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2015-05-06张雄辉古锡钦黄素芳张任权钟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动态血压冠心病

张雄辉 古锡钦 黄素芳 张任权 钟丽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张雄辉 古锡钦 黄素芳 张任权 钟丽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 128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偶测血压监测, 观察组患者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及用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天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夜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指导用药后并发症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血压监测, 通过客观的监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规律和波动情况, 有利于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 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些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合并冠心病,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1]。因此, 有效的控制血压变化、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 临床治疗高血压多数依据偶测血压值用药[2], 但偶测血压值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患者全天的血压变化, 临床指导用药效果不佳,故本次研究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24 h动态血压监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28例, 其中男68例, 女60例, 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47.8±8.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4例, 对照组中男34例, 女30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47.8±6.6)岁;观察组中男34例, 女30例, 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46.8±6.8)岁。入选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压监测等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排除患者脑卒中、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肾功能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史;排除患者药物过敏史及精神疾病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x-±s, n(%)]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偶测血压监测, 患者取坐位, 测量左上肢3次, 取平均值作为血压值;观察组患者实施24 h动态血压监测, 嘱咐患者前一周停止服用降压药, 取患者左上臂处固定袖带, 其下缘距离肘窝约2 cm, 其松紧度以容纳两指为宜, 1次/d, 白天30 min/次, 夜晚60 min/次, 记录时间>22 h。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选自美国生产的AMR4型无创便携式, 同时监测患者的日常活动情况, 剧烈运动除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临床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监测方式比较 观察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4 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白天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夜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监测方式的比较( x-±s, mm Hg)

表3 观察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情况的比较( x-±s, mm Hg)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指导用药后并发症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用药后并发症的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血压的水平随着年龄逐渐升高, 其中以收缩压较为明显, 但50岁以后的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 脉压也随之加大。近些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及心、脑、肾等靶器官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 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5,6]。目前认为, 由于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的不同, 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 即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度不同, 其适宜的血压水平也有所不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判断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 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调查显示, 我国70岁以上人群患高血压的几率约为50%, 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至少占20%,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因此, 如何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于适当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8]。多年来, 临床上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是诊断和观察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手段,但这种随测血压值不能有效、可靠的反应出患者血压波动与活动的真实情况, 故24 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血压防治工作中[9]。本次研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h动态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日夜节律变化及血压负荷等均与高血压病情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 动态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 即凌晨2:00~3:00血压值最低, 清晨开始活动后血压迅速上升, 在上午6:00~10:00、下午16:00~20:00各有一个高峰期, 继而缓慢下降。若患者血压监测水平持续较高, 日夜节律减少或消失,血压变异性较大, 血压负荷增高等均提示高血压并发症的存在, 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能增高, 且24 h平均血压增高, 变异性越大导致的并发症越严重。因此,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作为临床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的依据。有研究显示, 平均动态血压水平<120/80 mm Hg患者很少出现并发症, 而>160/100 mm Hg患者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临床指导患者用药依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 根据监测的高峰、低谷时间, 选择药物作用时间与血压升高相适应的时间,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有利于治疗的效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常发生于清晨血压升高的高峰期, 故降压治疗不仅应降低患者已升高的血压, 还应恢复紊乱的昼夜节律,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 不同类型的药物对24 h内不同时段的血压影响不同, 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夜间收缩压下降减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使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均明显, 而钙离子拮抗剂或利尿剂对昼夜节律影响不大。因此, 对夜间血压下降明显的患者, 可在清晨使用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或不影响夜间血压的药物。同时, 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 还可观察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确定能否有效的控制住患者24 h血压水平, 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减少不良反应, 防止过度降压, 避免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栓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现象。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白天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夜间, 观察组患者临床指导用药后并发症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客观的监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规律和波动情况, 有利于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 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淑霞.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广东医学, 2012, 33(20):161-163.

[2] 苗保霞, 刘同宝.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山东医药, 2013, 53(36):70-72.

[3] 田颖, 邱海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监测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21):2682-2684.

[4] 邹玲, 宋耀锋, 依仁科.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9):28-29.

[5] 雷莉.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1):45-46.

[6] 陈晓婕, 黄颖, 唐文红, 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内科, 2013, 8(3):274-275.

[7] 张彪, 郑亚西.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研究.中国实用医刊, 2015(4):62-64.

[8] 刘润梅, 夏云峰, 翟红霞, 等.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3(2):206-208.

[9] 刘雪梅, 黄丽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5, 9(1):75-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57

2015-04-15]

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B155)

514400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动态血压冠心病
国内动态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动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