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的疗效观察

2015-05-06林彩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肌力

林彩红

护理干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的疗效观察

林彩红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疗法及疗效。方法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3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例, 对照组在手术后为患者提供康复锻炼的相关宣教资料,按照相关情况予以活动, 21 d后开始一般性的功能练习。观察组在手术前为患者予以关节镜技简介, 术后进行康复指导及系统训练。随访时对膝关节疼痛、肌力、关节活动度(ROM)、步行功能进行康复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的疼痛、肌力、ROM、步行功能等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恢复期短、疗效期并发症少等优点, 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采用系统完整的康复训练方案,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能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明显缩短了康复周期, 且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膝关节半月板;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复杂的负重关节,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病和多发病, 多由外伤引起,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应用关节镜下进行损伤的临床治疗, 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再粘连几率低、恢复快等特点[1]。积极手术治疗和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临床治疗的关键。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得到明显改善,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为尽早功能锻炼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行膝关节镜术后, 通过系统完整的康复训练,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罗定市人民医院骨科随机选择3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 其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15~57岁;体重52~75 kg。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例,均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麻醉成功后按髌上囊→内侧间隙→髁间切迹→髌股关节→外侧间隙的顺序进行常规关节镜检测进一步明确关节内病变情况,然后根据半月板损伤程度, 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包括半月板破裂缝合术、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和半月板全切除术。

1.2.1 对照组在手术后为患者提供康复锻炼的相关宣教资料, 按照相关情况予以活动, 21 d后开始一般性的功能练习。观察组在手术前为患者予以关节镜技简介, 其中内容有关节镜的基本构架、使用广度、手术环节等, 讲解手术原理、方法和术后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关节镜手术时拍摄的影像资料, 在心理上疏导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情况, 同时为患者讲解手术后的一些常见反应及感觉, 要从根本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感, 让患者可以主动的配合手术以及治疗。

1.2.2 拟定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第1天始由责任护士实施康复训练方案, 发放健康宣教小册子, 分四个层次实施。①康复训练是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深化组织速率。首先要佩带支具、活动髌骨、踝泵运动、肌力训练等。②康复训练是确保修复位置关节活动度不受影响的训练。要予以支具设定, 支具活动范围设定为伸/屈0~30°, 疼痛耐受极限内提高屈曲角度至超过120°;髌骨运动, 尽量超出正常范围, 予以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肌力练习;深化股四头股内收肌以及肌肉绳加强练习[2]。③康复目标是获得健全的关节活动度,完善肌力练习;支具活动范围设定为伸/屈不得超过135°, 14 d后去支具;深化座位屈伸膝关节练习, 患者能够在没有痛感的情况下进行大幅度关节活运动, 慢慢加入弹力带抗阻练习, 30 min/次, 2次/d;微蹲练习;游泳练习;体感觉练习。④康复目的是为了让患者的肌力以及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至正常水平。弹力带抗阻练习;负荷高腿抬高;游泳练习;慢跑练习。

1.2.3 具体康复训练 干预麻醉消退后, 开始活动患肢足趾及踝关节, 如疼痛不明显, 开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膝关节被动锻炼可在术后立即开始, 主要通过CPM机进行, 以缓解损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 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活动,消除关节活动角度, 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 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自身修复, 最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方法:术后处于麻醉状态下的患肢即可在CPM机上开始锻炼, 2次/d, 1 h/次, 角度从30°开始, 每日增加10°,直至120~130°为止, 速度也逐渐增加, 以患者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度。在创口愈合、主动活动膝关节无疼痛时即可停止。通过CPM锻炼, 可缓解关节损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 从而消除关节粘连, 改善关节活动的角度, 缩短住院时间。

1.3 评估标准 评定ROM, 使用M.R.C肌力分级对患者肌力进行评定;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使用Lysholm和Gilquist膝关节评分;使用计时起立行走(Time up and go test)测试患者的步行功能, 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以上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OM、疼痛、膝关节功能、步行功能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x-±s)

3 小结

半月板损伤后关节活动能力降低, 是关节功能受损的核心标志, 所以是损伤后康复的重点检测指标[3]。膝关节受损,在组织学的纤维化发生初期, 若没有得到活动, 在4 h后就发生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 损伤的关节固定14 d就会造成结缔组织纤维融合, 这样会导致患者的关节失去功能, 所以初期功能锻炼十分重要。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渐成熟, 对病变位置予以有指向性的切割、治疗, 进而防止了对附近正常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在降低创伤的时候, 也最大化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为第一时间予以功能锻炼给出了理论依据。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步行能力及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采用系统、完整的康复训练,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能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明显缩短了康复周期, 减少了住院时间, 且安全有效, 使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陈凯, 车红英.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6):537.

[2] 周伟清.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全科护理, 2010, 8(6):1640-1641.

[3] 秦国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92例疗效观察.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2):191-1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64

2015-03-05]

527200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