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2015-05-07罗振华
罗振华
【摘 要】感恩是人生存之根本,更是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品性、健全个人人格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旅途上,学会感恩、懂得感激是培养品行的首要一站,但是,现如今的中学生在感恩方面有待提高。中学的语文学科是一种集合工具性、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实现感恩教育的先天优势,因此,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深度挖掘书本中与感恩有关的教学资源,实施感恩教育。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自身人格。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具体实施;系统分析
感恩教育属于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是利用情感共鸣的方式,令学生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与教导,通过理性教育的模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痛苦、挫折以及失败带来的感觉。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形成良好正确的价值观,由此看出,感恩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度研究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学需要融合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真正得以实施,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价值,让语文为学生的精神培养贡献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即“对他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内心的感激”,在感恩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如何施恩于他人,如何将内心的感激之情具体化、行为化,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活态度。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激发内心的感恩思想,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并让感恩真正成为一种扎根于心的生活态度。
(一) 语文中的感恩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思想品性都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好的行为品性将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恩是人类思想品德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修养之一,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那么他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融合感恩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发展,促进其内心思想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品德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教育领域,德育最为重要,从古至今,教育都是围绕“为谁培养、如何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主题而发展的,这也是教学中必须实现的品德教育目标。感恩教育能够利用自身的特殊性,促进品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它的特点主要是以情动情、以德报德、情感与人性相结合等。在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社会各界的帮助心存感恩,还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情般的关爱,从而自觉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定信念,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蚀与侵害。
(三)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感恩理念存于亘古,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的思想不断被人淡化,甚至是忽视,缺乏孝心、手足冷漠、不负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有一部分居然是未成年人。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我国必须要重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贯穿感恩精神,这样可以有效地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一)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感恩教育能够唤醒人性的根本,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停留在道理讲述上,空洞、乏味的灌输一些所谓感恩理论,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资源,对感恩进行合理的分类,利用不同的形式讲述出来,让学生认识感恩、了解感恩、懂得感恩、实现感恩。
第一,懂得父母之恩。所谓“百善孝为先”,在感恩教育中,感恩父母是首先要提倡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材上找出相关的资源进行讲述,例如,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朱自清《背影》以及泰戈尔的《金色花》等,这些都是体现感恩父母的最佳素材,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让学生内心产生一种感恩之情。
第二,懂得感恩师长之情。学生在家中需要孝敬父母,在学校需要尊敬师长,更要懂得报答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在古代,《论语》曾体现过感恩师长、感恩朋友之情;在现代,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师》等都体现了感恩师长之情,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付出的伟大,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回报自己的恩师。
第三,懂得感恩祖国养育之情。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基础上,学生要懂得感恩国家的养育之情。人生活在社会上,国家能够给予自己一个和谐、安定的生存环境,人们自然要懂得回报这个社会。例如,讲述《邓稼先》的时候,能够让学生认识这位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着重大贡献的优秀人士,让学生以此为榜样;《真正的英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雄本身的那种奉献、大无畏的精神,让学生学习他们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华夏精神。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感知到国家给予自己的无限恩情,懂得为国家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二) 设计感恩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类感恩情境当作是教学的素材,首先向学生说明情境,就是找一些寓言故事、伟人事例等,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之后,引领学生体验情境,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内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体验式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角色变换的原理,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生活状态,从而理解角色的不同,感受感恩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在课外找一些属于感恩范畴之内的课文,让学生诵读,利用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这种方式的作用,还可以将诵读放置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例如:教师节、感恩节等。而且,在这样的节日中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诵,或者自由创作,写一些感恩宣言、感恩信件等,利用特殊的方式转交给自己的老师或者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从小养成感恩意识,这样就可以将感恩教育转化成为具体的教育方式,利用不同形式展现出来,实现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语文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等,把自己想说的、经历的事件写下来,告诉老师,这样将感恩教育贯穿到学生的生活当中,既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文学底蕴,还能够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开辟了一条新型的沟通渠道。学生从此可以大胆的说出心中所想,让心中潜藏的爱意有了归属的地方,从而培养内心情感,实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实现心中的理想,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真实目的。
三、结语
综述,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方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个人观点。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父母、如何体验生活,培养个人的感恩之心,这绝对是一种结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作为语文教师,把感恩教育理念充分地灌输到教学的过程中,是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个人负责的表现,体现了德育教育者自身的真实身份。因此,中学的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苟昌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静远.高中生感恩教育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河南大学,2013.
[3]姜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J].西藏科技,2013.
[4]邹品梅.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
[5]张婧.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