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5-05-06李新华刘德谦罗伟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螺钉高龄股骨

李新华 刘德谦 罗伟彬

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李新华 刘德谦 罗伟彬

目的 研究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锁定钢板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行PFNA术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且髋关节恢复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6.3%,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高, 多发于老年人, 在髋关节类骨折中约占60%~70%, 且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 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1]。由于股骨粗隆部位血运丰富, 传统方法治疗骨折极少不愈合, 但易导致髋内翻, 卧床时间长, 并发症多。随着内固定物及治疗方法的改进, 手术治疗成了更有效的方法。为探讨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本院针对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2例), 对照组中, 男16例, 女22例, 年龄65~85岁, 平均年龄(73.0±5.1)岁, 按改良Evans分型:Ⅲ型15例,Ⅳ型13例, Ⅴ型10例;研究组中, 男18例, 女24例, 年龄67~88岁, 平均年龄(74.2±3.7)岁, 按改良Evans分型:Ⅲ型17例, Ⅳ型15例, Ⅴ型1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19例,心脑血管病21例, 糖尿病16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8例,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锁定钢板术:采用腰麻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臀垫高20~30°, 患者仰卧位于牵引床上, 先患肢牵引, 手法复位, 从股骨的大转子处向远端作8~10 cm切口,使股骨的大转子上方外侧面得以暴露, 选择合适锁定钢板,使钢板紧贴在股骨干的外侧, 用复位钳或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 采用C臂机透视复位情况满意后, 用合适长度固定髋锁定螺钉对股骨颈内进行呈三角形状的固定, 其中一枚螺钉直达股骨头软骨面下5~10 mm, 另两枚直达股骨颈内侧皮质。

然后用皮质骨锁定螺钉对股骨远端固定。最后常规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研究组行PFNA术:采用腰麻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臀垫高20~30°, 患者仰卧位于牵引床上, 先患肢牵引, X线C臂机下闭合复位(若复位困难, 术中再撬拨复位), 再内收患肢以利于手术操作。取股骨大转子顶点上方4~5 cm向近端作长约4~6 cm纵行切口, 臀中肌止点处部位进行钝性分离, 接触大转子并定点之后再穿入导针, 采用C臂机透视进入髓内中心位置良好, 沿导针进行扩髓, 并使PFNA主钉插入, 主钉安放插入深度以拉力螺钉的凹槽中点延长线位于股骨颈中轴线偏下为标准, 在侧向瞄准杆的辅助下, 插入导针, 深度至股骨头关节面的下方5~10 mm处, 顺导针方向,向股骨颈内钻入螺旋刀片, 螺旋刀片的锁定段改为击打置入,最后置入PFNA主钉远侧的锁定钉以固定股骨, 安装尾帽,常规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疗效判断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参照Harris关于髋关节的功能评判标准对髋关节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共100分, 优是>90分, 良是80~89分, 一般是70~79分, 差是<70分[2]。总有效率=(优+良+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6.3%,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x-±s, n)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目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龄患者由于年老体弱, 极易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肺疾病、糖尿病等, 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 严重干扰治疗效果[3]。为探讨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本院针对收治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由此可知行PFNA术治疗的疗效显著, 且优于锁定钢板术。分析原因为:锁定钢板主要是通过将螺纹钉分别置入股骨颈与股骨干,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固定, 且螺钉和钢板之间的固定, 可有效阻止螺钉拔出, 提高稳定性, 促进髋关节康复[4]。但手术过程中, 需暴露骨折端, 可破坏骨折端血运, 固定时需植入钢板螺钉, 造成手术时间长, 出血量增多;同时, 高龄患者极易合并其他内科疾病, 严重影响内环境, 导致术后负重时间延长[5]。PFNA使用的螺旋刀片具自动锁定特点, 可牢固地固定股骨头和股骨颈, 且打入螺旋刀片的同时压缩骨质使骨质夯实, 防止股骨头旋转, 防止内侧支撑缺失后骨吸收导致塌陷、内翻畸形以及内置物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 尤其适用于同时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较螺钉类固定系统, 其抗拔出力显著提高[6]。同时, PFNA术仅需切开约4~6 cm切口,无需完全暴露骨折端, 切口小, 有效减少出血量;避免了对骨折端骨膜及软组织进行剥离, 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 利于骨折愈合, 减少骨折愈合时间[7]。此外, PFNA属于髓内固定系统, 主钉设计与髓腔解剖形态达到最佳匹配, 可曲性凹槽设计, 使插入更方便, 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 其力臂短, 弯矩较小, 局部可起到直接加压的作用, 抗疲劳的能力较强[8]。本研究针对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作分析, 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6.3%, 由此可知, 行PFNA术, 可更有效促进髋关节的恢复。分析原因为:临床关于髋关节恢复情况的判定主要对其功能、疼痛、畸形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而行PFNA术治疗, 切口小, 且对骨折端处骨膜及软组织剥离少, 从而可有效减少患者机体疼痛感;同时, 行PFNA术由于其稳定性强, 进而降低再次断裂的风险, 促进骨愈合。

综上所述,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恢复髋关节功能, 减少并发症。

[1] 许关富, 万云华, 徐超平.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1):66-67.

[2] 陈国良.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吉林医学, 2013, 34(29):6089-6090.

[3] 鄢丽, 范小金, 杨春梅, 等.循证护理在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35):64-66.

[4] 廖宏伟, 洪云飞, 杜志军, 等.3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11):44-45.

[5] 朱龙, 闫英杰, 程战伟, 等.PFLP 与 PFNA 微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实用骨科杂志, 2014, 20(10):935-938.

[6] 董明, 叶杏莉, 余策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中国医学工程, 2013, 12(1):311.

[7] 陈占斌, 黄立新, 徐耀增, 等.PCCP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10):890-894.

[8] 程飞, 程筱雯.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分析.安徽医药, 2014, 18(12):2307-23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45

2015-03-31]

523633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人民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螺钉高龄股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