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对提高肝胆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的效果分析

2015-05-08刘平玉程月娥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图谱规范化外科

刘平玉,程月娥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医护人员较低的手卫生依从率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手污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1],调查显示,医护人员手污染率可高达50%[2]。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手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手卫生的执行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规范化外科洗手是预防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最重要、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3]。《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指导效果直观、明确,有助于加强手术室手卫生的管理[2]。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作为指导并运用于规范手术室手卫生消毒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共400名,男282名,女118名,年龄18~65岁,平均40岁。其中高级职称84名,中级职称132名,初级职称184名。

1.2 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构建 《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规范》中对外科洗手程序、接台手术洗手、脱去手套后洗手的要求绘制的。每一步洗手流程均配有洗手图,图文结合,简易明了,使每位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随时都能自觉接受规范化的指导。

1.3 分组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400名参加手术人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名。2组人员在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将外科规范化洗手图谱张贴至每个洗手间水池旁,使洗手者随时观看、效仿,纠正不规范洗手细节;同时有专人监督,要求洗手人员严格按外科洗手图谱进行规范洗手操作。对照组人员凭经验或采用传统《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洗手。

1.4 手卫生效果检测方法 被检查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为30 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送检,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为合格。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人员洗手程序合格率的比较 实验组人员洗手程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人员洗手程序合格率比较[例(%),每组200例]

2.2 2组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的比较 实验组洗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人员洗手合格率的比较[例(%),每组200例]

2.3 2组人员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4例,占2.0%,对照组26例,占13.0%,实验组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医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洗手,但信息太多不便记忆,效果欠佳。有研究表明,人凭感觉接触的信息83%来源于视觉[1]。从信息获取的途径上讲,感官的接触比严格的规章制度及言词更具有人性化和感染力。利用这一原理,我院设计并制作了《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醒目的图片直接冲击医护人员的视觉,起到良好的展示及提醒作用。

国内对临床护士开展的手卫生依从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通常都采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现场观察模式,侧重对手卫生过程的现场观察,评估护士的洗手率。沈春丽等[6]对临床医生操作时手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生操作前无菌操作洗手率为27%,查体洗手率为11%;操作后未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洗手率为20%,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洗手率为100%。其认为临床医生手卫生执行率低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即临床医生手卫生意识薄弱、洗手设施及洗手条件差以及对洗手方法掌握不清。尽管调查显示临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执行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波动范围较大。有文献报道医务人员实际手卫生依从性操作前、操作后分别为(16.36±12.95)%和 30.9%[4-5]。本研究中采用构建《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的方法,随时随地提醒并监督医护人员注意手卫生,可有效地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不规范的外科洗手是手术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医护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的医院感染高达30%,而彻底洗手可以使医院感染下降50%[6]。张晓春等[7]对200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洗手范围合格者只有 65名,占 32.5%;洗手步骤正确者只20.5%。有调查显示,我国有78%的医生和61%的护士从未参加过手卫生方面的培训[8]。34.29%的医师、58.14% 的护士洗手时间达到30 s以上,14.29%的医师、34.88% 的护士洗手充分,大多数医护人员未注意洗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9]。我国卫生部对医院洗手情况抽样检查结果发现,拇指和指尖是护士洗手最常漏洗的部位。国内研究显示,能掌握正确洗手技术者仅为20.56% ,漏洗指尖者为75.57% ,漏洗拇指者为63.53% ,漏洗指背者为42.33%[10]。本研究使用的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可简单、明了地指导医护人员洗手流程,尤其是对于首次参加手术的医师和实习护士,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1] Esposito S,Noviello S,Leone S,et al.A pilot study on prevention of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with fluo-roquinolones[J].J Chemother,2006,18(5):494-501.

[2] 王书会,吴守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0(22):55.

[3] 李卫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9-20.

[4]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455-456.

[5] 吴欣娟,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11-13.

[6] 沈春丽.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0A):1718-1719.

[7] 张晓春,林树德,吴建明,等.200名护士洗手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61.

[8] 李亚洁,谭琳玲,周春兰,等.手部卫生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2A):287.

[9] 彭湛贤,李晓燕,刘燕芳,等.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认知情况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7,8(4):1094-1096.

[10]陈琦燕,林玉霞,黄惠贞,等.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2):118-119.

猜你喜欢

图谱规范化外科
绘一张成长图谱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