色,有的国家命名来自于它的地域位置等等。

例如:命名源自于子民特色:“深目国”“无肠国”“聂耳国”等等;命名源自于神话故事:“夸父国”等。

5.结论: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英译由来已久,其中包含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以及文化内涵不言而喻。《山海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山海经》包罗大千万象是一部让人捉摸难测的奇书,几千年来无数的中外学者从未间断对它的研究热情,但却总是在蹒跚中前进,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力求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尽全力去解读、完善和猜测。对于《山海经》的翻译,我们必然更要锱铢必较,力求忠于原著,因为我们本身对于原著的解读尚存在欠缺之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知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山海经》的认识早已不再停留在志异、鬼神、荒谬上,近年来中外学者逐渐开始从各个角度来探究其对各种生物、植物。山川河流等描述的真实性,而这又使得《山海经》的翻译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中外语言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的不对等,译者在处理各种不对等关系的时候常会忽略了对名词翻译的准确性,这往往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错误理解,因此,在翻译《山海经》时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把握以及对中文中词汇的深入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翻译时针对不同种类的名词也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翻译中的不对等,更好地传达原著中的信息方便中外读者的理解和中外学者的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山海经》大中华文库湖南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张宏生: 《经典的发现与重建——孙康宜教授访谈》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4]《“天下奇书”<山海经>及其英译》,王宏

[5]神话意象的传输——比勒尔英译《山海经》研究

[6]中华经典藏书《山海经》,方韬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8月版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山海经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