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05-06曾思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磺脲西格列汀

曾思权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曾思权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5例。研究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 对照组给予忧泌乐25R皮下注射, 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水平均下降(P<0.05), FCp和PCp明显升高(P<0.05),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 使用方便, 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效果相当, 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系统疾病, 病程长, 病情较复杂, 胰岛功能差[1]。磺脲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 通过刺激、激活胰腺中胰岛β细胞, 释放胰岛素,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胰岛素抵抗, 降低肝脏内葡萄糖的产生等机制降低血糖, 改善患者代谢[2]。本研究选取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年龄≥65岁, 依据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②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系统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5例。研究组男16例, 女19例;平均年龄(70.6±6.2)岁;平均病程(7.5±1.0)年。对照组男15例, 女20例;平均年龄(70.1±6.6)岁;平均病程(7.2±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 1 对照组 停用磺脲类降糖药物, 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33107, 规格为300 IU/(3 ml·支)]皮下注射, 1~2次/d, 剂量依据血糖进行调整, 治疗12周。

1.2. 2 研究组 给予西格列汀(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 批准文号:H20100051, 规格为100 mg/片)100 mg/d, 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1134, 规格为0.25 g)0.25 g/d, 3次/d, 治疗12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水平均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FBG、2 h PBG、HbA1c分别为(6.42±0.66)mmol/L、(8.67±2.22)mmol/L、(7.12±1.2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Cp和PCp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FCp和PC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两组FCp和P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水平比较±s)

注:治疗后与研究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时间FBG(mmol/L)2 h PBG(mmol/L)HbA1c(%)研究组 35治疗前8.32±1.5413.72±3.828.64±0.34治疗后 6.42±0.66b 8.67±2.22b7.12±1.25b对照组35治疗前8.29±1.4313.55±3.238.52±0.65治疗后 6.36±0.85ab 8.45±3.73ab 7.09±1.32ab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Cp和PCp比较( x-±s, pmol/ml)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面缩小, 部分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磺脲类失效,同时对低血糖反应性差, 低血糖发生率较高, 在胰岛素注射技术、饮食配合以及血糖监测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较差[3]。王华[4]研究指出, 西格列汀是一类新型降糖药物, 可明显抑制T细胞表面抗原(DPP-4)酶活性, 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增加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 降低血糖效果确切, 同时, 可有效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 降低体质量[5]。二甲双胍片首选用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 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可有效促进外周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异生, 降低HbA1c水平, 与胰岛素合用,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增加降糖效果, 防止低血糖发生[6]。毛艳玲等[7]研究结果表明,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抑制肠促胰岛素的降解, 显著改善胰岛素分泌和β细胞功能指标, 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忧泌乐25R皮下注射和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FBG、2 h PBG、HbA1c分别为(6.42±0.66)mmol/L、(8.67±2.22)mmol/L、(7.12±1.2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Cp和PCp较治疗前升高(P<0.05),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周鹏等[8]研究结果一致, 证明对于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效果相当。

综上所述,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糖尿病效果确切, 使用方便、安全、依从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曲颖, 张纯利, 胡文娟, 等.西格列汀、罗格列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1):4077-4080.

[2] 王寒啸.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价值分析.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2):128-129.

[3] 辛月, 祝练.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33(24): 2063-2066.

[4] 王华.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2, 10(4):297-298.

[5] 纪万军, 于立芹, 滕川, 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8):222-223.

[6] 何静, 陆秀红, 张圭, 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 2013, 34(30): 6279-6280.

[7] 毛艳玲, 林毅辉, 彭雪峰, 等.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37(5):16-18.

[8] 周鹏, 金晓霞, 王雪花, 等.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临床内科杂志, 2012, 29(10): 676-6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85

2015-07-31]

523142 东莞市麻涌医院

猜你喜欢

磺脲西格列汀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漫长的旅途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命悬一线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