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

2015-05-08王永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监护

王永利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

王永利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早产儿94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各47例。乙组给予早产儿一般护理, 甲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采取环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情况。结果 出生后, 两组小儿体质量及每日摄奶量比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甲组小儿体质量增长及每日摄奶量均高于乙组, 首次排便时间早于乙组, 血清总胆红素低于乙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不良环境会影响早产儿体重、进奶量等, 加强环境干预护理, 可减少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 促进其成长恢复。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早产儿;不良影响;干预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小儿多存在一定问题, 其环境关系到小儿成长发育。早产儿是属于胎龄28~37周不成熟婴儿[1], 机体抵抗力差, 外界环境易对其成长发育造成影响。通常早产儿先天不足, 出生后环境改变等会给小儿带来强烈不适, 造成生理、心理的改变, 影响早产儿预后质量。因此必须要重视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造成的不良刺激, 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以此促进早产儿成长发育,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早产儿均为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 男53例, 女41例;体质量1.2~2.5 kg, 胎龄28~37周, 平均胎龄(32.8±1.3)周;按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各47例。两组小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乙组早产儿经常规护理, 密切注意小儿实际情况, 采取必要处理措施。甲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环境干预护理措施。①降低噪声。病房声音不得超过60 dB, 不可骤然发出高频率声音, 各仪器报警声音声音的分贝尽量降低, 及时关闭。工作人员走路、说话、操作需轻柔。②生理光线适当调整。病房窗帘应拉紧, 减弱室内光线, 暖箱覆盖黑布,模拟黑夜。拉开窗帘, 适当增强室内光线, 撤去暖箱黑布,模拟白天。关闭病房大灯及光刺激灯, 以免强光直射小儿眼睛。③采取“鸟巢式”护理。取舒适轻柔绒布制成一个鸟巢,夹层放置高弹力棉, 先行于暖箱预热33~34℃, 将小儿放置鸟巢中, 根据小儿实际情况调节暖箱温度。④维持舒适体位。尽量避免过度伸展小儿头部、颈部, 下部轻微向下内收, 维持正常鼻孔形状。四肢避免过度内收或外展, 膝盖维持中心位, 屈曲臀部和膝盖90°, 肩膀不可内收。⑤吸吮。小儿无法喂养时, 避免侵入性操作导致小儿哭闹, 哭闹时可行非营养吸吮动作, 比如奶嘴吸吮或吸吮自己手指头等, 促进小儿吸吮、吞咽及呼吸等协调能力。⑥抚触护理。体征尚不稳定小儿可采用国际标准按摩法抚触保健, 在喂奶30 min前抚触,15 min/次, 2次/d。身体情况允许下可离开保温箱, 在父母胸膛前接触皮肤, 抚慰小儿。⑦感觉性刺激。小儿清醒时可播放轻柔音乐, 在暖箱放置鲜艳颜色玩具, 距离小儿眼部22 cm左右, 使小儿注视玩具, 吸引小儿, 进行感觉刺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体质量及每日摄奶量对比 出生后, 两组小儿体质量随时摄奶量比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甲组小儿体质量增长及每日摄奶量均高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体质量及每日摄奶量对比(-x±s)

2.2 两组早产儿首次排便时间及出生7 d后血清总胆红素对比 甲组首次排便时间(7.8±2.3)h及出生7 d后血清总胆红素(12.2±1.4)mg/dl;乙组首次排便时间(26.8±8.9)h及出生7 d后血清总胆红素(14.3±1.5)mg/d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 体质弱, 机体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 外界因素极易影响其成长发育, 并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关系到小儿是否能健康成长, 重视保护、照顾小儿, 减少不良环境的刺激, 使小儿能够快速适应外界环境, 维持生理和心理平衡[2]。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心中, 声刺激、光刺激、体位影响、侵入性治疗、抚触次数过多、疼痛刺激等因素均会给早产儿带来不良影响。早产儿提前离开温暖幽暗的舒适环境, 外界环境的高噪音、强光度、疼痛、触摸等刺激, 另外自身疾病损害及医疗护理行为等, 均会影响早产儿未成熟的脑部发育, 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强光和噪音会促进早产儿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 使心率和新陈代谢加快, 血压升高及负氮平衡;并且会使小儿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体重增长不理想等, 长时间抚触刺激会促使其行为发展缓慢[3]。侵入性治疗及过多触摸给新生儿产生较大刺激, 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周期及睡眠质量, 且侵入性操作, 如静脉穿刺、采血等, 会增加小儿机体痛苦, 不利于小儿健康生长[4]。因此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护理干预, 对促进小儿健康生长起到重要意义。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已具有视、听、味、嗅等基本生理功能, 对外界环境刺激较为敏感, 加强外部环境护理干预,使医护人员能够重视外部环境对小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控制噪声及强光, 集中进行治疗及护理操作, 各项操作步骤轻柔,说话声音低[5]。帮助小儿采取舒适体位, 减轻小儿疼痛, 并能够提高小儿安全感及睡眠质量, 减轻应激反应。同时注意早产儿基础护理, 注意小儿清洁卫生, 操作动作轻柔, 减少搬动,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注意小儿生命体征变化, 对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保证小儿生命安全起到积极促进意义。在此次研究中, 甲组小儿体质量增长及每日摄奶量均高于乙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乙组, 血清总胆红素低于乙组(P<0.05)。

综上所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不良环境会影响早产儿体重、进奶量等, 需加强环境干预护理, 减少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 促进其成长恢复。

[1] 秦秀丽, 张璇, 叶天惠.发育支持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现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9):1109-1112.

[2] 秦秀丽, 叶天惠, 曾铁英.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护理学杂志, 2010, 25(5):88-90.

[3] 厉建英, 谢微微, 陈晓春.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8):60-61.

[4] 曾娜娜.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6(9):4897-4898.

[5] 邱锦芳, 郑灵, 邓小嫡, 等.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当代医学, 2010, 16(13):136-13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46

2015-04-29]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监护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神奇的太阳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