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2015-05-08吴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气腹血氧饱和度

吴曦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吴曦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98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按数字抽取分为硬膜外组与全身麻醉组, 各49例。硬膜外组应用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组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20 min、放气后20 min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后, 硬膜外组患者中1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1例出现躁动症;全身麻醉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1例存在呼吸抑制现象, 均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即缓解消除。气腹后20 min时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麻醉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与硬膜外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相比较硬膜外麻醉更具有优势,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硬膜外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应用, 其采用何种麻醉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具有较高研究价值[1]。本文选取98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分析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98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按数字抽取分为硬膜外组与全身麻醉组, 每组49例。年龄34~46岁, 体质量45~69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常规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开放静脉, 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硬膜外组患者紧闭面罩吸氧, 将L1~2或L2~3作为硬膜外穿刺点, 穿刺成功后应用2%利多卡因3 ml, 然后用0.75%罗哌卡因10 ml进行维持。阻滞平面上界控制于T6~8, 若未达到可继续追加 2% 利多卡因5~8 ml, 当麻醉平面出现后则及时肌内注射杜氟合剂2 ml, 当麻醉平面满意后则静脉滴注50 mg哌替啶。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前予以咪达唑仑0.04 mg/kg, 麻醉诱导则予以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静脉滴注,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其频率保持12~20次/min, 潮气量8~12 ml/kg,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0 mm Hg(1 mm Hg=0.133 kPa);术中均持续泵注0.05~0.3 μg/(kg·min)瑞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气腹后20 min和放气后20 min时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后, 硬膜外组患者中1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1例出现躁动症;全身麻醉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1例存在呼吸抑制现象, 均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即缓解消除。两组患者在气腹后20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比麻醉前均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方面对比硬膜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比( x-±s)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其麻醉方式具有一定争议性。妇科腹腔镜手术所需麻醉效果较高, 其与麻醉平面需高等存在相关性。硬膜外麻醉作为早期腹腔镜手术主要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能够阻断大部分刺激传入, 阻滞交感神经活动, 避免儿茶酚胺大量分泌, 防止肝脏急性反应蛋白大量合成, 对于应激反应下降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硬膜外麻醉无法避免由于气腹而引发的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 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出现不安及躁动症状, 且血氧饱和度(SpO2)出现轻度降低情况, 因气腹使得膈肌上升, 患者难以自主呼吸, 极易引发高碳酸血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取机械呼吸, 能够确保有效通气及氧合, 对膈肌运动予以控制且加强CO2排除, 防止SpO2降低[2];全身麻醉时因机械通气, 及时调整呼吸参数, 经合理过度通气, 避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 缓解高碳酸血症, 确保理想麻醉深度, 保证良好通气, 防止膈肌运动, 促进手术顺利,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但采取全身麻醉正压通气使得气腹严重, 导致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 气道压上升显著, 极易引发呼吸道气压伤,且全身麻醉后麻醉深度高, 麻醉药物剂量大, 极易使得苏醒时间过长, 术后出现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

经本文研究, 气腹后20 min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方面与硬膜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相比较硬膜外麻醉更具有优势,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1] 王琼, 张永福, 金宇林, 等.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效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5):699-701.

[2] 赵立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气腹和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5):777-778.

[3] 杨杜标.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的比较.中外医疗, 2011, 18(35):77-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06

2014-11-18]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气腹血氧饱和度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糖臬之吻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异氟烷麻醉下不同CO2气腹压对小型猪循环系统的影响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