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比较

2015-05-08张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保乳术转移率乙组

张闯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比较

张闯

目的 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各45例。甲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 乙组患者接受保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乳房外形评价)、手术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引流量)和远期疗效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 乙组患者外形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 从近期效果来看, 保乳术更佳, 其乳房外形优良率高, 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但从远期疗效来看, 两种手术方式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相似, 在临床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早期乳腺癌;疗效比较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正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因乳腺癌致死的女性人数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 早期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良好效果, 但如何保持乳房形态和美观度一直是临床手术研究的重点[1]。基于此, 本研究对比了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2011年12月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对象, 均处于病理组织学早期, 均为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各45例。甲组患者年龄30~58岁, 平均年龄(45.13±10.25)岁;体重48~75 kg, 平均体重(58.78±11.54)kg。乙组患者年龄31~58岁, 平均年龄(45.78±10.65)岁;体重49~76 kg, 平均体重(58.53±11.09)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将整个乳房切除,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 并对BergⅠ、Ⅱ水平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 手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乙组患者接受保乳术:将肿瘤所处区域广泛切除, 并在切除边缘上下内外基底分别进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的标记, 确保肿瘤切除后切缘是阴性, 并进行内至胸小肌深面腋窝淋巴结、上至腋静脉、外至背阔肌前缘的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乳房外形评价)、手术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引流量)和远期疗效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其中, 乳房外形评定标准为:双乳外观对称正常,乳头高度差在2 cm范围内为优;双乳外观基本对称正常, 乳头高度差在3 cm范围内为良;两乳明显缩小且不对称, 乳头高度差在3 cm以上为差[2]。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优良率、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乙组患者外形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乙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x-±s)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 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但也有约1%的患者为男性, 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

本研究中, 甲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 乙组患者接受保乳术治疗。结果显示, 乙组患者外形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 这主要是因为保乳术对患者创伤小, 且整形效果良好, 能够保持患者术后乳房功能的完整性, 而改良根治术患者需要将全部乳腺组织切除, 创伤大且不利于乳房美观度的维持[3]。两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主要是因为保乳术虽能最大程度保证乳房外观的满意度, 但是其术后仍存在复发风险, 有研究表明[4]一般复发风险因素在肿瘤边缘2 cm以内, 因此为了确保术后效果, 还需接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个性化治疗确保复发率、转移率的降低, 延长患者生存期。另外, 乙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 这凸显了保乳手术的低创伤特点和手术处理较为简单的特点[5]。

综上所述,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 从近期效果来看, 保乳术更佳, 其乳房外形优良率高, 且术中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 但从远期疗效来看, 两种手术方式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相似,在临床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1] 郭雪, 魏丽娟, 郑磊, 等.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比较及保乳术预后因素观察.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3).1362-1365.

[2] 何巧芳, 周萍, 陈婷, 等.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加大网膜填充重建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45.[3] 沈国双, 窦拉加, 张双元, 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347-6349.

[4] 赵文生, 黄安中, 彭上清, 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005-3006.

[5] 王冰涛, 尚宏清, 李伟, 等.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河北医学.2014.23(3):499-50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64

2015-07-09]

114200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外一科

猜你喜欢

保乳术转移率乙组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