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2015-05-06何勤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出院依从性杂志

何勤女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何勤女

目的 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脑卒中患者13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5例。观察组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进行康复训练, 对照组由患者的家属进行康复训练, 比较两组对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95.38%, 对照组总依从率69.23%, 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2个月后的肢体功能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出院时, 观察组出院2个月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2个月后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休闲及户外活动的评分优于出院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2个月后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休闲及户外活动的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跟进式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是一种优秀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方法。

家庭跟进式护理;社区老年脑卒中;康复依从性

脑卒中的临床护理一直是临床热议话题, 其护理并不仅包括在院内部分, 部分患者康复训练需要在家中进行, 因此有效的出院后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康复效果十分有利[1-3]。本研究观察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社区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3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65例, 其中男34例, 女31例, 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4.7±6.6)岁;脑出血患者16例, 脑梗死患者49例;对照组65例, 其中男35例, 女30例, 年龄46~83岁, 平均年龄(64.8±6.5)岁;脑出血患者17例, 脑梗死患者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次纳入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由中华神经学会修订中的诊断标准, 且进行CT、MRI检查确诊;均知情本次的实验内容, 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初次脑卒中, 且并发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 一侧肢体瘫痪;患者均无智力障碍, 可以进行量表评定。

1.3 排除标准 本次排除血管性痴呆、意识障碍及精神病史患者;排除合并免疫系统严重疾病, 合并肾、造血、肝及心严重疾病;排除恶性肿瘤、病情加重、器官严重衰竭患者。

1.4 方法 观察组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进行康复训练, 护理1次/周, 1.0~1.5 h/次;对照组由患者的家属进行康复训练。

1.4.1 跟进式健康教育 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可采取媒体、书本及口头宣教, 介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要求患者及家属必须参加, 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心理疏导, 在跟进式护理的过程中, 可以选择康复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对其他患者介绍配合的治疗经验, 可增强治疗信心, 同时很好的互相鼓励。

1.4.2 协助康复锻炼 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及运动锻炼,肢体训练主要是被动患侧肢体训练、步行训练、坐姿训练、卧位平衡训练、腰腹肌活动、健肢主动活动等。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 根据情况进行正确步态行走、拐杖选择及使用、轮椅使用、上下楼梯训练、单腿站立、站位平衡、站立训练等。等患者康复到一定程度, 对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梳理、穿衣、吃饭等生活能力锻炼。语言锻炼则从最简单的字开始, 再进行词, 最后再进行句子, 患者若可以说句子了, 再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锻炼。并在患者出院后,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随访,短信、电话及信件等方式进行随访, 同时督促患者康复锻炼及遵照医嘱用药。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康复依从性评定标准:完全依从:患者完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计划;部分依从:患者必须有在医护人员,或者家属的监督下, 才可以完成康复计划;完全不依从:不符合上述情况;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5.2 运动功能评定标准采取FMA运动功能评定:满分为100分, 分数高为好;生活能力评定标准采取Barthel指数评分, 满分为100分, 分数高为好。生活质量评定标准采取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表进行评定, 其中包括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休闲及户外活动等, 分数高为好。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完全依从50例, 部分依从12例, 完全不依从3例, 总依从率95.38%, 对照组完全依从18例, 部分依从27例, 完全不依从20例, 总依从率69.23%, 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障碍评分 两组出院时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2个月后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2个月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两组出院时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休闲及户外活动的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2个月后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休闲及户外活动的评分优于出院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2个月后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休闲及户外活动的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障碍评分比较( x-±s, 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x-±s, 分)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常见的危险疾病, 病势凶险, 随着医学发展,对脑卒中发病的研究深入, 并且随着越来越多新型治疗方法的投入使用, 目前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总体令人满意。虽然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其抢救和后续治疗, 但临床护理在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疗效、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也在逐渐增加, 脑卒中的临床护理几乎成为了和治疗同等比重的存在[4-7]。

脑卒中的常规护理多在院内进行, 而许多康复期患者回到家庭生活中也需要专业的临床护理[8,9]。目前大多数居家患者均由家属负责照料, 虽然在出院时口头、书面均指导了患者家属如何进行脑卒中康复训练, 但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培训的患者家属仍然无法起到令人满意的干预作用, 护理效果较差[10,11]。而目前所倡导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则可视为一种院内护理的有效延续[12]。家庭跟进式护理一方面通过指导家庭人员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操作, 指导患者自身参与日常活动, 提高自主护理意识与能力[13], 另一方面, 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频繁的随访, 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 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也起到督促作用, 使患者无需住院康复护理即达到了优秀的护理效果[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出院2个月后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出院时, 观察组出院2个月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 同时通过对患者的跟踪调查, 全面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 发现出现2个月后, 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说明家庭跟进式护理可在患者出院后帮助患者更好的自我照顾, 同时帮助亲属照顾患者, 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 家庭跟进式护理是一种可行的、并且独具特色的脑卒中护理模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胡玮琳, 李保兰, 陈海, 等.延伸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激光杂志, 2013, 34(2):110-111.

[2] 兰丽梅, 彭惠兰, 杨秋菊, 等.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广东医学, 2012, 33(22):3508-3510.

[3] 黄乐芳, 周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36):25-27.

[4] 郑淑敏, 刘惠艳.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5):82-83.

[5] 张春慧, 陈静, 张振香, 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7):1636-1637.

[6] 黄金莲, 谭巧, 周永生, 等.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24):7109-7110.

[7] 马月利.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6):13-14.

[8] 席静文, 张莹, 董凤娇, 等.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7):26-28.

[9] 孟蕙君, 黄建业.脑卒中患者院外连续护理需求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35):34-36.

[10] 袁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30):81-82.

[11] 杨魏巍, 汪晓媛, 刘忠梅, 等.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1):1957-1959.

[12] 程丽楠, 吕会玲, 崔文香, 等.国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的Meta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5):36-40.

[13] 杨勇, 余时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激光杂志, 2014(6):94-95.

[14] 赵雪萍, 薛小玲, 卢珏, 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8):1664-1666.

[15] 赵雪萍, 薛小玲, 苏翠红, 等.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3):206-2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68

2015-03-13]

523945 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出院依从性杂志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杂志介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