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
2015-05-05徐家林
徐家林 高 锋
(安徽科技学院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既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1]。因此,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充实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根本举措。淮河流域是我国楚汉文化的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舞蹈、杂技、武术、养生、水域项目等既有独特的区域特征,也有南北融合的风格,五禽戏、杂技、花鼓舞等一些民俗体育项目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本文旨在通过对淮河流域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调查分析,洞悉当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存在问题,结合学生体质下降、体育课程内容庞杂等现象提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实施思路,为完善体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淮河流域的蚌埠、淮南、淮北、滁州、六安、阜阳、亳州、宿州8 个地级市的大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大学16 所、中小学80 所为具体的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针对淮河流域学校体育中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向大专院校的体育管理者或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6 份,回收16 份。中小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80 份,回收61 份。共回收有效问卷77份,有效率为82.08%。问卷的Alpha 信度系数达到0.7514,10 位专家对问卷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的评价分别达到适合和非常适合。
1.2.2 田野调查法
对蚌埠医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舞龙舞狮”课程以及亳州五中、二中、凤阳实验小学的民俗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临场观摩,深入了解开发和实际运行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淮河流域学校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从调查获得的77 所大、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来看,16 所大学的体育课程中有14 所开设了民俗体育内容,占87.5%;而61 所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纳入民俗体育资源的学校仅有24 所,占39.34%,可见,在开课率上大学占据绝对优势。从开设的内容来看,大学相对全面,武术、舞龙舞狮、毽球、五禽戏等全面开花;中小学开设的项目一般具有地方特色,很难有共性项目。开展较为广泛的项目为亳州地区中小学开设的五禽戏。从开课的比例来看,14 所实行选项课程模式教学的高校,民俗体育项目开设班级约占体育课程教学班级的10%左右;24 所中小学中,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课间的学校有7 所,主要以五禽戏健身操为主,其余学校主要是以“特长班”形式存在。
从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来看,高校武术类教材相对成熟,各个级别的规划教材使用较多;而相对于武术,其它形式的民俗体育项目未发现任何教材,课程教学的依据仅仅依靠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一些民俗体育课程的技术教学参考多来自网络视频,没有规范的教材指导。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民俗体育类课程资源开发还不成熟,缺少精炼的指导教材;另一方面也客观反映了网络视频的优势,提示我们在开发课程的思路上要转换思维,以“能用、实用、精炼”为先导,加强电子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2.2 淮河流域学校民俗体育师资情况
2.2.1 民俗体育师资基本特征
体育师资力量水平决定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调查显示,16 所大学拥有67 名民俗体育项目老师,校均4.19 名;61 所中小学共拥有民俗体育项目老师96 人,校均1.57 名。在年龄结构上,高校师资倾向于年轻化,中小学各个年龄阶段比例较为接近;学历结构上,高校明显体现为高学历,其中还有博士学历3 人,中小学教师则以本、专科学历为主;在职称结构方面,总体来看中级职称较高,占所有师资比例61.34%,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整体上看,民俗体育师资力量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特征,高校师资力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强于中小学(见表1)。
表1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师资统计(n=163)
2.2.2 民俗体育师资参加专业培训统计与分析
对淮河流域民俗体育教师近3 年来参加专项业务培训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每年都能参加培训的教师仅占11.04%,3 年内从未有过培训的教师占据57.67%。其中,高校教师在培训次数方面明显高于中小学(见表2),这也客观反映了我国教育系统师资继续教育的现状。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加速了高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体育课程的拓展使得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进入课堂,民俗体育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
表2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师资近3 年来参加培训统计(n=163)
2.2.3 民俗体育师资对民俗体育课程开发的态度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3 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课题组设计了6 个态度语,分别从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进行双向测试,采用里柯尔特5 级评分方法。统计发现,淮河流域体育师资对于民俗体育课程开发的态度整体表现为3.95±1.102分,预计百分为79 分,借鉴体育态度研究的评价[3],可定为“处于良好水平”。比较大学老师与中小学老师发现,他们在“认知”方面几乎没有差异,但是在对民俗体育的“情感”和“意向”方面均有差异,且“意向”类得分均低于其它两项(见表3)。这说明:广大中小学体育老师能够认可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价值,但不情愿进行尝试性开发和课程改革。“民俗体育项目不如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健身价值高”、“民俗体育项目不易考核和评价”等认知得分较高,一方面说明我们没有很好的挖掘和整理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民俗体育资源如何与学生体质健康融合,另一方面也说明民俗体育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确实存在操作“短板”。可见,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在课程大纲、教材选择、教法与评价等方面的不足显然影响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表3 淮河流域体育师资对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态度统计(n=163)
2.3 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1 目标定位偏失
民俗体育走进学校虽然有双赢的预想,但是绝不能喧宾夺主。民俗体育是一种文化,它具有多重功能,然而它一旦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其体育功能必然是其主体功能,它能否胜任学校体育要求,其体育价值是判定的首要标准。有些民俗体育项目,虽然特征鲜明,但是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锻炼,如: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体育课程最关键是要增强体质,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显偏重于身体素质指导正是遵循这个目标要求。现实中,我们发现民俗体育常常带着功利的目的进入校园,没有把其“体育”属性发挥出来,反而去关注其“表演”效果,一旦没有表演机会就会失去动力。我们不能盲目为了“培养文化传人”强行将民俗体育拉入校园,因为一门课程的开发需要的是完整的教学体系,更重要的体育课程必须要符合提高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基本目标。
2.3.2 理论研究滞后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运动必然会变成无本之源、无水之木。有研究指出,我国的民俗体育科学性研究起步于20 年前,理论基础十分薄弱[4]。到目前为止民俗体育的概念仍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观点,其概念一直处于与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相似相近术语的纠缠不清的状态之中[5-7]。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方面,也存在重大理论缺陷。一是,缺少适合于民俗体育课程理论的教学体系。现代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是按照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标准执行的,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民俗体育自身特色,如,龙舟竞渡若只是有竞赛部分,就会丢失母体文化特色。显然民俗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论体系还需要开发。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心,可以查询的民俗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只有1 项,可供参考的教学理论处于稀缺状态。二是,缺少适龄阶段青少年学习的课程标准。民俗体育种类繁多,不同民俗体育项目有不同的运动价值,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习目标和内容显然不尽相同,若把一些诸如“丢沙包”、“跳皮筋”等民俗体育游戏类项目引入大学体育课程显然就不合适。三是,缺少系统的学科理论支撑。有学者指出,只有建立民俗体育学,才能克服民俗体育研究分散缺陷[7]。当前我国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系统的学科理论指导。
2.3.3 现实困境显著
现实中,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至少存在三点困境。一是,现代竞技体育教学模式与民俗体育传承模式的不兼容。自1903 年《奏定学堂章程》的体操课程开始,我国百余年的学校体育内容接纳的都是西方现代体育思想。显然,现代奥林匹克竞技体育观挤占了民俗体育文化空间,这与传统的民俗体育存在背景、传承方式都有差别,虽然民俗体育在现代化演进中与现代体育有所融合,但本质上依然无法服从现代体育的竞技功能。二是,物质资源条件限制。民俗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所需练习场地、器材也差异甚大,虽然多数项目场地、器材要求简单,但是有些项目学校体育根本不能满足,如:龙舟竞渡的水域条件;而有些项目则需要大量的道具,这些道具耗损快、价格贵,如:舞龙舞狮。三是,不能满足学生体质提高效果。民俗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并不低,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却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可。这与我们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有关,如,淮河流域初中生升学一律要参加中考体育加试,耐力、速度、力量是主要素质考核内容。
3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优化策略
3.1 优先发展体育教育功能
民俗体育是民俗与体育两大文化系统互相交叉的复合系统,它不仅具备民俗的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功能,还涵盖体育的自然质、结构质和系统质功能[8]。民俗体育的体育教育功能是开发其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基本目标定位。诚然,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可能带有诸多功能设想,诸如促进身心健康、娱乐功能、文化传承等等,但是我们必须要从体育课程的性质和本质功能去讨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优化的方向,要从运动技能上去设计教学内容、从运动量和强度上分析学生练习效果,这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当前,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趋势依然存在,作为体育课程开发资源,优化体育教育功能必然是其首要任务。因此,在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要认真分析民俗体育本身特征,有效结合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运动素质进行综合练习,才能与学校体育真正融合。如:高校舞龙舞狮课程必须要与传统武术以及跑、跳等身体素质结合起来,保证运动技能与锻炼效果。
3.2 加强开发理论研究
一是,要加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准入机制。淮河流域民俗体育项目众多,有哪些适合进入学校体育课程?适合进入什么类型的学校?农村中小学虽然在场地器材上处于劣势,但是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掷沙包、滚铁环、抽陀螺等,孩子们习以为常的项目应该优先开发;高校有着良好的运动条件,但是要保证课程拓展的准入条件,防止课程开发上的形式主义出现,造成课程臃肿、虚无。二是,要强化课程指导标准(大纲)。作为一门体育课程,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案、评价方式都应该有详细的范畴,这是保证民俗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三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提高理论,形成具有淮河流域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理论体系。
3.3 成立区域学校民俗体育课程教学联盟
淮河流域的民俗体育项目分部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如:亳州地区五禽戏等养生、武术类项目突出,蚌埠地区擅长花鼓灯舞蹈类项目等。成立淮河流域学校民俗体育课程教学联盟可以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其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加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二是,盘活了区域内部民俗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三是,加强了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促进了体育文化发展。
3.4 高校要加强民俗体育精品课程示范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显示,我国体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有52 门,其中属于民俗体育类仅1 门,这表明我国的民俗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发展显著滞后。淮河流域高校在民俗体育师资力量、开课率、体育师资教学改革态度等方面显示,部分高校至少已经具备建设校内精品课程的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含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等,对于民俗体育课程建设来说,关键点在于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建议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要突出搭配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合理分配一般运动素质练习比例。
4 小结
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学校体育发展和民俗体育自身不断演进的结果,在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校体育传统的竞技内容教学体系融合,正确定位其开发目标,避免其民俗特性的夸大追求,忽略了体育本质属性。淮河流域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丰富,高校在开发过程中体现出诸多优势,中小学囿于应试教育现状等困境开发难度较大。在开发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对于一些学生锻炼效果好、自身内容丰富的项目可以作为主要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对于一些表演娱乐型项目应作为现代学校体育的辅助教学内容进行介绍。建议成立不同层次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教学联盟,建设高校校级以上的民俗体育精品课程。
[1]赵妤,雷世平.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5):104-108.
[2]徐家林,姚磊,闫松.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特征与现代功能演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4):100-105.
[3]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2001,(37)1:28-32.
[4]李先长,涂传飞,严伟.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16-22.
[5]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
[6]陈红新,刘小平.也谈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15(4):8-10.
[7]王俊奇.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兼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必要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3):18.
[8]刘旻航、李树梅、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化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