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5-05-06范亚东师喜军

商业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浆果蓝莓黑龙江省

范亚东 ,吴 玲 ,师喜军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小浆果泛指果实较小、多汁的一类果树,主要包括树莓、蓝莓、沙棘、黑加仑、蓝靛果等,被誉为“第三代黄金水果”,占据全世界水果市场的高端。由于小浆果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具有绿色、生态、保健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逐年迅增。

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黑龙江省野生小浆果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众多,而且蕴藏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野生小浆果有9科、12属、25种,野生浆果年总产量在50万吨以上,受运输和条件限制年可采集到20万吨左右。开发这些资源,使其变成经济优势,是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其市场前景无限。

一、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s)

(一)自然环境优势

优良的自然环境是发展小浆果产业的前提。天然的森林、土地、河流、土壤、气候为小浆果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1.森林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境内是中国三大林区之一,分布大面积森林,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北部的小兴安岭,东南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森林面积3亿多亩,森林覆盖率45.7%。可利用草原面积6500万亩,是全国10个拥有大草原的省份之一;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首位。

2.土地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土地辽阔,仅适宜开发浆果栽培的山区山坡地面积达133.4万公顷以上,适宜开发浆果地块33万公顷以上,适合大规模合栽植小浆果。

3.水资源优势。境内水系发达,拥有众多无污染的大小自然河流,加之诸多的湿地、温泉、矿泉,水源充足,适合小浆果的种植。

4.土壤条件优势。暗棕壤是黑龙江省山地主要土壤,PH为4.0-5.2之间,呈酸性,并且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满足小浆果栽培对土壤的特殊要求,适宜高品质的蓝莓等小浆果生长。

5.气候条件优势。大小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两季明显,季节温差大,年有效积温约为1800-2800℃,无霜期全省平均介于100-150天之间。而且早晚温度骤升骤降,最大日温差为29.4℃。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一方面使小浆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温度、阳光的骤变合成了更多的有效成分,生产的果品口味更纯正,营养更丰富;另一方面,病虫害较轻,无药害、污染小,所生产的果品更容易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为大力开发优质、绿色无公害特色浆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野生资源优势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林中、林缘和低温草地上的种类繁多的野生浆果植物,野生小浆果资源十分丰富,故有北纬浆果带之称。

黑龙江省拥有众多具有开发价值的浆果树种,比如蓝莓、树莓、蓝靛果、沙棘、黑穗醋栗、山葡萄、猕猴桃等,是一个丰富的浆果资源基因库,蕴藏量约100万t。优质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为开展小浆果的新品种选育和直接驯化利用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更加稳固的原料供应保证。

(三)产业基础优势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兴安岭、伊春及黑河等野生蓝莓产区就陆续建起了一些蓝莓加工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基础化建设不断推进,繁育栽培方法日益科学,企业规模逐渐壮大,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已初具规模。据调查,黑龙江省现有各类浆果加工企业近160家,年产值30亿元,产品包括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保健品等9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并有获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30余项,加工厂家数量、规模、产值、产品种类都位于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小浆果重要生产加工基地。

(四)劳动力资源优势

小浆果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采收及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费工又费时。特别是采摘时浆果容易碎伤,机械化采收困难,需要人工采收。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在劳动力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可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五)技术经验优势

黑龙江省从事小浆果科研人员众多,科研实力雄厚。一方面有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等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另一方面许多小浆果生产企业也专门设立研发中心,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培育、珍稀野生浆果资源扩繁、浆果加工等研究工作,集科研、生产、推广为一体,为黑龙江小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小兴安岭、黑河、尚志、孙吴等地积极引种引智开发高纬寒地小浆果资源,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的蓝莓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高寒地区蓝靛果耐寒品种研究基地、全国最大的花楸苗木繁育和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大果沙棘种苗繁育和栽植基地。以上这些都为黑龙江省引进和发展小浆果种植业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借鉴,有利于我省消化吸收再创新,少走弯路,以最短的时间找出最适合我省推广种植的模式。

(六)区位交通优势

黑龙江省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交通发达,已形成国内外水、陆、空立体交通网,为小浆果原料、产品的外销和小浆果企业的生产运输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劣势分析(W)

(一)科技支撑不强

科技支撑是推动小浆果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长久以来,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人力等资源要素的投入,现代农业技术在产业发展的应用还远远不够。

目前黑龙江省小浆果产品还是主要以速冻果和浓缩汁等原料型为主,与全球已进入市场的数百种系列产品相比差距很大。在韩国,以黑莓产业为代表,已成长为年营业额达3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作为食品原料之一,黑莓广泛运用到面食、饮料、果酱、冰淇淋、糖果、海苔、泡菜、保健食品各个领域,不仅如此,韩国还开发出系列化妆品,如韩国品牌Thefaceshop和爱茉莉的BB霜、护手霜、防晒霜、洗面奶等。

(二)资金支持不够

首先,小浆果种植投资周期长、生产链条长、生产社会组织程度低,加之受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制约因素多,投资环境相对恶劣,远离金融视线。

其次,资金不足是影响小浆果加工企业发展的难点和重要因素。小浆果加工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当浆果收获季节过后,企业必须囤积一定数量的小浆果以备加工。收购这些小浆果的数量一般较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资金支持不足限制了企业规模旳扩展、企业技术的创新、新产品的开发等。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取得了积极地成效,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企业规模看,省内大多数浆果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为数不多,普遍存在起步晚、起点低,技术、资金实力基础差等问题。

二是从产品加工深度看,资源粗加工型企业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企业少;传统低效益的产品多,现代高效的产品少;地产地销产品多,辐射全国和出口的产品少。

三是从产业链看,小浆果的生产、加工、冷藏、运输和包装等产业链不配套,制约了小浆果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营销手段落后

黑龙江省大多数小浆果企业缺乏完善的营销策略,加之品牌缺乏个性化和文化价值,没有强有力的卖点支撑,从而在营销过程中无差异化、档次不高,产品市场影响力小,购买率低,企业难以达到预期的收益。

其次,营销渠道和网络不健全。在产品流通方面目前黑龙江省小浆果的终端渠道主要是超市,但绝大部分超市没有建立小浆果专柜,小浆果食品多散见于普通食品中。这不仅耗费了消费者选购小浆果食品的时间,也不利于小浆果品牌的集中推广。

三、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机遇分析(O)

(一)各地政府高度重视

一是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黑龙江要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牵动,以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为牵动,以实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为牵动,集中精力把小浆果加工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小浆果产业发展。省领导多次对黑龙江省的小浆果产业发展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多项要求,相继制定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小浆果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省发改委制定了《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对黑龙江省蓝莓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为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各地市纷纷响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大兴安岭地区先后编制了《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北极野生蓝莓管护经营建设项目》以及《大兴安岭蓝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黑河市出台了黑河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黑河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着力推广该区蓝莓标准化种植,以促进蓝莓产业健康发展。

这些政策为小浆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对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二)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小浆果不仅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极大,且售价昂贵,产品供不应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正处在一个从以数量需求为主向注重质量转变的发展阶段,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小浆果的需求快速增长,为小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开发潜力巨大。

四、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挑战分析(T)

(一)先发优势逐渐削弱

小浆果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众多农业大省、食品生产重点省的共识,推进措施和扶持力度逐渐加大。目前,山东、吉林、辽宁和江苏等省小浆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个别指标已超过我省。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我省小浆果产业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二)市场门槛越来越高

中国小浆果产品还面向国际市场出口销售,但是国际标准在环境质量、生产技术、食品储藏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标准,中国企业大多是自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产品质量方面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以树莓为例,美、德都有由农业部颁布的标准,非常重视其食品的安全性,而国内树莓行业加工产品质量标准还是空白,这就影响了欧美市场的出口。因此,如何打造质量过硬、信誉过硬的产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SWOT分析矩阵表

五、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环境分析,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并存。但从总体进行宏观分析,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按照SWOT理论分析,应该实施一种“增长型战略”,充分利用黑龙江小浆果产业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改变内部条件和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提升小浆果的产业升级。与此同时,发挥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现有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克服劣势,培养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1]孙兰英,张晓光,宋德禄.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现状、优势与产业化开发对策[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17(3):83-85

[2]刘海军.黑龙江省寒地特色浆果的开发及优势浅析[J].北方园艺,2004(5):8-9

[3]李亚东.我国小浆果生产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1-9

[4]李丽敏,郝庆生,李亚东.中国蓝莓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546-8548

猜你喜欢

浆果蓝莓黑龙江省
德国:2021年浆果产量增长27%
设施浆果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苏格兰:种植者呼吁推广本地蓝莓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浆果王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