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卡尼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05-06常淑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左卡尼心功能有效率

常淑平

左卡尼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

常淑平

目的 探究采用左卡尼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6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 对照组采用抗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丁治疗, 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1.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卡尼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 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心功能, 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 治疗效果良好,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卡尼丁;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以及休克时, 患者血压明显降低, 可引起心肌缺血, 这是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基本病理因素, 也是诱发因素[1], 严重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护理措施, 本院选取6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 经临床辅助检查均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 患者年龄≥6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 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60~88岁, 平均年龄(73.5±5.8)岁, 心功能分级:Ⅲ级20例, Ⅳ级12例;观察组中男19例, 女13例, 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3.1±5.3)岁, 心功能分级:Ⅲ级21例, Ⅳ级11例;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对治疗药物过敏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尿剂、硝酸酯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丁治疗:给予患者3 g左卡尼丁+2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周。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包括:①患者卧床休息;②健康饮食指导, 限制患者水分和钠盐摄入,少食多餐并禁烟酒;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注意异常情况;④常规给氧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①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舒适;②加强患者皮肤护理, 避免褥疮;③体位护理, 根据实际病情调整患者躺卧体位;④对患者各项临床体征实施动态监测;⑤心理护理,形成良好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问卷法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调查内容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个调查项目, 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心功能改善级别为2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 心功能改善级别为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恶化, 心功能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 患者发病主要原因为:①急性心肌梗死, 当患者梗死范围占整个左室心肌的20%左右, 易引发心力衰竭;②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各类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动过速和快速心房扑动等均可诱发和加剧心力衰竭;③各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如糖尿病、肺栓塞和高血压等均可成为发生心力衰竭的原因。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以缓解患者胸闷、憋气等症状, 改善患者心功能为根本治疗目的, 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 当前环境下医疗机构中应用最广的抗冠心病心力衰竭药物为左卡尼丁;左卡尼丁也称为左卡尼汀、左旋肉毒碱, 属于一种维生素类生理活性物质[3], 其主要药效在于促进患者体内脂类代谢, 能够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 足够量的左卡尼丁可以使心脏重新转回以脂肪酸氧化为主, 使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得以恢复, 同时减少游离脂肪酸、长链脂酰CoA等有害物质在心肌细胞内堆积,从而达到预防和减轻心肌损伤的目的, 用于治疗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疗效良好。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时, 适当的病房护理措施能够对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对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护理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①病房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整洁卫生, 时常通风, 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并做好患者保暖工作, 预防受凉感冒;时常为患者整理床褥, 保持病床干净整齐;②加强患者皮肤护理, 进行护理工作时需动作轻柔, 避免皮肤摩擦受伤;定时为患者翻身, 避免压疮和褥疮;③体位护理, 根据实际病情和医师嘱咐调整患者体位, 若患者呼吸困难, 取半卧位, 低流量吸氧;④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各项心功能指标, 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做应急处理;⑤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仔细倾听患者需求并尽力实现, 态度温和, 为患者营造家的感觉。本院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左卡尼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 并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心功能,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1] 徐晶鸿, 王寅, 刘贞伶.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30):38-39.

[2] 袁长玲.益气复脉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15):1774.

[3] 李天荣, 陆洁.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1):214-2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44

2015-02-06]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左卡尼心功能有效率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活血化瘀中成药增强左卡尼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某院住院患者左卡尼汀注射液使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
很有效率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