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导思维,探究贯穿过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5-05-05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徐磊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直线公式距离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徐磊

问题引导思维,探究贯穿过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徐磊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必修2第3章“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2课时的内容,是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由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升华过程,是两点间距离的深入研究,也是直线方程和坐标法的一节应用课,同时又为后续学习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平面多边形的面积、推导抛物线的方程等做准备,承前启后.

该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向量,以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借助已有知识,采用类比、化归的思想方法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类比、化归的思想方法,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参与探究过程.本节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推导公式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类比、化归思想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求异推导中感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例1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B(2,-1),C(4,2),D(2,3),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

追问:如何求此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按课改理念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去“做数学”.学生通过判定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后,为了求面积,则需求高,而高如何求解,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由此激发了学习本节课的内驱力.

活动二:呈现题组,探究铺垫

例2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点(4,5)到直线x=2和y=-2的距离.

追问1:将直线一般化,如何解决?

(2)求点(x0,y0)到直线Ax+C=0的距离.

(3)求点(x0,y0)到直线By+C=0的距离.

追问2:将直线更一般化,如何求解?

(4)求点M(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殊到一般,问题(1)~(3)通过由具体数值的计算到抽象字母的运算,降低了门槛,逐步提高研究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入手,树立攻坚克难的自信心.对于追问2的处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小组交流,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各自解法,相互补充完善,最后推选出小组内最优解法代表小组进行展示交流,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具体解法.

活动三:不同视角,精彩探究

例3求点M(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

视角一: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生1:如图1,过点P作PQ⊥l,求出垂线的方程,垂足Q的坐标(x,y),然后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

师:你会选择这种方法吗?你能准确地求出正确答案吗?

生2: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但主要是字母运算,运算量大,我觉得慢慢求解应该能算出来.

学生开始运算,几分钟后,学生2展示其解题过程.

图1

师:这种方法运算量较大,但是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运算能力.但我们还要有不断优化的意识,上面的过程可以优化吗?

教师提示从整体入手,学生陷入了思考.几分钟后,部分学生豁然开朗.

生3:把方程Ax+By+C=0改为A(x-x0)+B(y-y0)= -(Ax0+By0+C),与方程B(x-x0)-A(y-y0)=0联立,解得

师:很好!说明大家都爱动脑筋!

视角二:构造直角三角形.

借助推导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等面积或三角形相似推导.

师:此法在算法上虽优于视角一,但计算量仍较大,引导学生能否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学生分析出直线l的倾斜角已知,则∠PMQ已知.

视角三:直线的法向量.

由法向量的知识可知,直线PQ是直线l的法线,其方向向量为n=(A,B),类比空间向量中点到面的距离的求法可解决.

视角四:函数的最值——借助柯西不等式.

师:设点D(x,y)是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则PD2=(xx0)2+(y-y0)2,从函数的角度思考,即求它的最小值.如何求解?

生7:利用Ax+By+C=0代人消元,把二元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最小值可求.

也有学生根据前面的整体思想,由A(x-x0)+B(y-y0)整体代入,使得运算得到了简化.

生8:由柯西不等式知(A2+B2)((x-x0)2+(y-y0)2)≥(A(x-x0)+B(y-y0))2=(Ax0+By0+C)2,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即B(x-x0)-A(y-y0)=0.故不等式显然可取等号,下略.

设计意图:在推导公式中,事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不加任何限制,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时空,使学习主动自主地构建认知结构,在小组间的充分交流中得到相互启发,不断完善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领悟在求异推导公式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乐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活动中是组织者、帮助者、调控者,并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参与课堂的热情.

活动四:实践运用,深化认识

例4求下列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计意图:本题组主要是熟练公式的运用,有的是直线特殊,用公式的特例处理,如第(1)小题;有的是直接应用公式,如第(2)小题;有的是要求学生注意公式的特点和准确使用公式,如第(3)、(4)小题.此题组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公式,同时在应用公式时需注意把直线方程化成一般式.

例5(1)已知点A(2,1)到直线l:y=kx+2的距离为2,求k的值.

(3)已知点P(x,y)在直线l:2x+3y-6=0上,O为坐标原点,求|OP|最小时点P的坐标.

(4)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的距离为1,且与点B(3,1)的距离为2的直线有多少条?

(5)求两平行线l1:x-2y+1=0与l2:x-2y-1=0的距离.

设计意图:本题组习题体现的是公式的逆用、变形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公式,另一方面检测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能力.尤其第(5)小题,为推导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做好铺垫.

活动五: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了吗?它的结构特征是什么?使用这个公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公式用了哪些方法证明?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洁?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学习内容,通过分析公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帮助学生准确、快速记忆公式,通过明确公式的使用条件(直线方程应化成一般式),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通过公式的求异推导,提醒学生在复杂的运算中,要注意设计和选择算法,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教学反思

1.问题引领课堂,加强学生自主探究

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学习,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获得了什么,除了知识的获取外,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手段之一,高明的教师往往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问.本节课,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探究出从不同视角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价值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的解决既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也不能“遥不可及”,而是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愤、悱”状态,能够“跳一跳,够得着”,体会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2.数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事先准备的内容,注重了知识的传输,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关注不够,因而教学效率不高,学习的效果也不好.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关注学生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前,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条件,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的“心向”;课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的反应、情绪等,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后,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包括作业、学生问题等.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学生全程关注,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才会是高质量的教学.

猜你喜欢

直线公式距离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算距离
画直线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画直线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你喜欢直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