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06韩旭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空腹胰岛素血糖

韩旭睿

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韩旭睿

目的 对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50例。B组患者应用诺和龙治疗, A组患者在B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治疗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 能够获得确切疗效, 并降低不良反应率。

诺和龙;二甲双胍;初诊2型糖尿病;安全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年龄的不断延长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2型糖尿病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会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诺和龙为一种餐时血糖调节剂, 能够有效纠正餐时和餐后异常出现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促进胰岛素分泌, 并降低餐后血糖[1]。作者对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接受治疗的、且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50例, 其中男62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47.3±5.2)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5.0±3.0)kg/m2, 平均病程(3.6±2.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给予运动治疗、饮食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管理等;在此治疗基础上, B组患者应用诺和龙(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37;1.0 mg)治疗, 初始服用剂量1 mg, 3次/d, 均在用餐前约15 min服用;A组患者应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17;0.5 g)治疗, 初始服用剂量为0.25 g, 3次/d, 在进餐时同时服用或者饭前30 min服用;根据患者血糖水平, 适时调整用药剂量;患者血糖处于稳定状态后,继续给予低剂量维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 h PG、FBG、HbAlc、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指标进行测量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前, 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2 h PG、FBG、HbAlc、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患者的2 h PG、FBG、HbAlc、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x-±s)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发生5例胃肠道反应(包括3例恶心、呕吐, 2例腹泻), 2例低血糖,不良反应率为14.0%;B组患者发生10例低血糖, 5例恶心、呕吐, 4例腹泻, 不良反应率为38.0%,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为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 其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已逐渐发展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主要由正常糖调节逐渐发展为糖调节异常, 最终发展为糖尿病[2]。为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 要以严格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率为主要原则。临床研究表明[3],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改善、控制, 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大量研究表明[4], 餐后高血糖受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以往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应用磺脲类药物, 其会给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刺激,但部分患者应用该药物治疗1年以上后, 药物疗效逐渐减退。本组研究中, B组患者应用诺和龙治疗, A组患者应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结果表明, A组患者的2 h PG、FBG、HbAlc、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诺和龙属于氨甲酰甲基苯甲酸衍生物, 其能够发挥出磺脲类降糖药物具备的阻断ATP介导钾离子通道、增多胰腺β细胞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等作用;另外, 还能够在不经β细胞钾通道的方式下给胰岛素的释放产生刺激, 且不会抑制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其具有代谢迅速、吸收迅速的优点, 能够有效使血药浓度达到所需状态;此外, 其应用灵活方便, 在进餐时服药, 能够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大大降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并减慢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二甲双胍能够给肝糖原异生产生抑制, 减少肝糖的输出;另外, 能够提高周围组织给胰岛素带来的敏感性, 提高胰岛素介导葡萄糖利用度;此外, 能够提高非胰岛素依赖组织的利用力度, 给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储存产生抑制, 大大降低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水平;最后给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产生抑制。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出较好的降糖作用[5]。

综上所述, 应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能够获得确切疗效, 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雷国大.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广东医学, 2006, 27(9):1388.

[2] 王彦平.诺和龙和二甲双胍联合降糖治疗的初步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17):143.

[3] 康志君.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107例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1):38.

[4] 魏晓波.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62例初诊2型糖尿病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0):171.

[5] 王琴.诺和龙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西部医学, 2006, 18(4):42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90

2015-02-06]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卫生院

猜你喜欢

空腹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