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艺术在纺织品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2015-05-09刘昀庭张红霞祝成炎
刘昀庭, 张红霞, 贺 荣, 祝成炎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8)
设计与产品
广绣艺术在纺织品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刘昀庭, 张红霞, 贺 荣, 祝成炎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8)
针对广绣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的现状,采用将广绣艺术应用于纺织品设计中的方法,将广绣艺术的魅力传承下去。首先介绍了传统广绣艺术的传承方式,大致有刺绣品、服装、家纺三类。其次在传统广绣艺术基础上进行针法构图、色彩运用、丰富选材等改良设计,将改良后的广绣艺术以新的方式应用于现代纺织品设计中,使广绣艺术可以更加贴近生活,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广绣艺术,达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目的。研究结果为广绣的传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广绣; 纺织品设计; 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大名绣
刺绣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族工艺之一,举世闻名。广绣是指广州府及其古附属地番禺、顺德、中山、南海、佛山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及苏州的苏绣号称中国四大名绣[1],它主要有珠绣、盘金刺绣、丝绒刺绣和线绣四个品种。2006年广绣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奇广绣在广东省政府的扶持下,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然而广绣艺术在物质产品中的应用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内,因此广绣艺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使广绣艺术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趋于没落。本文总结了目前广绣艺术传承的方式,并指出目前传承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改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广绣艺术的传承方式。因此,将广绣艺术应用于最常见的纺织品中,使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生活,达到传承和发扬的目的,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1 广绣的特点
广绣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远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细非常,它具有生动形象,构图饱满,纹路清楚,针法多变,色泽华丽,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2]。清初,英国商人拿着具有西方油画风格的服饰图样到广州绣坊订绣品,因绣品惟妙惟肖,便改革绣法和增加绣线种类,使广绣汲取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丰富了广绣的设计色调,增强了绣品的表现力。广绣的纹样取材丰富,西方纹样以金线人物绣为主,东方纹样主要有古典的文人山水画,体现吉祥如意的瓜果、动物、花鸟、瑞兽等。这些普通的纹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绣品的表层结构,但是这些纹样背后的意义才是艺术家们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比如松竹代表着文人的高风亮节,葫芦、石榴纹样寓意多子多孙,牡丹象征着高贵雍容,艺术家们借绣品的纹样表达了对生活的追求,向人们传达希望[3]。广绣使用的色彩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淡彩”和“威彩”,“淡彩”以三间色为主调,色泽淡雅,给人耳目清新的感觉。“威彩”以较饱满艳丽的色彩为主调,色调丰富华丽,奢华感较强。色彩的选择根据刺绣品种而定,例如,绣书房用品用“淡彩”,绣喜帕红帐用“威彩”。
2 广绣艺术的传承
2.1 传统刺绣品
传统的广绣在配色过程中多采用夸张手法和带有强烈的装饰性,题材选择多欢快热闹且大多用红缎作地,题材陈旧,颜色艳俗,而且在针法和构图上太过程式化,如图1所示[4]。但是经过资深广绣艺人的创造性改良,不仅在构图上有了突破性进步,而且丰富了题材选择内容,比如人物肖像、景物、建筑等都可以作为题材内容,大大提高了绣品价值和艺术内涵。经过改良后的广绣艺术不仅仅保留了以前的精华,还大量运用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如广绣大师陈少芳的作品《晨曦》(图2)[4]。所以传统的刺绣品依然是传承广绣文化的强有力载体,但是因刺绣品仅仅用于装饰用途,所以介于功能的局限性,广绣文化的传承更多还是需要以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纺织品为载体来传承应用下去。
2.2 现代服装
服装作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纺织品,它的变化从某一角度上反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逐步壮大。在不同的特定历史时期,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都是有所区别的[5]。将广绣艺术与服装进行完美结合,通过服装这种强有力的载体,可以将广绣艺术的文化在服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2012年在广州锦纶会馆举办的“霓裳广绣”时装秀,各种美轮美奂的精美广绣服装让人叹为观止。本次会展共设计制作出百鸟朝凤、火热之红、珠水粤韵、雨打芭蕉、清澈之蓝、流动之银和繁华之金七个系列件的广绣服装精品,部分服装如图3所示[2]。中国设计师采用传统广绣技术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的理念,将广绣艺术完美呈现在服装上,不仅展示出广绣艺术的魅力,更使服装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风格。设计师将花鸟动物纹样的广绣运用于服装上,赋予服装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使得东方现代女性犹如牡丹般灿然绽放,散发出高贵典雅的东方气韵。但是以服装秀形式展示广绣魅力的效果仅仅是昙花一现,达不到让人耳熟于心的效果,因此最好将广绣艺术应用于日常服饰中,每天的耳濡目染必然会让人铭记于心,以达到源远流长的传承效果。
2.3 家用纺织品
进入2012年,全球经济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恶化的影响,消费需要疲软,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均出现平稳下滑,但同期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情况较好,因此家用纺织品已经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良好载体,通过将中国的文化特征反映在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家用纺织品中,会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风情面貌和文化底蕴[6]。比如以广绣为元素的广州品牌广绣庄就做了大量的关于广绣的家用纺织品,很好的将家用纺织品与广绣艺术进行结合,通过家用纺织品向全球各地的人们传达广绣的艺术魅力,实现了将广绣艺术与家用纺织品的完美结合,产品如图4所示(www.guangxiuzhuang.com)。
图1 传统钉金绣Fig.1 Traditional silver and gold embroidery
图2 改良刺绣《晨曦》Fig.2 Improved embroidery Moring Glory
图3 “霓裳广绣”时装秀部分服装Fig.3 Part of clothes in “Guangzhou embroidery” fashion show
图4 含广绣元素家用纺织品Fig.4 Home Textile with Guangzhou embroidery elements
3 广绣在纺织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3.1 在礼服方面的原创设计
3.1.1 风格背景
广州的金银线绣法对法国绘画、手工艺、室内装饰和建筑风格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路易十五时期,在室内装饰和建筑物中大量使用金线来描绘曲线图案,风格奢华,富贵华丽。此外,画家经常用东方人善于使用的金色来勾画位于画面中央主体形象的轮廓线,描绘华丽宫廷生活的油画也借鉴了金银绣的技法,而在油画背景边缘部分则逐渐向深色调过度,使绘画整体色泽鲜艳,主题清晰[7]。这种风格就是著名的“洛可可”艺术风格,从艺术之都法国开始风靡整个欧洲。将广绣元素应用于礼服中,整件礼服以洛可可风格为基准进行设计。使设计出的礼服不但可以体现广绣的华丽感,又不失洛可可风格的奢侈感,巧妙的实现中西合璧。
3.1.2 原创设计理念和思路
广州著名的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广州塔又称“小蛮腰”。以广州塔外形作为服装载体,以夜晚广州塔灯光璀璨的霓虹灯光作为色彩的应用,主体面料采用中国传统高档面料丝绸,礼服裙摆设计成大波浪形式,面料采用飘逸的雪纺纱,仿佛是“小蛮腰”旁边珠江的水在源源不断的激荡着涟漪,充满生命的活力,在礼服的下摆中运用大量的洛可可风格的金线银线做勾边效果,体现整体造型的华丽奢侈,同时也反映洛可可风格的标志性特征。礼服的上身采用广绣风格,以象征高贵的凤凰图腾作为主要纹样,辅助纹样可以选用同样代表高贵的牡丹瑞兽等花鸟纹,色彩选用饱满色调的“威彩”,与礼服下摆具有奢华的洛可可风格相互照应。
3.1.3 原创设计思路图示
礼服外形来源如图5所示,色彩提练如图6所示,礼服纹样选择如图7所示,礼服设计手稿效果图8所示。
3.1.4 艺术价值
该礼服将传统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相结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将广绣艺术应用于现代时尚的礼服设计中,让人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绣艺术,同时也了解了中国广州的特色建筑,从而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风貌。礼服中广绣艺术的应用和洛可可艺术的结合,赋予它奢华的视觉冲击感,西方洛可可风格的运用使得受西方艺术熏陶的欧洲人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西方人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广绣艺术,使得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图5 外形来源Fig.5 Appearance source
图6 色彩选用Fig.6 Color selection
图7 纹样选用Fig.7 Pattern selection
图8 手稿效果Fig.8 Effects of manuscript
3.2 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设计
礼服在服装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属于服装中的精品,往往用在重要的场合,但是要想将一种艺术发扬传承,仅以少量精品为载体进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渗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于是将广绣运用于现代服装的设计就是设计师们致力于发展广绣的一个重要途径。图9展示的就是运用了广绣元素的不同风格的精美现代服饰(www.guangxiuzhuang.com)。
图9 含广绣元素的现代服饰Fig.9 Modern clothes with Guangzhou embroidery elements
广绣工艺在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中的运用,是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在高级时装设计中,运用广绣艺术装饰服饰来强调款式造型,展现出服装的精致华丽。如图9(a)服装是将广绣艺术与传统旗袍相结合,采用现代工艺进行加工,将东方女性含蓄典雅的魅力展示的淋漓尽致。而图9(b)服装则是将广绣艺术运用于休闲吊带裙中,赋予人一种古典魅力的同时,又给人增添了一份俏皮活泼的韵味。图9(c)服装则是采用将广绣元素融入印度风格的服饰中,从而获得外国友人的青睐,这种将不同国度风格与广绣艺术相结合的办法可以使广绣在世界各地得到很好的传播。
3.3 在其他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广绣不仅可以应用在人类的衣着服饰类,还可应用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纺织品,如香包、钱包、披肩等小物件,容易携带的小物件纺织品可以作为旅游特色产品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如图10所示(www.guangxiuzhuang.com),这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物件纺织品也是一种传播广绣文化的良好载体。
图10 含广绣元素的纺织品Fig.10 Textiles with Guangzhou embroidery elements
4 结 语
广绣作为一种代表岭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底蕴和艺术历史深厚,设计师有责任将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结合,发扬内在精神。同时将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应用于纺织品的创新设计中,这也是对纺织品价值的一种很大的提升。中国的纺织品品牌缺少的就是精神的持久和文化的延续,所以才导致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却没办法拥有让自己骄傲的品牌,设计师的责任就是将代表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应用于现代纺织品设计中,给现代纺织品融入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气息,提高纺织品艺术价值的同时,传承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1]胡大芬,杨晓旗.传承广绣服饰文化开拓高校办学新模式[J].艺术教育,2012(3):148-149. HU Dafen, YANG Xiaoqi. Inheritance of embroidery clothing culture and develop new method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y[J]. Art Education,2012(3):148-149.
[2]杨焕红.岭南文化:广绣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42(4):69-70. YANG Huanhong. The culture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Guangzhou embroideries in fashion design[J].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2013,42(4):69-70.
[3]YU Ying. Gu’s embroidery[J]. Asian Social Science,2009,6(1):61.
[4]胡继芳.广绣的艺术风格及其与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J].丝绸,2009(8):45-51. HU Jifang. The interaction of Guangzhou’s art style and western art[J]. Journal of Silk,2009(8):45-51.
[5]李海刚.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8):160-161. LI Haigang. Talk about the ro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 fashion design[J]. Guide of Sci-Tech Magazine,2014(8):160-161.
[6]范丽霞,李月,姚佳,等.窗帘织物与室内环境的配套设计[J].丝绸,2012,49(7):55-60. FAN Lixia, LI Yue, YAO Jia, et al. Matching design of curtain and interior spac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Silk,2012,49(7):55-60.
[7]周瑜.广绣艺术价值之剖析[J].包装世界,2011(3):108-109. ZHOU Yu.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Guangzhou embroidery[J]. Packaging World,2011(3):108-109.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Guangzhou Embroidery in Textile Design
LIU Yunting, ZHANG Hongxia, HE Rong, ZHU Chengyan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Guangzhou embroidery endangers, this paper applies Guangzhou embroidery in textile design to inherit charm of Guangzhou embroidery.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heritance ways of traditional Guangzhou embroidery, including embroidery, clothing and home textiles.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Guangzhou embroidery art, improved design is made such as stitch patterning, color application and rich themes. Improved Guangzhou embroidery is applied in modern textile design in a new form so that Guangzhou embroidery art can be closer to life and people can know Guangzhou embroidery art more deeply in order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it.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new ideas for inheritance of Guangzhou embroidery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uangzhou embroidery; textile design; embroide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ur famous embroidery
2014-07-23;
2014-10-17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B51570)
刘昀庭(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通信作者:张红霞,教授,hongxia zhang8@126.com。
doi.org/10.3969/j.issn.1001-7003.2015.03.009
TS935.15;J523.6
B
1001-7003(2015)03-0041-04 引用页码: 0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