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度洛西汀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2015-05-08张文英黄向华陈海娥张文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洛西汀神经炎体征

张文英 黄向华 陈海娥 张文巧

度洛西汀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张文英 黄向华 陈海娥 张文巧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方.81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结果 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洛西汀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显著, 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度洛西汀;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地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得不断提高, 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在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中, 临床发病率最高的为周围神经炎。目前, 临床上对该病的临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 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耐受性差。对此, 应该采取强有效措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入住本院的81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 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 女35例;年龄61~77岁, 平均年龄(70.21±5.92)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35±1.77)年。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等, 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内;然后给予100 mg维生素B1+0.5 mg维生素B12.1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度洛西汀(Eli Lilly and Company 美国)进行治疗.60 m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评价标准[2]

1.3.1 临床疗效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神经传导速度达到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对正常生活未产生显著影响, 神经传导速度基本达到正常水平;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显著改善, 且患者正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3.2 临床症状体征严重程度 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等级为: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经治疗, 观察组显效28例, 有效1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1.79%,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s, 分)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P<0.05

组别例数时间瘙痒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脱屑对照.39治疗前2.33±0.452.02±0.402.11±0.432.45±0.591.98±0.452.22±0.52治疗.1.32±0.37a.1.25±0.31a.1.16±0.27a.1.38±0.41a.1.22±0.28a.1.37±0.43a观察.42治疗前2.30±0.422.00±0.382.09±0.412.44±0.601.96±0.422.18±0.49治疗后 0.87±0.19bc0.83±0.16bc0.76±0.14bc.1.08±0.33bc0.79±0.15bc.1.03±0.37bc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同时它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一种重要原因, 该病起病较慢, 两侧对称, 下肢重于上肢, 一般是由远侧发展至近端,存在比较明显的感觉障碍[3]。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起病比较隐匿, 病情进展速度较慢, 这就为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难度。该病的临床发病机制为: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反应、微血管受损、神经阻滞缺氧及缺血等, 促使多元醇代谢, 加速了组织的氧化程度, 使得细胞出现变性反应。西医一般采取降糖及营养神经, 改善神经代谢障碍, 延缓病情进展为重要临床治疗途径。相关临床研究证实, 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阿米替林接近, 然而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阿米替林。度洛西汀是目前临床治疗多种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其治疗的机制为:增加γ-氨基丁酸介导通路的抑制性输入, 发挥中枢效应;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抑制外周损伤神经的异常放电活动;拮抗中枢神经系统Ca2+通道及抑制周围神经的传导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度洛西汀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许辉, 叶茂, 于静.加巴喷丁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疑难病杂志.2012.11(3):189-191.

[2] 张春驰, 李小梅, 董艳娟, 等.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6):345-349.

[3] 胡昕, 胡滨, 韩聪, 等.度洛西汀联合臭氧治疗糖尿病神经痛伴足部溃疡的疗效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0):626-62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103

2015-08-19]

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张文英黄向华 陈海娥);广东省大亚湾西区医院(张文巧)

猜你喜欢

洛西汀神经炎体征
视神经炎的悖论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匹维溴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9例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飞针刺入手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