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人才队伍建设

2015-05-08刘昱薛玉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人才农业

刘昱 薛玉玲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会计领域,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会计处理方式。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农业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以及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讨论,首先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然后讨论了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并对我国农业会计电算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背景进行了论述,最后文章指出了我国农业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为我国农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建设

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在传统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会计信息数据的分析、预测和决策。通俗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而且还使会计数据范围得到了拓展,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完善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方法。会计电算化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必须对其配套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对此,各行业企业对应当统筹规划自身管理系统,积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会计电算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不仅具有准确性高、处理速度快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数据特殊化存储以及程序化的特点。

第一,准确性高。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方式经常会存在着由于抄写、计算上的错误使得所得出数据的准确性较低。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使数据更具有逻辑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工会计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第二,处理速度快。数据信息是会计领域的命脉,传统会计处理方式需要对数据进行逐一统计、核算,信息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较大。会计电算化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日常统计、核算的工作量,使得会计人员不仅能够准确得出单位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而且还能够实现将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会计核算向内部控制转移。

第三,数据特殊化存储。会计电算化使得数据信息的存储方式发生了改变,由手工记账和账本的形式转变为以电脑文件的形式转变。这种存储方式使得信息数据更加直观,同时也存在着数据因电脑损坏而丢失的风险、

第四,程序化。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方式与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有一定的不同,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分割的方式建立稳定的内部控制系统,而会计电算化则是对相关数据进行集中性和连贯性的处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基数较为庞大,而且我国还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就是我国绝对的第一产业。但是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天气、土地、技术、设备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由于生产力低下使得农业发展步伐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我国的农业生产再次迎来了勃勃生机,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我国农业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转变还没有全面实现现代化、规模化。对此,我国政府应当制定农业发展目标,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实现农产品进出口。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贸易逐渐与国际接轨,各类产品的进出口量逐渐增多,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会计需要。由于农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业会计人才由于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不断流失。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重视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仍然沿用以往的会计处理方式。这样一来,农业会计工作效率不仅难以得到提高,而且还会间接地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由此可见,加大对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

1.提高了财务透明度

目前,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提高财务透明度,传统会计处理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免会存在着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己之利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实现农业会计电算化使得农村财务工作都能够在网上进行,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会计账、出纳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农村农业财务的透明度,改善干群关系。

2.实现了财务集中核算

实现农业会计电算化还实现了财务集中核算,使得财务监督得到了强化。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为集中核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间接地控制和防范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3.转变了管理方式

农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实现了传统会计管理向科学会计管理的转变。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经常会出账务处理不规范、准确性差、效率低的情况,会计电算化不仅对账目凭证科目代码进行了统一的设置,而且还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设置了科学的控制功能,直接提高了农业会计的工作效率。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1.没有树立正确的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意识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扶持农业发展,很多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个别单位的领导没有意识到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形式大于实质,没有加大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宣传以及对会计人才的选聘力度,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忽视了会计电算化对单位管理、决策上的影响。

2.农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会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造成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这是因为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还有待完善,农业经济效益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一些会计人员难以准确及时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自身所掌握的会计知识也难以紧跟时代发展。

3.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软硬件设施缺失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城镇相比较为缓慢,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软硬件等资源的购买和使用。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会计相关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如果软硬件设施落后的话难以使其全面熟练地掌握最新的知识,进而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一些地区虽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但是这些设备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程序和内容并不适用于农业,形式大于实质严重阻碍了农业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和普及。

五、对于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

1.树立正确的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意识

单位领导应当积极树立正确的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意识,加强对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会议、活动、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使各个部门的对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有所了解,尽可能地配合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为农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单位领导还应当重视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选聘工作,不仅要选择一些学历较高的人员担任相应的职位,而且还要重视其业务能力,全面推进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

2.加大对农业会计电算化的扶持力度

农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农业会计电算化的扶持支持力度,可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给予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硬件配备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电算化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及对会计人员系统操作方面的指导,使得农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与时俱进。

3.完善农村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

一些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还较为混乱,这样也会间接地对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此,会计部门积极完善自身会计基础工作检查自身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认真清理、核清资产等相关信息数据,对于一些欠缺之处加以核实,建立健全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对会计科目以及相关账簿进行统一设置,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完善会计电算化档案收集、保存以及利用,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此,单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农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使所掌握原来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其全面了解最新的法规政策,完善自身会计基础知识,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促进其能够充分适应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为当地农业发展预测、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将其由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此外,单位还可以采用定期业务考核的形式了解会计电算化人员知识掌握情况,对于一些业务知识掌握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督促会计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从而达到加强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树义,文国峰.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2]陈昆明.农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0(4).

[3]董乃玲,牟呈祥.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与贸易,2011(3).

[4]杨晓俊.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商业,2011(15).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