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探讨

2015-05-06张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硬化性肾小管肾炎

张铿

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探讨

张铿

目的 探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 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 回顾分析患者的病理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有33.8%的急性肾衰竭, 34.9%的膜性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血尿酸、血肌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肾小管间质损伤与24 h 尿蛋白定量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多种病理类型, 结合病理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可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 但是常见于老年群体[1,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 2010~2015年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 现将研究成果共享, 仅供阅读和借鉴。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2015年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 女163例, 所占比率为44.78%, 年龄最小63岁, 最大85岁, 平均年龄(68.92±4.65)岁, 男201例, 所占比率为55.22%, 年龄最小62岁, 最大84岁, 平均年龄(68.86±4.84)岁。

1.2 方法 回顾分析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进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的病理分型研究 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的病理分型:5例属于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占1.4%。25例属于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占6.7%。25例属于IgA肾病, 占6.7%。87例属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占23.9%。95例属于微小病变型肾病,占26.1%。127例属于膜性肾病, 占34.9%。

2.2 急性肾衰竭与病理分型研究 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中, 急性肾功能衰竭123例, 占33.8%。病理分型:5例属于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占4.1%。6例属于IgA肾病, 占4.9%。24例属于微小病变型肾病, 占19.5%。34例属于膜性肾病, 占27.6%。54例属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占43.9%。

2.3 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小球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研究 3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中, 241例未合并严重感染、栓塞、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状。这些患者的病理分型:19例属于IgA肾病, 25例属于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33例属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71例属于微小病变型肾病, 93例属于膜性肾病。肾小球间质损伤积分≥2分组(甲组)和<2分组(乙组)之间的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有明显的区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和乙组之间的膜性肾病、IgA肾病没有明显的区别,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肾小管间质损伤和临床指标的关系研究 甲组和乙组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24 h 尿蛋白定量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血尿酸、血肌酐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小球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研究 [n(%)]

表2 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小球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 ( x-±s)

2.5 临床指标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血尿酸、血肌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肾小管间质损伤与24 h 尿蛋白定量不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临床指标与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多种病理类型,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存在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4%), 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6.7%), IgA肾病(6.7%),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3.9%), 微小病变型肾病(26.1%), 膜性肾病(34.9%)。这与某些报道相似, 由此可以肯定,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类型首先是膜性肾病, 其次是微小病变型肾病[3,4]。

本次研究结果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64例老年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123例, 占33.8%。与某些报道相似,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注重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血尿酸、血肌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某些报道相似, 由此可以知道, 通过检测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 可以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同时能够反映间质损害程度。肾小管间质损伤与24 h 尿蛋白定量不存在相关性(P>0.05)。以往医学界常认为, 尿蛋白可引起肾脏损伤, 但是本次研究却证明, 尿蛋白不一定会引起肾脏损伤。

综上所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多种病理类型, 结合病理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可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1] 刘光陵, 高远赋, 夏正坤, 等.2551例患儿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 11(30):118-119.[2] 任献国, 刘光陵, 夏正坤, 等.儿童肾病综合征410例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关系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3(14): 385-386.

[3] 王超, 罗月中.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关联性研究.新中医, 2013, 12(23):530-532.

[4] 姚广川, 许钟镐, 刘声茂, 等.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及病理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27(16):1591-15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22

2015-04-14]

528000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肾内科

猜你喜欢

硬化性肾小管肾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维生素E对抗环磷酰胺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