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06李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限制性

李鹤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鹤

目的 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方案的不同,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充分液体复苏方案, 观察组28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手术过程中的补液量和出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上, 观察组的补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优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评价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时,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组织血流灌注, 减少术中出血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限制性输液;充分液体复苏;脓毒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是由于严重脓毒症导致的难以纠正的休克,常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stem, MODS), 甚至发展为多器官衰竭而死亡[1]。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生命支持技术不断提高, 但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仍高达40% 以上。如何提高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水平, 降低继发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已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传统性液体复苏强调快速、大量的输液以维持血压、尿量和纠正代谢异常, 但也有研究发现脓毒症进展过程中传统性液体复苏常导致液体超负荷[2]。本文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5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 根据液体复苏方案的不同, 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x-±s)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即刻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 行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 通过桡动脉置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迅速通过开通静脉通道进行液体复苏,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对照组患者在液体复苏的第1个小时迅速补液1000~1500 ml, 随后根据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压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液体量和滴速的调节, 保持患者平均动脉压>70 mm Hg(1 mm Hg=0.133 kPa), 尿量维持在约1~1.5 ml/(kg·h)。观察组患者在液体复苏第1个小时迅速补液500~1000 ml,随后根据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压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补液,保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波动在50~70 mm Hg, 尿量维持在约0.5~1.0 ml/(kg·h), 可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3,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手术过程中的补液量和出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补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优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评价的比较 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x-±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评价比较[ x-±s, n(%)]

3 讨论

长期以来传统性液体复苏强调快速、大量的输液以维持血压、尿量和纠正代谢异常, 但也有研究发现脓毒症进展过程中传统性液体复苏常导致液体超负荷,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 24个国家198个ICU中1177例脓毒症和1970例非脓毒症患者相比, 每日液体正平衡分别为1.8 L和0.5 L, 每日液体正平衡量增加1 L, 死亡的危险性便增加10%, 而且经过多因素相关性分析证实液体超负荷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5]。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给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大量和快速补液虽然能使血压迅速恢复正常, 但却可加重组织细胞水肿、减少组织氧供, 同时缺血-再灌注损伤还会引起MODS[6,7]。因而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理念, 即通过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 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范围内,直至彻底止血, 既可通过液体复苏适当地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 又不至于过度破坏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 对继发的MODS可能具有保护作用[8]。

本研究表明, 通过采用限制性输液策略对比传统的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能有效复苏, 两种液体复苏策略均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维持重要脏器基本血供的基础上, 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 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这可能与限制性输液时液体正平衡程度较轻、组织间隙液较少、组织水肿程度低有关。

综上所述,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组织血流灌注, 减少术中出血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杨艳超, 韦洪艳, 蒋晨霞, 等.限制性输液在感染中毒性休克麻醉中应用的疗效评价.河北医药, 2012(11):1649-1650.

[2] 赵昕, 徐凯智, 张咏晖.限制性输液与充分液体复苏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2): 411-413.

[3] Moller AM, Pedersen T, Svendsen PE, et al.Perioperative risk factors in elective pneumonectomy: the impact of excess fluid balance.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2002, 19(1):57-62.

[4] Alsous F, Khamiees M, DeGirolamo A, et al.Negative fluid balance predict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a retrospective pilot study.Chest, 2000, 117(6):1749-1754.

[5] 刘艳萍, 李红军, 吴亚辉.限制性输液在中毒性休克患者手术中应用的疗效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19):4856-4858.

[6] Holte K, Sharrock NE, Kehlet H.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perioperative fluid excess.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3, 90(3):395-396.

[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7, 22(16):21-22.

[8] 张忠涛, 孙益红.外科液体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6):452-4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66

2015-03-25]

518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脓毒性休克限制性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蛋白C活性联合D-二聚体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
定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