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例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策略分析

2015-05-09黄俊红叶党华桂志勇谭占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切除率脑膜瘤脑膜

黄俊红 叶党华 桂志勇 谭占国

32例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策略分析

黄俊红 叶党华 桂志勇 谭占国

目的 分析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策略。方.32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为8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观察组的术区出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外科手术切除窦镰旁脑膜瘤, 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疗安全、可靠。

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收治的32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窦镰旁脑膜瘤诊断标准, 均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 患者表现头痛、偏瘫、神经障碍等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6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9例, 女7例, 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38.2±10.0)岁, 病程2~10个月, 平均病程(5.2±1.8)个月。观察组患者中, 男8例, 女8例, 年龄21~63岁, 平均年龄(38.0±10.1)岁,病程2~11个月, 平均病程(5.4±1.9)个月。同时, 在32例患者中.18例肿瘤位于右侧.12例位于左侧.2例位于双侧;16例肿瘤直径<5 cm.14例为5~8 cm.2例>8 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 对其进行头颅CT及MRI检查, 实施术前麻醉, 以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尽量减少出血为原则, 取患者平卧位实施手术[2]。对照组患者开颅后用常规手术机械切除肿瘤。而对观察组患者, 如患者为单侧窦镰旁脑膜瘤, 切口过中线, 骨瓣大小大于肿瘤右边界2 cm, 并确保骨瓣内侧略过中线。然后, 通过硬脑膜触知瘤-脑边界, 在与肿瘤边界相距2 cm处将硬膜切开, 并翻开硬膜, 切除肿瘤侵犯的硬脑膜。其次, 通过显微镜观察, 利用显微器械将肿瘤暴露、分块切除。同时, 在肿瘤暴露、切除过程中, 医生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 脑组织间蛛网膜与肿瘤界面实施分离,并对静脉进行保护, 不可强行切除紧密粘连引流静脉的肿瘤。最后, 为了避免肿瘤复发, 还应在与肿瘤基底部距离约2 cm处切除大脑镰, 并切除闭塞的矢状窦[3]。而对于双侧窦镰旁脑膜瘤患者, 则通过MRI检查先切除体积较大的侧肿瘤,然后再将受累的大脑镰切除, 利用大脑镰缺损处, 将另一侧肿瘤切除。

1.3 疗效评定标准 在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 观察两组患者术区出血率, 并在术后在24 h内对其进行复查, MRI检查头颅, 观察记录患者的肿瘤残留情况, 全面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情况。同时, 按照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其中,Ⅰ级:肿瘤肉眼切除,且处理静脉窦、硬脑膜、颅骨[4]。Ⅱ级:肿瘤肉眼切除, 且对累及的静脉窦、硬脑膜、颅骨进行电凝;Ⅲ级:静脉窦、硬脑膜、颅骨, 但并没有处理累及的静脉窦、硬脑膜、颅骨;Ⅳ级:切除部分肿瘤;全切除=(Ⅰ级+Ⅱ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 肿瘤切除Ⅰ级为8例, Ⅱ级6例,Ⅲ级1例, Ⅳ级1例, 全切除率为87.5%;对照组患者中, 肿瘤切除Ⅰ级4例, Ⅱ级6例,Ⅲ级2例, Ⅳ级4例, 全切除率为62.5%,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临床情况 观察组的术区出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n(%), x-±s]

3 讨论

实施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的关键是保护重要脑皮层、中央沟静脉, 处理好矢状窦。雍成明等[5]对28例矢状窦及镰旁脑膜瘤患者进行显微手术切除, 效果显著。在具体窦镰旁脑膜瘤手术中, 医生需要术前对患者进行头颅进行MRI检查,全面了解肿瘤部位、矢状窦受累情况, 必要时行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检查了解上矢状窦通畅情况,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减少并发症。

在本次研究中, 对本院收治的32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进行研究, 分别各对16例进行常规手术和显微镜外科手术,结果, 显微镜外科手术的肿瘤全切除率为87.5%, 且术区出血率为6.3%,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患者, 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报告一致。因此, 在窦镰旁脑膜瘤手术中, 结合显微镜技术,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合理设计手术切口、注意保护静脉系统及对脑组织的副损伤等措施。

①在术中出血控制方面。由于窦镰旁脑膜瘤供血充足,由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 因此, 开颅手术中, 出血量较大。这样, 在手术过程中, 医生应注意熟悉掌握开颅技巧, 迅速、轻柔开颅, 如在掀开颅骨时, 应先从远离上矢状窦侧开始。而在骨片掀开过程中, 则需要从颅骨内板上将硬脑膜剥离下来, 从而避免脑皮层血管损坏。②在肿瘤切除中, 在显微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 全面观察大脑镰、矢状窦、引流静脉与肿瘤的关系, 结合具体情况处理手术。如对于基底较宽、体积较大瘤体, 由于其具有较大张力的脑组织回流静脉, 不利于将周围脑组与肿瘤过早分开, 以免造成严重损伤。在此情况下, 可采用瘤内分块切除法, 先分块瘤体, 逐渐缩小肿瘤体积, 从而逐渐降低周围脑组织张力。然后对肿瘤包膜进行轻柔牵拉, 准确确认脑组织、肿瘤包膜界面, 对肿瘤包膜进行烧灼, 在包膜皱缩情况下向瘤腔内牵引, 逐渐分离包膜,减少出血[6]。

综上所述,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窦镰旁脑膜瘤,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有效的手术策略, 可提高全切除率, 改善预后,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易勇, 周世军, 王东.矢状窦中部巨大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四川医学.2014.35(7):818-821.

[2] 毛庆,孙鸿,毛伯镛,等.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1):33-35.

[3] 刘希光, 李爱民, 李宁, 等.中央回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策略及并发症防治.中国综合临床.2009.25(12):1290-1292.

[4] 杨岳炜, 彭思民, 黄俏春, 等.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浙江创伤外科.2012.17(5):646-647.

[5] 雍成明, 黄录茂, 杨代明, 等.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及镰旁脑膜瘤28例临床体会.安徽医学.2010.31(12):1443-1445.

[6] 泮双军.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重庆医科大学.20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37肿瘤基底附着于大脑镰、矢状窦的脑膜瘤即为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 该肿瘤在脑组织下方隐藏, 约占内脑膜瘤的18%, 且表现一定的向双侧生长性[1]。在窦镰旁脑膜瘤治疗中, 手术治疗是重要途径, 但由于窦镰旁区结构复杂, 起源部位特殊, 累及静脉、矢状窦等, 肿瘤切除术存在较大难度,并具有手术残障、并发症严重等风险。因此, 在窦镰旁脑膜瘤手术实施中,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有效手术方式。本文分别对本院同期收治的窦镰旁脑膜瘤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和显微外科手术, 观察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5-02-06]

462000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

猜你喜欢

切除率脑膜瘤脑膜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