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探讨

2015-05-06黄绍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四肢负压创面

黄绍雄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探讨

黄绍雄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作为试验组, 随机抽取47例同时期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试验组优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差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秩和检验显示,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68, P<0.05)。试验组发生皮肤瘙痒、骨与肌腱外露变性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 P=0.031)。结论 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炎症, 减少并发症, 值得应用。

负压引流装置;复杂创面;临床效果;并发症

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时, 骨折、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以及骨外露等情况同时存在, 治疗起来较为棘手, 而一旦发生感染,治疗起来难度更大。同时, 疼痛广泛存在于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 创口剧烈疼痛可以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 使组织分解代谢加速, 影响切口愈合, 使血压急剧升高, 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1]。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是一种治疗复杂创面的新方法新技术, 全方位持续负压封闭引流, 刺激肉芽及软组织生长, 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 缩短创而愈合时间, 促进创面愈合[2]。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本科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12月, 在本科经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47例作为试验组, 其中男31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52.3±6.7)岁。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0.5 h~5 d, 平均时间(20.5±7.5)h。同时,随机抽取47例常规治疗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类型、创面面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清创, 抗炎处理。对照组在基础上给予常规换药, 采用无菌纱布和凡士林油砂包扎, 创面新鲜时进行植皮术, 然后封闭创面。试验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 具体为:①清创, 清除异物;然后固定骨折端, 病尽快修复损伤的血管、肌腱和神经等;②根据创面的长度、面积等修剪泡沫材料, 并贴于创面, 然后将创面周围与泡沫材料边缘缝合。根据海绵情况选用引流管并侧剪孔。③连接引流及负压源, 使负压作用于创面, 负压值选择50~350 mm Hg(1 mm Hg=0.133 kPa), 大小根据创面深浅、创面渗出多少、薄膜敷料与创面是否密封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5~10 d后去除。④及时对创面进行清洗, 同时剪除坏死组织, 直至新鲜血渗出, 以刺激肉芽生长, 直至创面愈合再行修复创面[3]。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状况。治疗效果按照植皮效果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 优为植皮后全部存活, 未见炎症反应;良为基本存活, 渗出物少, 未见炎症反应;可为植皮部分存活, 渗出物多,并出现炎症反应;差为植皮基本坏死, 渗出物多, 或出现严重炎症反应。患者并发症包括皮肤瘙痒、骨与肌腱外露变性坏死和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从治疗效果来看, 试验组优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而差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秩和检验显示, 两组总体治疗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68, P<0.05)。

2.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状况 试验组发生皮肤瘙痒、骨与肌腱外露变性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 P=0.031)。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表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状况[n(%)]

3 讨论

严重的四肢创伤往往伴有大面积的软组织损伤, 因其创面大, 坏死组织多, 治疗难度大, 并且容易激发感染, 如果治疗不当, 严重的可能需要截肢[4,5]。因此, 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治疗效果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创伤不可避免的会给患者造成疼痛, 疼痛作为一种人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 能够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而创伤后创面问题必需解决, 因为复杂创面的处理效果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恢复状况, 关系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6]。常规的方法为首先进行长时间的创面清理, 在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时需要重复多次的换药, 等炎症反应明显缓解后再进行修复创面。多次反复的换药, 会加大患者的疼痛,且具有较高的感染率。而研究显示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 能够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 避免感染, 具有较好的效果[4]。该方法的基本机制为通过负压对创面的吸引, 对全创面进行充分引流。并且引流管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不易产生堵塞。同时引流时避免了与外界的接触, 保持了创面的清洁, 减少了感染的几率。此外,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 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等优点[7]。

本研究显示, 试验组优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而差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U=2.68, P<0.05)。同时, 试验组皮肤瘙痒、骨与肌腱外露变性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本院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综上所述, 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治疗中, 能够防止细菌的入侵, 防止创面污染, 促进细胞增殖, 局部微循环, 提高治疗效果, 并且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苏富才, 李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4):98-99.

[2] 邹泽良, 吴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体会.当代医学, 2012, 18(1):94-95.

[3] 谭文惠, 何东红, 周丽华, 等.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严重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33):4074-4076.

[4] 蒋龙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6):101-102.

[5] 徐景刚.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6):531-532.

[6] 钟孝政.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2):306-308.

[7] 刘丹, 陈子华.负压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医学检验, 2012, 10(2):152-1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70

2015-04-20]

513200 连山县人民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四肢负压创面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四)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