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防控

2015-05-06杨晓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指征产科剖宫产

杨晓娜

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防控

杨晓娜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677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总结, 对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本组6774例产妇中剖宫产率为41.72%, 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胎儿因素(31.74%)、母亲因素(30.79%)、胎儿-母亲因素(37.47%)等几种, 另外,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一项常见因素。结论 我国剖宫产率较高, 而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较多,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且需要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重视, 尽可能减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相关因素;防控

剖宫产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 是临床上解决难产及部分产科合并症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 随着麻醉、输液、手术方式等各项技术的改进及进步, 我国的剖宫产率逐渐呈上升趋势[1]。但是过度的采用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故而, 及时分析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并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已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近几年间本院剖宫产产妇的基本资料并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677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 产妇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32.5±2.2)岁;孕周最短32周, 最长43周,平均孕周(38.6±3.1)周。

1.2 方法 对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各年份产妇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产妇剖宫产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年份剖宫产率比较 本院2011~2013年剖宫产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见表1。

表1 各年份剖宫产率比较[n(%)]

2.2 剖宫产率上升因素分析 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胎儿因素(31.74%)、母亲因素(30.79%)、胎儿-母亲因素(37.47%)等几种。另外,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一项常见因素。

2.2.1 胎儿因素对剖宫产的影响 本组2826例剖宫产产妇中897例产妇因胎儿因素而行剖宫产, 占31.74%, 897例产妇中胎儿窘迫567例, 占63.21%, 巨大儿123例, 占13.71%,臀位84例, 占9.36%, 双胎123例, 占13.71%。

2.2.2 胎儿-母亲因素在剖宫产中所占比率 本组2826例剖宫产产妇中1059例产妇因胎儿-母亲因素而行剖宫产,占37.47%, 1059例产妇中头盆不称519例, 占49.01%, 妊娠合并症336例, 占31.73%, 产程异常114例, 占10.76%, 胎位异常90例, 占8.50%。

2.2.3 母亲因素在剖宫产中所占的比率 本组2826例剖宫产产妇中870例产妇因母亲因素而行剖宫产, 占30.79%, 870例产妇中瘢痕妊娠135例, 占15.52%, 妊娠并发症369例,占42.41%, 高龄初产105例, 占12.07%, 盆骨狭窄108例, 占12.41%, 社会因素153例, 占17.59%。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产科领域处理难产及某些产科并发症的常用方式, 其在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然而近些年来, 随着剖宫产指征的不断宽泛及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 我国剖宫产率已呈逐渐上升趋势。虽然, 剖宫产率的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然而对于母婴而言, 剖宫产并非一种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 且剖宫产率的上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3]。因而, 临床上必须要深入研究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 且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以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的分析, 显示本组6774例产妇中剖宫产率为41.72%, 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胎儿因素(31.74%)、母亲因素(30.79%)、胎儿-母亲因素(37.47%)等, 另外,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一项常见因素。由此可知, 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有很多, 减少剖宫产, 提高阴道分娩率并非易事。医疗机构必须要在确保产科综合服务质量、确保母婴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开展各项有效措施进行防控。本研究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具体包括:①加强对孕妇及其家属产前教育的重视。产前教育应贯穿孕产妇的整个孕期, 从早孕阶段即应重视对孕妇的监护及管理, 耐心的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 认真、细致的向孕妇剖析剖宫产与顺产的优点及缺点, 并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 协助其挑选最佳分娩方式, 以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4]。②加强对落实无痛分娩的重视。对于疼痛的害怕是部分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一项重要因素, 因此, 医疗机构应积极落实减痛或无痛分娩, 尽可能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另外, 应重视对产妇心理干预的重视,尽可能消除产妇紧张、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 尽可能减少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③重视对医德建设的重视,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生道德建设的重视,同时应在社会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及时对医疗体制进行改进, 以形成和谐、融洽的医疗关系。④医生应具备熟练的产程处理技术及阴道助产技术, 且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 避免因医生技术原因而导致剖宫产率升高。

综上所述, 我国剖宫产率较高, 而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较多,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且需要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重视, 尽可能减低剖宫产率。

[1] 李丽璇.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孕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4, 35(22):3602.

[2] 王金印.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和剖宫产率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6):2627.

[3] 杨絮.椎管内分娩镇痛对非绝对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1):1789.

[4] 张汉英.近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36):60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84

2015-04-01]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猜你喜欢

指征产科剖宫产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