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自成长
2015-05-06李伶
李伶
教育,原本就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职业,是一门需要以思想与信仰来砥砺、演绎诗意之美的事业。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享受教育的诗意,正所谓“腹有诗书自成长”。
我自小便酷爱读书。儿时的我,每看到书就像“饥饿的人遇见面包”一样,不翻一翻、读一读决不罢休。记得当时隔壁有位叔叔,每年都订阅《人民文学》《当代》等杂志,可他没有双臂,看书都是用脚翻页,小镇上的人视他为异类,几乎从来没有人向他借书看。只有我,每个月都去找他借书;上小学时,我最喜欢帮家里买油盐酱醋,因为常常会有找回的零钱,我总是舍不得还给母亲,却一次次大方地递给书店;中学时,我手里的各种课外读物常常被同学们“围追堵截”,甚至连班主任也经常在教室门口检查我有没有带“闲书”;1987年夏天,因为种种缘故,我以高过省重点高中录取线的分数报考了原宜城师范学校,聊以慰藉的是,学校竟然有个很大的图书室。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书!师范三年,我“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借书的路上”,终日和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因为成绩优异,毕业那年,我成为那一届学生中唯一一个进入宜城实验小学的毕业生!
从学生到教师,我该怎样去从事教育教学?所教的这门学科应该带给孩子们什么?自己的教育行为会怎样影响学生?我博览经典,以期从前人的所思所悟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读书多了,思考也多,就想发声,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文字,与人分享。于是,我写随堂笔记,写教学反思,写教育心得,慢慢地,这些文字越来越多地变成铅字,发表出来。闻着报刊的香味,看着自己的文字,内心充实而愉悦。
笔耕不辍中,教育的诗意之美在我面前次第展开。特级教师、湖北名师等荣誉纷至沓来;岁月流淌,那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一步步地从教导主任成长为副校长、校长。
2011年7月,我被任命为襄阳市松鹤路小学(以下简称“松小”)校长。如何在新的时期让松小在守正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对我来说是挑战,更是使命。
我一直喜欢《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她和丈夫生活贫寒,只能买粗劣的茶叶。她就把茶叶放在月光下未开的莲花中,早上露水未干时取出,次日晚上再放进另一朵莲花中,连续三天,粗劣的茶叶也能喝出清香的莲花的味道。老师的工作圈子小、收入低、压力大,到了一定时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怎么办呢?常规的师德教育当然不可少,但如何像芸娘一样把日复一日的教育工作变成一种审美的、智慧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位老师哪怕在最劳累、最孤独的时候,也能活得有乐趣有尊严呢?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已不仅仅是摆脱平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个人行为,更是关乎让学生快乐成长,让家庭充满希望,让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大事。
在松鹤路小学,每周一例会前,我们安排电脑“抽奖”,抽中的人要当场和大家一起分享近期的读书心得。读书的内容不限,“书”的形式也不限,可以是有字书,也可以是无字书。于是,有的老师用《百家讲坛》的方式给大家讲《窗边的小豆豆》《狼王梦》,有的老师像《正大综艺》一样给大家讲旅行见闻,有的老师趣品人生像在“新闻联播”,有的老师用《今日说法》的方式讲述自己被贴罚单的过程和感受……
如今,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专场的读书报告会。我相信,这些关于阅读的、有滋有味的点点滴滴,一定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阳光下飘飘洒洒,四处生根发芽,开出一朵朵明丽的小花。
(作者系襄阳市松鹤路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