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015-05-09孔红丽
孔红丽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濮阳 457000
葡萄糖是在所有生物体存在的一种能够充分维持生命活动能力的能量来源,可对机体内的胰岛β细胞的生理功能情况进行真实客观的反应。葡萄糖耐量试验,不仅可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还可进一步反映被检测者体内的葡萄糖实际代谢情况[1-2]。该研究对该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法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和健康体检健康孕妇各62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孕周为24~29周,平均孕周为(25.1±0.5)周;经产妇24例,未产妇38例;研究对象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5.2±0.6)岁;研究对象体重44~72 kg,平均体重(54.7±1.5)kg;研究对象糖尿病发病时间1~7个月,平均发病时间(2.4±0.6)个月。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孕周为23~29周,平均孕周为(25.2±0.3)周;经产妇22例,未产妇40例;研究对象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5.1±0.8)岁;研究对象体重43~74 kg,平均体重(54.6±1.4)kg。两组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孕23~28周之间,接受葡萄糖负荷性试验,口服50 g葡萄糖,饮食150 mL左右,在服用后的1 h和2 h,两个不同时间点,分别对血糖水平进行测定,7.8~11.1 mmol/L者定义为阳性(该次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在葡萄糖负荷性试验后第四天,开始对阳性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接受试验前研究对象应该保证禁食12 h,对空腹状态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在5 min之内服用250 mL的葡萄糖溶液,溶液中含葡萄糖量为75 g,对口服葡萄糖后1 h和2 h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再对上述两个时间点的碱性磷酸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等两项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3-4]。
1.3 观察指标
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1 h和2 h的血糖、相关生化指标水平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c2检验。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1 h和2 h的血糖
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1h和2h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x-±s)
2.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1h碱性磷酸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
详见表2。
表2 两组口服后1 h碱性磷酸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x-±s)
3 讨论
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测试者一定量的葡萄糖,然后对其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可靠的指导性参考指标[5]。妊娠期糖尿病,具体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阶段,糖耐量异常现象首次出现的病理学表现。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实际临床发病率可以达到3%,甚至更好的水平[6]。妊娠期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可直接导致孕妇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情况出现。因此,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上广大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慢性疾病,占糖尿病女性患者总人数的10%左右。处于妊娠期这个特殊阶段的孕妇,其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就直接导致其体内物质的代谢功能会发生紊乱,糖代谢紊乱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随着该类孕妇孕周的不断增加,血胰岛素水平会不断的上升。孕期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8]。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包括葡萄糖负荷性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两个部分,该次研究显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会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诊断的重要参考。
[1] 刘佳.健康教育对作糖耐量试验孕妇影响的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7(B9):29.
[2] 郭向群.静脉留置套管针采血应用于糖耐量试验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108-109.
[3] 刘扬,王彩燕.糖耐量试验提示卡在病房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10,28(4):95-96.
[4] 伍淑芬.探讨防治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9):4773-4774.
[5] 李莲,叶云,邱方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前影响因素[J].微循环学杂志,2010,20(4):69-70.
[6] 李海素,王宇宏,谭冲,等.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6(5):123-124.
[7] 杨慧霞,魏玉梅,孙伟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白哦准的新里程碑[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5):177-178.
[8] 杨慧霞.推进询证依据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