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临床观察

2015-05-06周磊乐爱文王中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根治性盆腔直肠

周磊 乐爱文 王中海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临床观察

周磊 乐爱文 王中海

目的 观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疗效。方法 14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残余尿<100 ml的平均时间、手术后残余尿<50 ml的平均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排便时间, 比较两种术式对患者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膀胱功能、直肠功能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用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疾病, 安全可行, 且术后患者的膀胱功能、直肠功能都可以较快的恢复, 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腹腔镜;系统保留盆腔神经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临床研究表明, 在子宫切除术后, 患者的盆腔神经受损,是导致患者盆腔脏器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 近年来, 针对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采取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越来越受到了重视[1]。本文研究当中, 针对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采取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于本院妇科实施子宫恶性肿瘤疾病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 经过临床术前宫颈组织活检和子宫内膜组织活检确诊, 均符合子宫恶性肿瘤疾病的标准, 且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标准和手术病理分期的标准进行分期, 所有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中, 子宫颈癌均为ⅠA2~ⅡA期;子宫内膜癌均为 Ⅱ期及Ⅱ期以下。将14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0~55岁, 平均年龄(45.87±4.29)岁, 子宫颈癌的患者41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45.35±4.85)岁, 子宫颈癌的患者39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方法[2]:①找到患者子宫深静脉;②在完成患者盆腔淋巴结的清扫后, 将患者的膀胱侧窝、直肠侧窝的宫旁结缔组织分离开来, 找出患者的子宫神经支和膀胱神经支;③采取钝性法分离切断患者的宫骶韧带, 显露并保留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④打通患者的输尿管隧道, 将患者的子宫膀胱韧带前叶切断, 将子宫膀胱韧带后叶分离开来, 保留膀胱支;⑤将患者的阴道穹窿侧壁下腹下丛分支到阴道切除水平进行分离。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残余尿<100 ml的平均时间、手术后残余尿<50 ml的平均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排便时间, 比较两种术式对患者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子宫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 观察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膀胱功能、直肠功能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 x-±s)

3 讨论

盆腔自主神经系统, 主要分布在患者的膀胱、子宫、输尿管、直肠、阴道和相关的腺体当中, 共同组成神经反射,帮助调节患者的性兴奋、排尿、排便等生理功能[3]。

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其主要目的就是保留患者的神经系统[4]。其手术要点包括:①在切除患者子宫骶骨韧带时, 分离外侧的神经。②在切除患者子宫主韧带时, 主韧带下方的神经纤维需完整保留, 故此, 在手术中, 患者的下方盆腔内脏神经、韧带内侧、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需要向患者的盆壁推进。③保留患者外侧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 要做到沿着前上方分离清除髂内静脉中部、游离输尿管隧道、子宫深静脉周围的淋巴结。④保留患者膀胱颈部、进入输尿管内口的神经纤维, 在切除患者膀胱宫颈韧带的深层时, 尽量远离盆壁[5]。在本次研究当中, 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 患者的膀胱功能、直肠功能均显著优于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丛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用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安全可行, 且术后患者的膀胱功能、直肠功能都可以较快的恢复, 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1] 阙瑜妮.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评估.重庆医学, 2010, 39(12):1559-1560, 1563.

[2] 王刚成, 刘林嶓, 韩广森, 等.带蒂大网膜修复子宫颈癌手术后膀胱阴道残端瘘四例临床效果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4):292-294.

[3] 李萌, 侯征, 王颖, 等.早期宫颈癌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微创外杂志, 2014(11):969-972.

[4] 印明柱, 娄阁, 陈秀玮, 等.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与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评价.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1, 25(1):40-45.

[5] 邹红玲, 陈历排, 傅文红, 等.B超及不同方法检测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宫颈大小与生存率的关系.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3):209-2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29

2015-04-10]

518052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根治性盆腔直肠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背下方入路肾蒂处理技术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