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05-08孙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符合率宫腔镜

孙瑞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孙瑞

目的 分析研究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分析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B超诊断检查,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诊断检查, 两组同时接受病理诊断, 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评价其检查诊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0.0%, 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56.7%,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 操作简单方便, 直观准确, 应用安全可靠, 值得应用在临床中。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应用

异常子宫出血为一种临床多发常见的妇科疾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持续时间过长、经量过大、非月经期出血[1]。随着宫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被临床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 给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分析评价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 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42.0±5.5)岁,异常子宫出血时间为15~30 d, 已育35例, 未育25例;观察组患者, 年龄27~57岁, 平均年龄(42.5±5.4)岁, 异常子宫出血时间为12~38 d, 已育28例, 未育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研究。

1.2 入选标准 术前均实施妇科查体、阴道超声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检查), 排除妊娠、生殖道炎症以及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的其他系统疾病, 未接受其他刺激性药物或他莫昔芬药物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 取仰卧体位, 经阴检查,从横、斜、纵等多个切位实施动态扫查, 及时统计B超扫描结果, 并实施检查病理组织情况。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检查。在实施宫腔镜检查前, 叮嘱患者禁食4~6 h, 术前排空膀胱, 对相关器械消除处理, 常规实施消毒外阴后铺设无菌巾, 采用碘伏棉签对宫颈管、阴道进行消毒处理, 之后在扩宫棒作用下扩大宫颈口到7号, 子宫在生理盐水作用控制膨宫压力为13~30 kPa, 在此期间医生在宫腔镜下仔细观察。防止宫腔镜时医生应认真查看宫颈管异常情况, 查看两侧宫角输卵管开口, 从宫底自内到外查看宫腔颜色、内膜厚度, 并注意对宫腔粘连、赘生物等特殊情况进行观察, 还要查看宫颈口情况。检查中一旦发现异常, 重点局部观察, 结束后退出镜体, 再次对宫颈管、宫腔等患处情况进行查看, 可有效避免漏诊发生。在整个宫腔镜检查手术中耗时5~20 min, 待检查结束后, 常规对病理组织进行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34例, 符合率为56.7%, 观察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54例, 符合率为90.0%,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对照组60例患者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

表2 观察组60例患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n(%)]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为临床常见多发妇科疾病, 发病范围广泛,涉及层次年龄跨度大, 病理病因复杂,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2]。临床分析认为异常子宫出血是因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膜息肉以及子宫感染等因素, 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分析认为异常子宫出血为诊治难题。若疾病未得到及时明确诊断, 或未明确病症病理原因,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以及生活质量[3]。临床常用的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方法为B超、细胞学检查、诊断性刮宫等方法, 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不能准确评估病理病因。诊断性刮宫方法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也有一定的漏诊率。随着当前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发展, 其检查方法也不断发展。相较于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方法, B超诊断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安全无创, 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 且价格低, 在临床中被多数患者的认可。但B超诊断仍存在一些自身局限性, 受内部因素影响多, 有一定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当前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宫腔镜技术不断成熟, 可直视下查看宫腔变化,准确定位病变位置, 实施定位取材, 针对性改善刮宫的盲目性。宫腔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妇科诊断方法, 推出后便快速获得发展以及推广普及。因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已成为妇科检查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中, 经B超诊断不能准确诊断患者细微病变, 无法有效鉴别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宫内胚胎无残留以及子宫内膜癌, 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而采用宫腔镜检查可全面观察到宫腔内的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 其诊断准确性高, 但有局限性, 容易发生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若子宫出血过多, 会影响视野以及检查准确性, 因此操作中要掌握技巧以及诊断方法适应证。

综上所述, 宫腔镜诊断检查方法用于异常子宫出血, 诊断准确率高, 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对于提高后期治疗成功率效果显著。

[1] 谢秀连.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B超形态学改变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1):33.

[2] 刘东华, 李斌.诺舒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9):3190.

[3] 刘玉兰, 王燕, 孙冬岩, 等.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6):46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65

2015-04-17]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符合率宫腔镜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