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体密度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影响
2015-05-08黄贵邰亦成黄夏倩
黄贵 邰亦成 黄夏倩
乳腺腺体密度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影响
黄贵 邰亦成 黄夏倩
目的 评价乳腺腺体密度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 , CAD)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和良性病例, 各152例, 钼靶图像中乳腺腺体分类根据美国放射医学会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 将BI-RADS 1 or BI-RADS 2 归类为非致密腺体型, BI-RADS 3 or BIRADS 4 归类为致密腺体型, 分析CAD在不同腺体型中的检查差异。结果 良恶性病变在乳腺实质类型分布和年龄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CAD对钙化和肿块的检测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5, P=0.0061<0.05)。结论 CAD对肿块性和钙化性病变检测有差异, 乳腺的腺体密度对CAD的检测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年轻和肿块性病变。
计算机辅助检测;乳腺腺体密度;肿块;钙化;乳腺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3年在本院住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资料。经筛选获得良恶性各152例, 恶性组含导管内癌9例、导管内伴微浸润11例、浸润性导管癌110例、小叶癌伴微浸润1例、小叶癌5例、乳头状癌2例、髓样癌7例、粘液癌7例, 良性组含乳腺纤维腺瘤59例、腺病93例。良恶性组中位年龄分别为41岁和49岁。筛选条件:①所有患者术前双乳腺钼靶摄影检查提示为单纯肿块性和单纯钙化;②既往无乳腺手术外伤史、隆胸、乳腺炎病史, 且为非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③乳腺癌中不含炎性乳腺癌、乳头帕杰氏病、淋巴瘤、乳腺肉瘤。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Mammo Diagnost乳腺X线摄影系统和附加CAD系统, 常规进行乳腺头尾位和内外斜位摄影后行CAD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的收集分类参照美国放射医学会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采用SAS9.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良恶性病变在乳腺实质类型分布和年龄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见表1, 表2。CAD对钙化和肿块的检测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5, P=0.0061<0.05)。见表3。
表1 良恶性患者年龄分布(n)
表2 良恶性病变的腺体类型分布(n)
表3 CAD对不同病变性质的检测(n)
3 讨论
乳腺密度及CA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1,2], 国内对此关注相对较少。国外一项有关乳腺密度与种族关系的研究显示, 除亚洲妇女外, 去除年龄、体质量指数、乳房体积这些影响因素, 乳腺密度在其他种族中无明显差别[3]。
该研究152例恶性病例中CAD对肿块的敏感性为79.28% (88/111), 对钙化的敏感性为97.56%(40/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1<0.05), 与Yang等[4]研究相反, 在Yang等[4]的研究中含有肿块伴钙化性病变, 并根据CAD提示标记的不同分别纳入肿块组和钙化组进行统计, 是否肿块伴钙化性病变具有更多的钙化特征以及在CAD处理时更多考虑了钙化性成分有待商榷。
CAD对钙化和肿块的检测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5, P=0.0061<0.05)。97.56%(40/41)的恶性钙化和85.19%(23/27)的良性钙化被检出。4例未被检出良性病例的病理均为腺病, 1例为粗大融合型钙化, 3例为形态欠均匀的点状、密度略高钙化。1例未被检出的恶性病变是形态均一、密度较低的点状钙化。
将恶性组中肿块和钙化一并统计分析时, CAD在致密型和非致密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十分显著(P=0.0474<0.05), Brem和Yang等[3,4]的研究显示, CAD总的敏感性为89.29%, 96.11%, 致密型腺体的敏感性为88.28%, 97.56%, 非致密型腺体的敏感性为90.09%, 95.16%, 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中CAD对良性病变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4>0.05),可能由于CAD对肿块和钙化的敏感性不一致以及良性肿块患者更年轻, 具有更加致密的乳腺腺体结构有关。
综上所述, CAD对肿块和钙化性病变的敏感性不一致,且CAD对病变的检测受乳腺腺体密度影响, 特别是年轻患者和单纯肿块性的病变, 在致密型乳腺阅片时应更谨慎。
[1] Wang X, Li L, Xu W, et al.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computeraided detection of masses by incorporating bilateral mammographic density asymmetry: an assessment.Acad Radiol, 2012, 19(3):303-310.
[2] Zheng B, Tan M, Ramalingam P,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omputed tissue density asymmetry in bilateral mammograms and near-term breast cancer risk.Breast J, 2014, 20(3):249-257.
[3] Brem RF, Hoffmeister JW, Rapelyea JA, et al.Impact of breast density on computer-aided detection for breast cancer.AJR Am J Roentgenol, 2005, 184(2):439-444.
[4] Yang SK, Moon WK, Cho N,et al.Screening mammography-detected cancers: sensitivity of a computer-aided detectionsystem applied to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ms.Radiology, 2007, 244(1):104-11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23
2015-04-09]
213001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