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赛机制促中职学校内涵发展

2015-05-06王华利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市级竞赛大赛

王华利

2009年,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决定在全省建立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制度后,宜昌市教育局决定同步建立市级技能大赛制度,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引领全市中职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了改变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错误倾向,市教育局提出建立以“覆盖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专业课教师、所有学生;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训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覆盖、四促进”技能大赛制度。

构建“四覆盖”技能大赛模式

以市级大赛为重点,着力构建市、校两级大赛体系。从2010年举办市级大赛起,市教育局即规定全市所有开设市赛项目专业和课程的学校,都必须在校级大赛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赛,否则取消其申报省(市)示范(品牌)校、专业或实训基地资格,取消该专业当年度的招生资格,通过市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才有资格参加省赛。从2012年起建立了校级职业技能竞赛视导和检查制度,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将校级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视导工作重点;大力推行学校“技能节”制度;建立学校参加省赛、市赛成绩定期通报制度;实施校级技能竞赛成绩抽测制度;参加市赛选手由学校选拔推荐和大赛组委会从本专业学籍库随机抽取选手相结合。

营造良好竞赛环境,着力保护广大师生的参赛积极性。市级大赛由专门机构全程掌控赛事。自2010年起,宜昌市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没有交办给任何一所职业学校,从制定大赛方案、组织命题和评判、评委聘任和管理、成绩统计与公布、评判申诉与仲裁等所有环节,全部由市职教研究室全体教研员承担,承办学校仅负责提供场地、竞赛设备、参赛师生食宿安排等辅助性工作,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回避了承办学校参与到赛场内和评判工作中带来的不公。实行“教赛分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从最初的极少数项目尝试,到大量引进行业企业、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各项目命题人及评委组长。仅2014年全市技能大赛32个小项目共聘任35位省内外专家参与到评判工作中,其中不乏全国、全省中职技能大赛的评委专家或竞赛技术大纲起草者。着力打造一支本土化专家型评委队伍。为了改变过去从本地职校指导教师中抽签产生评委,可能造成因部分教师本身技能水平有限出现的外行评判内行问题,市教育局评审认定了首批27名专家评委。他们必须是曾指导学生参加本项目全国、全省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以上或全市技能大赛获一等奖者,或其本人参加本项目(专业)全市教师技能大赛获一等奖或前三名者。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评分程序和办法。包括建立评委回避制度和候补评委制度,扩大“二次编号”项目范围,展示优秀选手参赛作品等。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四覆盖”打下扎实根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真正实现技能大赛的全覆盖,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关键。为此,我们将中职专业课教师培训和业务竞赛纳入到技能大赛体系建设之中,坚持以赛代训,赛训结合,构建教研、培训、竞赛三位一体师资培训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每年依托企业举办与大赛项目有关的教师专业培训不少于5场,参训教师300余人,邀请教育部、高教社及省内外高校专家、技能大赛指导专家和研究所学者,开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参训人员500余人次。

“四促进”引领学校内涵建设

以项目设置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我们坚持三个基本原则设置市级大赛项目:一是凡省级大赛中职组设置的项目且宜昌本市职校开设该大类专业的,必设。二是对一时没有条件设置的,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创造条件设置。如电工电子类的“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于2012年邀请武汉莱斯特电子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该项目当年参赛队猛增到7个。三是注重与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服务的吻合度,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市域经济发展。近几年先后增设了导游、焊接技术、中餐热菜、中餐面点、护理技能等5类13个服务宜昌六大千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赛项。

以大赛技术标准引领专业教学标准和改革。我们在大赛技术标准上立足“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制定标准:一是凡非工科类项目一律与省级大赛技术标准接轨。对硬件条件一时达不到省赛标准的工科项目,根据宜昌本地绝大多数中职校的设备条件和较高标准,制定市赛标准,并规定用二至三年的时间逐步达到省赛标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大胆借鉴和改造国赛标准作为部分市赛项目竞赛标准,以提高本市的整体技能水平。如 “焊接技术”“手工扁形绿茶”“手工卷曲形绿茶”“中餐热菜”“中餐面点”等项目,我们均大胆借鉴和改良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动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赛场申办制度推进职业学校的均衡与特色发展。从2012年起实行市赛赛场申办制度,由学校根据自身设施设备条件申报承办项目,经市局考察合格后设立赛场。这既为学校争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与支持创造了条件,又大力推动了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和进度。据不完全统计,为了办好市级大赛,承办学校所在地竞相改善办学条件,如宜都市投资200万元,建起数字化教学工厂;市机电工程学校投资150万元,新建了普通车工等实训车间;当阳市职教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起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实训室。可以说几乎每一所承办市级大赛的中职学校,其实习、实训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县市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均衡,专业特色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人人争当东道主”局面的形成促使学校的专业发展进入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因为学校既然要争当东道主,必然大力改善条件加大技能训练力度以力争赛出好成绩,而成功举办市级大赛和良好成绩的取得,就拿到了参加省级大赛的门票,增强了学校和特色专业的吸引力,反过来更能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截至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中已有80%的学校承办过市级大赛。

“四覆盖、四促进”成效显著

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大赛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四覆盖、四促进”技能大赛模式,实现了技能竞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以学校日常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市级竞赛为驱动,以省级大赛为牵引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对加快发展宜昌特色的现代职教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

搭建了学校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全面、大规模地推进市级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大赛成绩发布制度,以及对学校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表彰激励机制,引导学校把发展重心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上来,在全市职校中营造了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重视教学工作,强化中心地位”的理念在全市中职学校深入人心。

学校内涵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宜昌市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得金牌数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较多到独占鳌头,成绩持续创新高且势头强劲,2013年47人参赛16人获金牌,2014年47人参赛获金牌17个。技能大赛带动全市中职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办学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已有8所学校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5所为国家中职改革示范学校,其中2所已通过国家验收。全市中职学校创建31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省级品牌专业。

(作者系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市级竞赛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我看竞赛
95%市级政府带头 实现软件正版化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