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与引导研究
2015-05-05姚国联
【摘 要】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理性爱国,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阐述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理性爱国 教育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12-02
爱国主义,是一个个人或一个集体对于其祖国的一种热爱、尊重、支持的思想。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情怀,同时也会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思想上。坚持爱国主义的人不但会从情感上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也会通过实际行动捍卫祖国尊严、利益,并积极为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培养每个公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形成祖国与人民利益的坚固保障。
一、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是民族灵魂的崇高体现。自古以来,便有万千爱国志士将自己一腔热血投入到对祖国的热爱之中。秋瑾曾写下“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的词赋;陆游曾在词中写下“一寸赤心惟报国”名句;当代作家巴金也曾说到“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这些爱国主义词句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并为后人传诵至今。
如今,在我国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终将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大学生也是爱国主义有力的传承者。“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大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情感才有可能成为祖国利益与尊严的有力保障。
然而,仅仅建立起爱国主义思想并不意味着可以正确维护祖国与人民的利益。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容易受一时的情绪以及外来舆论导向所左右,从而做出偏激的爱国行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地曾发生多起大学生盲目“爱国”事件,部分甚至酿成惨痛的悲剧。2012年9月,由于我国与日本就钓鱼岛主权问题发生冲突,从而引起了大学生反日高潮。在北京、上海、沈阳、济南等地,大学生自发形成抗议日本右翼分子的游行队伍,在对日本政府提出抗议的同时对周边日货商店、日产汽车进行打砸。这一行为看似在捍卫中国主权,充满血性,然而事实上却给大量无辜的中国公民造成严重损失。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9月15日,全国抗日大学生共砸毁国内日产汽车1900多辆,打伤我国所谓“亲日”公民50余人,甚至出现“轮奸17岁少女”等严重恶性事故。通过理性的反思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爱国”行为非但不能对捍卫祖国权益作出多大贡献,反而严重侵犯了我国公民的合法利益。此类“爱国”行为是鲁莽的、极不可取的。
为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理性爱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社会必须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投入足够的关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爱国观,通过合理的方式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从而为捍卫祖国、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
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理性爱国教育在政治角度的体现
要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首先应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国家的各项制度、政策等,否则,便很可能在学生中间产生不健全的爱国主义观点,甚至出现极端的错误“爱国行为”。例如在“反对台独”的舆论驱使之下,许多缺乏爱国理性的大学生出现了排斥身边台湾同胞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台湾同胞的利益,并为两岸实现真正统一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是一种极端的、错误的“爱国行为”。因此,相关教育者应注重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时,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在政治角度的真正内涵,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民族团结,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并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矛盾。
(二)理性爱国教育在经济角度的体现
经济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时,亦应从经济角度出发,教会学生理性、客观应对现实问题。2012年,我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争端问题引起了大量大学生抗日情绪的又一次高涨,并引发了多起“抵制日货”活动。然而这种盲目抵制的行为非但不能为解决中日问题作出贡献,反而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教育者有义务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应对此类问题,时刻不忘以发展我国经济作为主要方向,从祖国经济发展角度处理问题。
(三)理性爱国教育在文化角度的体现
作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当代大学生而言,热爱祖国便同时意味着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并乐于继承与发扬。然而,热爱祖国文化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盲目的爱非但不能传承我国文化,反而很可能阻碍中华文化的发扬。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时,应帮助其意识到热爱祖国的文化应该做到既不崇洋媚外,亦不盲目排外。只有这样,方能做到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同时,积极向别国学习,最终实现祖国文化的不断创新以及更好的传承。
三、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教师素质,打造高水准爱国主义教育团队
学生所学到的各项知识、以及出现问题时所选择的应对办法,大多源自于教师的指导,因此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则很可能出现教育模式不科学、教学思路不准确,故而学生不能很好地树立起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此,在开展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之前先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在此基础上开展爱国教育,是提升学生理性爱国素质的前提工作,是开展理性爱国教育的基础。
此外,对于学生出现的非理性爱国行为,教师也有义务进行有效的预防,并在出现征兆时及时制止。大学校园里,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其有责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必要时开展相关的心理疏导。这便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动态,并在学生中建立一定的威信,在酿成恶果前发现学生中存在的盲目“爱国”苗头,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予以制止。
例如在2011年11月发生的菲律宾强占我国南海岛屿事件,北京、深圳等地大学生自发形成抗议组织走上街道进行游行示威,反对菲律宾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由于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示威游行队伍缺乏组织性、合法性,非但未加速实现菲律宾侵占南海岛屿事件的解决,反而造成了其所在城市的交通拥堵,并影响了周边地区公民的正常生活,是一种盲目的、得不偿失的“爱国”行为。若教师能够在早期发现学生自发组织游行的苗头,及时进行安抚并教育学生采取更为合理的爱国行动,则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以思想教育课堂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目前,国内各高校已全部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可以有效帮助其形成对生活、世界的科学、理性的认识。通过思想教育课,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向学生讲述我国的政治立场、经济发展及文化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方方面面的发展状况,并逐步形成对祖国发展的认同感,从而树立起科学的爱国主义情怀。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丰富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授课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地对自己的祖国进行认识,并旁征博引,警惕学生因不理性爱国行为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的爱国思想。
(三)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理性爱国教育引导
目前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目前所要开展的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可能由于引导不慎而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最为主要的途径之一。倘若网络信息不可靠,或存在错误引导、煽动负面情绪等现象,则很可能对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形成错误导向。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同时,通过建立优秀的信息传播网站广泛传播科学的爱国理念,从而对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思想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如今,许多传统传播媒体均已逐步建成了网络客户端,并通过其不断传播实时信息、国家动态以及多种正能量,相关教育者应积极呼吁大学生关注此类网站,从中获取正面信息,加深对于国家、社会的了解,逐步形成理性、科学的爱国情怀。
总之,当代大学生作为爱国主义建设的核心群体,是捍卫祖国利益、促进国家发展最强有力的力量之一。然而若是大学生爱国思想过于偏激,爱国行为有失稳妥,则极易给社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性后果。因此,必须通过科学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祖国的尊严、利益得到维护,同时为国家的不断发展与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晗.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
[2]向绪伟.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现实与实践[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1)
[3]陈小芳.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刍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3SZ044)
【作者简介】姚国联(1963- ),男,江苏丹阳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 。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