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努力传播正能量
2015-05-05杨杨
杨杨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在这一关键节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去年底辽宁日报刊登的《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勿要随意抹黑中国”,该文当时引发社会上的轩然大波,两方声音交锋,也引发了我们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这一课题的深刻思考。当前高校确实存在这么一部分教师,他们“爱发牢骚”“喜欢抱怨”,而部分学生居然对教师的这一行为冠以“有个性”“有骨气”“偶像”,私下也表达了对这部分教师的好感或崇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当一部分教师以“学术研究自由”的名义行言论“过界”之实,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会怀着怎样一种心态。因此,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理应得到重视,大学生需要从课堂上收获教师传递的正能量。
首先,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这是重中之重。现在很多80后的研究生进入高校任教,从高度开放的网络接触到的信息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更为开放,他们本身刚刚经历过学生时代,思想政治修养还远未成熟,同样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而这些负面情绪一旦经由课堂传播开来,造成对学生的思想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因此,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应该是高校党委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新进青年教师的职前培训必须通过思想政治关,要让他们认识到,绝不能利用课堂随心所欲发泄自己的不满和负面情绪,在课堂上传播不健康的价值观,随意褒贬时事并不会让自己显得很有个性,说一些过激的话可能会让学生兴奋一时,但真正能够赢得学生尊重的,始终是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教师本身思想不正,只能是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损害。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打造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在新形势下的教学将备受考验。对此,高校的思政课专任教师应加强课程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倾向,对传统教材的案例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辅之以贴近学生喜好的语言,注意语气和分寸,让思政课的理论说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使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高校要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水平高、思想正的教学团队,提倡集体备课、案例共享,把教学内容备准、备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对思政课专任教师的考核指标要加入大学生对其思想态度的评价,教学督导部门也要在此方面制订适宜的考核方式。
第三,建设好校园舆论阵地。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地建设舆论阵地,积极主动地引导校园主流文化。要把最新的思政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把校园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的课题,以专家理论宣讲、网站专栏、校园读物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果推广,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社会中的矛盾问题。还要加强校园的网络舆论引导,这是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重心,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掌握网络上学生的不良思潮,并进行有效的引导,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另外,要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有奖征文、专栏文章等形式,激励和引导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的形成。
总之,高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政治和道德的底线,在生活中做到风清气正,切实做到教书和育人并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让自己始终为学生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