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歌剧院里忆苦思甜!

2015-05-05卜之

歌剧 2014年6期
关键词:威尔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卜之

《阿蒂拉》是威尔第的冷门歌剧,一点儿也不奇怪。而同样,当年威尔第为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创作出《阿蒂拉》时,此剧风靡威尼斯以及全意大利也一点儿不奇怪。

当年,威尔第的《纳布科》一炮走红——1846年的意大利,歌剧已经绝非过去宫廷里的娱乐活动。威尼斯早已经普及了歌剧这项娱乐,全意大利都爱欣赏歌剧,歌剧院也是三教九流、贩夫走卒都能进入的场所,因而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公共集会地点。当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爱国热情高涨的时代到来的时候,作曲家、剧作家和剧院经理们便充满激情去迎合大众的心理。很自然,一大批以历史题材影射当前局势的歌剧应运而生,每每能赢得观众的好评。将权力、阴谋、爱情和爱国热情、牺牲、死亡作为歌剧题材,是当时观众的现实需求。威尔第深知他的观众需要什么,也深深知道自己作品的时代价值—而恰恰正是这种价值,也赋予了威尔第的歌剧经典地位,让他的歌剧在后世能拥有被当事人理解的空间。

《纳布科》里,处于被奴役状态的希伯来人唱出的歌让剧场里的意大利人感同身受,随即走红全国,成为爱国的歌曲。不仅仅是《纳布科》,威尔第早期的歌剧如《伦巴底人》、《埃尔纳尼》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借古喻今是文化人的共用手段,《阿蒂拉》在当时也和《纳布科》一样红,只不过1875年后基本没人还记得这部歌剧。通过现场观赏。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剧情的不合理甚至乏味、音乐的乏善可陈、节奏的拖沓冗长、天主教色彩在剧中的呈现……所以今天我们再到剧场里现场聆听《阿蒂拉》,有点儿像是忆苦思甜。

在歌剧创作具有蓬勃生机的年代里,观众们也亲历了剧目的“野蛮生长”。经过几个世纪的去粗取精式的沉淀,今天的歌剧院可以说坐拥丰厚的宝藏。一位出生在1800年的意大利人,假设他15岁开始有规律地进歌剧院看戏,到60岁也才45年,赶不及普契尼那是肯定的了,莫扎特说不定还能听到一些,瓦格纳恐怕也比较难听几部。与此同时,无数二流作曲家和剧本某种程度上谋杀着宝贵的时间,我们不得不感慨今天的人们是多么身在福中。

所幸上海大剧院版《阿蒂拉》的歌手阵容强大。这也恐怕是美声黄金年代人们在歌剧院里聆听作品时难得的享受吧。孙秀苇嗓音凌厉。杨小勇仍然处在鼎盛时期,甚至嗓音的戏剧性更胜数年前。最大的惊喜是韩蓬,周小燕教授和魏松先生的得意弟子,嗓音有着惊人的光泽,高音也近乎完美,但是仍然年轻的他最欠缺的就是经验、风格把握、舞台表演乃至更高的个人修养。而要成长为真正的舞台王者,他必须去欧美主流歌剧院深造,经过脱胎换骨的淬炼,克服九九八十一难,他将非常有希望成为未来世界最顶尖的男高音之一。在条件暂时不具备的时候,我也呼吁国家大剧院能更多地给他机会挑大梁,让他在国内也能更多地与国际一流水平接上轨。如果将主角阿蒂拉的扮演者普雷斯提亚比作为标尺,我们更好地意识到国内一流歌唱家的水平和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作为联合制作,《阿蒂拉》的“短板”更多的在匈牙利合作方。匈牙利人选择威尔第写的古匈奴圣王题材的歌剧来纪念大师诞辰200周年,自然有历史渊源的考虑;不过在去年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的时候,选择威尔第早期这么一部冷门、且饱含浓烈的罗马天主教那奇葩的意识形态(突兀地。罗马教皇进入阿蒂拉梦中,以及教皇突然出现并手无寸铁就吓到了英武的阿蒂拉)的剧作,真的是最佳的选择吗?抛开选题不说,单纯从技术层面,导演乔巴·卡尔的这个制作也远远称不上有才气。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虽然还不到十年,但不客气地说,水准已经将欧美二流歌剧院甩到了十万八千里身后。固然强·卡洛、小莫纳科等导演的制作往往也很难说尽如人意,但无论是舞台呈现,还是对戏剧本身的挖掘,已经走在不断开拓、有所创新的道路上。多媒体设计纯粹是应景,制作团队的名单列表里竟然没有一个灯光设计,只在演职人员中有三个灯光控制,演出糟糕的用光足以说明了匈牙利人在歌剧这个行当里的现状。须知道,国家大剧院早期的一些制作虽然相对粗糙,但也起码从俄罗斯请来了灯光设计(尽管此君仿佛活在了几十年前的舞台),也有如陈薪伊版《波希米亚人》部分场景如有神助的灯光效果。

在上海的演出由著名指挥大师丹尼尔·奥伦执棒,据说效果很好。但是北京的演出由意大利人平托操刀,听上去让人失望。按照上海歌剧院乐团的水准,听众们的耳朵应该值得更好的享受。层次不齐的起音姑且不论,乐队的平衡也飘忽不定,舞台上也貌合神离。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这支数年前我曾多次撰文赞扬的团队,不知是不是人员更迭太频繁,还是不在状态,一部分演员略有走神,声音也发散。

一个剧院、一个歌剧团体,恐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艺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诚然,歌剧是表演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最昂贵的舞台艺术类别,也是最复杂、最考验一座城市综合艺术水平的舞台艺术,但在纽约、伦敦、柏林、维也纳、巴黎这些世界一流城市都拥有第一流歌剧院、哪怕东京现在歌剧制作水平也已经跻身一流的情况下,中国的城市将要交出什么答卷?所幸北京有国家大剧院,坚持原创与诠释经典两条腿走路,已经步入到平稳快速的发展期,如果保持这样的势头,坚持数十年,观众与剧院同步成长,北京将无疑成为世界歌剧版图上新的超新星,期待上海比北京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威尔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2023 年“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开幕
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威廉·莎士比亚情节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骆驼祥子》被国家大剧院搬上歌剧舞台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