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谈学校体育专项化

2015-05-05刘敬行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专项体育课运动

刘敬行

(常州开放大学体育部,江苏 常州 213001)

1 引题

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2015 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带来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姚明根据“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的经验提出,学生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可以至少掌握一门专项技术,了解专业术语、裁判知识等。姚明专项体育课提案勾起一直存在于笔者心中的一个疑问: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每个运动项目都学习一部分(每学期学习多个项目的不同技术环节),还是应该分专项,按照技术等级标准从低到高逐级进行学练?第一种情况是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笔者对这种传统模式持怀疑态度。

在现有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下,经过长达16年的体育教育后不能培养出,或者说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真正的体育爱好者、运动技术高超者和坚定的终身体育者。因为,现有的体育教学提倡的是一种三维健康教育,或者叫做全面身体素质教育。最显著的证据——每年都在进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的测试项目包括:体重指数、肺活量、50 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女子800 米跑、男子1000 米跑、女子一分钟仰卧起坐、男子引体向上(小学各阶段的体质测试内容大同小异)。把项目所代表的素质抽出来可以发现,体质测试就是在测验学生的速度、耐力、上下肢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这五项素质就是教科书中体能的五个要素。不过,体能之上还有技术和战术。说到体能、技术和战术,要具体到某一运动项目中。没有那个运动项目不是有特殊的体能、技术和战术在作支撑,也没有脱离运动项目而单独存在的体能、技术和战术。学校体育教学不分专项,什么都练习,肯定是不对的。那么是不是分专项进行教学和练习就能够培养出足够多的体育爱好者、运动技术高超者和坚定的终身体育者?林丹的例子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林丹,1983 年10 月14 日出生于福建龙岩上杭,客家人。5 岁开始练习羽毛球,9 岁进福建体校,12 岁进入福州八一体工队,18 岁进入国家队。到2002 年8 月22 日,不满19 岁的林丹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1]。

2 假设

开始叙述文章的主要论点之前,有一个基本的、隐含的假设需要理清——体育是为人类服务的,终身体育是有益的、实用的、值得推广的。只有认同这个假设,才有必要和可能继续推理和演绎“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实现终身体育”这样的问题。本文已经假定:终身体育是有益的、实用的、值得推广的,将对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实现终身体育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

3 概念界定

假设确立后,需要对终身体育、体育等概念进行界定,才能清晰明确的进行阐述和论证。终身体育、体育这两个词在体育学的书里用的很多,意义却很不一致。在这里并不想把这许多不同的意义列举出来加以批评,只想说明在这篇文章中用这些名词时所具有的意义。终身体育这里采用王则珊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2]。体育一词最开始传入中国时被翻译为身体的教育。后来有学者提出,身体教育是狭义的体育,广义的体育除了教育功能,还具有健身、娱乐和竞技的作用[3]。广义的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区体育,而狭义的体育则特指学校体育。这里所采用的体育的概念是:非生产性的体力占主导的教育活动。

4 论点

理清假设和概念之后,面对的是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实施和实现终身体育的问题。现有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运行模式,应该说没能完成终身体育的目标。不能说现有的模式是错误的,只能说它的效率比较低。手段、途径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有效与无效,以及有效程度是多少的关系,而不是错误与正确的关系。提到有效以及效率的问题,应该向竞技体育看齐。学校体育的实施在方式和方法上可以参考竞技体育。这里给出的实施和实现终身体育的最有效和最核心的途径和方法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专项化,和姚明在提案中提到的专项体育课是同义词。姚明是上海人,另外一个上海人,也同样提出过这样一个措施——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张洪潭,在2000 年出版的《技术健身教学论》中很清晰的提出以技术教学为主,通过技术的学练达到健身的潜在目标。但张洪潭提出的技术教学是指在初中三年时间里以田径和体操为基本教材,以球类和舞蹈为辅助教材的多项目的技术性教学。张洪潭的教学理论虽然明确提出以技术教学为主体,但没有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范畴,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这里郑重提出笔者观点: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全校范围内,同一年级同时开设田径、体操、篮排足、羽乒等数个专项;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以年级为单位,体育课设置统一的时间;按照项目分班,按照技能水平分组,由专项体育教师执教专项班级;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后,或者达到一定技术标准后重新选择新的运动项目再继续进行学习。相对应的教学理论就是《专项技术健身教学论》。冠以专项技术以区别于张洪潭的技术健身教学论。

5 论证

学校体育实施专项技术教学可以实现终身体育吗?理论上完全可以。实际操作时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姚明在自己的提案中也指出推广专项体育课面临五个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教师数量与专项能力存在缺口;缺乏教材,评价测试手段有待完善;比赛是培养兴趣,激发锻炼主动性的关键;引导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各级校队和消除体育教师对于意外伤害事故的思想顾虑。困难和问题总会有的,但方法也总会有的。本文就理论进行铺垫和陈述。理由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4]。

把人的一生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幼儿时期;第二阶段,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第三阶段,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时期;第四阶段,退休养老时期。四个阶段的长度不同,所进行的活动也不同,接触到的人不同,但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人的一生。在小的时候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一生。体育界著名的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茅鹏老前辈,从小瘦弱多病,17 岁在南通地委工作队,一些富有生活经验的老同志笑话他说:“不能活到35 岁。”他意外地于19 岁调入体育系统工作,开始经常锻炼,获得劳卫制奖章和苏州市教工运动会1500 米第二名,坚持晨跑20 年,洗冷水澡20 年,70 岁开始天天游泳,现在80 多岁,已经超越国人平均寿命。他还说,自己十分感谢体育。目前仍在坚持步行锻炼,有望过85 岁[5]。茅鹏老前辈之所以能健康长寿,良好的锻炼习惯起到决定性作用。现代人3 周岁开始上幼儿园,一直到22 周岁左右大学毕业,中间大部分白天时间都待在学校,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肯定也会受益。只有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离开学校以后,才有更大的可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当然在校期间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离校以后坚持体育锻炼的逻辑关系并不是因果的关系,而是相关的关系。因为影响离校后坚持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工作的因素,体育场地设施环境的因素,还有伙伴的因素等等。在这些因素当中,在校期间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较重要的因素。

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习惯如何养成?答案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正常情况下,学校体育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体育课,一个是课外体育活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现在的学校体育几乎只包括一个内容——体育课,几乎没有课外体育活动的余地。即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也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甚至体育场馆也不对他们开放。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体育课的基本情况相对课外体育活动要好些。如果严格按照体育课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执行,学校教育阶段体育课课时的总量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学校教育阶段体育课课时总量有多少?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年满6 周岁(虚岁7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7 周岁。暂且以7 岁为入小学的年龄,相应的,7-13 岁小学,13-16 岁初中,16-19岁高中,19-23 岁大学,23 岁左右大学毕业。从小学算起,到大学毕业截止,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16年。16 年有32 个学期,每学期大致有4 个月多一点,每月有4 周,每周有2—4 节体育课(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 号)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10-11%的比例,1-2 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 课时,3-6 年级体育课和7-9 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 课时。最近教育部长袁贵仁宣布:高中每周2 节体育课增加到3 节。大学一般每周每班1节体育大课——即2 节小课连着一起上,90 分钟,相当于2 个课时)。粗略计算,16 年有1472 个课时。行为主义者的研究表明,21 天以上的连续重复会形成习惯,85 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16 年1472 节体育课,如果是以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传授某一专项运动技术为目标,应该会取得圆满的成功。在学校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离开学校以后,才有更大的可能继续坚持锻炼,即终身体育,所以说,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第二,专项技术是体育的灵魂和根本。

除体育课以外,教育部还有另外一个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如果算上这每天的1 小时,16 年大概能积累2560 小时。姑且把1 小时折算为一个课时。体育课与“每天锻炼一小时”两项内容的时间加起来,16 年可以积累4032 个课时。虽然离“10000 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 万小时的专门锤炼,基本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还有些距离,但总量的积累已经很多。假设这些时间用在学习某一具体项目的运动技术,可以肯定的说,16 年后,即使不是专家,也是某个项目的资深者。

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体育课呈现出一种低水平重复现象[6]。即小学学习的项目,初中重复学习;初中学习的项目,高中重复学习;高中学习的项目,大学重复学习。为什么需要重复学习?因为学过之后还是不会。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等的要求,体育课要学习篮排足、羽乒、田径、体操等7个大项的几百多个动作,而且是互相之间穿插学习。例如每学期安排4 个项目,4 个项目各不相同,4 个项目的动作也没有很大的相关性、连贯性,按照一学期18 个课时计算,平均每个项目的几个动作仅有4个课时学练。人为的把一个项目的技术体系割裂开来,中间穿插学习不同项目的不同技术环节,等到下次想要连起来学习同一技术的后续环节时,却发现学生已经把之前学习的内容遗忘,因此只能重新学习,这势必造成学生上16 年的体育课,看似每年每学期每节课都在学习运动技术,结果毕业时却发现自己没能很好的掌握好那怕一项专门的运动技术。

除上面提到的低级重复以外,体育教学还采用统一管理、考核的制度;体育教学中的器材和工具也和成人的完全一致。体育课上所有学生一起学习一个项目、按照统一的标准一起考核一个项目,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办法和制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更不用说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了。学者茅鹏等人在《关于“小学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谈谈小学篮球适宜形式研究》、《关于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小学篮球适宜形式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文章中指出:篮球是当今体育运动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但由于场地规则等限制,使少年儿童篮球运动一直不能普及和广泛开展,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同成人大不相同,因此应该推广和普及适合于少年儿童特点的小学篮球[7-10]。茅鹏等学者还对真正适合于儿童身心特征的篮球的场地、规则和设施进行了试验和探索,并给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实施办法。有兴趣读者可以自行参阅。学者刘敬行在《功能论视角下体育与人的需要研究》一文中提到:由于人的天赋与运动兴趣不同,体育运动在历史的发展嬗变过程中,逐渐丰富自己的内容,增加新的运动项目,从而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系统。以2008 年第29 届北京奥运会为例,最终确定的比赛项目为28 个大项,302 个小项。而这样的结果可以使每一个愿意参加到体育运动中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适合的项目,进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11]。学者张洪潭也提出规范现代运动训练的第一原则:专项限定原则[12]。学者茅鹏也提倡从小练起。他说,从小练起,并非从小进专业队。从小练起和学校教育是可以争取做到“协调、匹配”的[5]。

以上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传达出一个很明确的信息:想持久的参加到体育运动中去,想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实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必须走专项化道路;所采取的器材设施和规则等必须符合参与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况且,不论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还是社区体育,都是以技术作为根本的,也是以技术作为等级区分标准的。感兴趣的学者可以自行查看每个初级、中级、高级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等的技术等级标准,然后就能明了:专项技术是一切专项运动的基础和根本。各个专项之间都存在有独特的运动技术,而很难在其他专项之间通用。

为更形象的说明专项运动技术、练习时间与成绩的因果或者相关关系,笔者研究和分析了三类人群。他们分别是专业运动员,体育学院学生以及普通学生。专业运动员一般一生只选择并练习一个项目,他们从小开始训练,成绩突出一些就加入少体校开始正式训练,潜力和成绩好的进入省队参加训练,再从省队中选择优秀的进入国家队训练,然后参加奥运会比赛等。运动生涯,或者说练习时间大概有13-24 年[13],相应的,他们的成绩,或者说技术等级也会逐渐提高,大部分专业运动员都能达到1 级或1 级以上的等级(国家级健将、国际级健将)。体育学院学生一般从初中或者高中开始参加运动训练,到体育高考为止,练习的项目有4 项,分别是3项素质项目和1 项专项。素质项目从跑、跳、投中分别选择一项,具体项目视各省要求而定。专项则是每个人选择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一般和素质项目不同,也可以相同。体育高考结束后,成绩好的可以进入高校的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继续学习。这时期主要学习的项目多则3 项,少则1 项。一般学校都会安排1 个主项,1 个副项。体育学院学生练习时间一般为4-9 年,成绩则视个人素质和机遇分布在1、2、3 级运动员之间。普通学生的情况最不容乐观,学习项目多达7 个,学期与学期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都有重复。虽然练习时间16 年,但学生普遍无技术等级。他们的数据关系如下表:

表1 运动项目、练习时间与运动员技术等级关系示意图

6 结语

现在的体育教学走的还是老路,即所有学生都学习篮排足、羽乒、田径、体操等7 个大项的几百个动作,而且是互相之间穿插学习。老路已经被证实完全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体育爱好者、运动技术高超者和坚定的终身体育者。留下问题是需要找新的道路以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通过不断地总结前人经验,一线实践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思新旧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笔者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学校体育教学,或者说体育课,实行专项化教学。即体育课上所有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学校能开展的专项运动项目的数量、开展的方式方法、专项体育教师的配备等相关问题留待后续文章继续论述)进行学习和训练。后续还需完善课外体育活动部分,切实的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独立出来,真正留给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呈现的方式则是体育课以学习、练习某一项目的具体技术为主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则以该项目的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为主要内容。在《专项技术健身教学论》这样一种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学校体育才能充满活力,也才能真正的培养一批爱好体育运动、运动技术高超和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

所幸,上海,中国最开放的城市,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开拓。2013 年2 月至2014 年6 月,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在内的17 所高中顺利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专项体育课打破班级和年级的限制,按照学生个人体育兴趣和实际水平分层教学[14]。

为实现全民健身、终身体育,需要学校体育教学为每个人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为每个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此,学校体育或者说体育教学、体育课应该走专项化道路。

[1]惠程俊.跟我学羽毛球[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8.

[2]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

[3]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

[4]体育与健康教程编写组.体育与健康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47.

[5]茅鹏.论体育科学[J].体育与科学(增刊),2012,(33):8-25.

[6]董文梅,毛振明.体育学理之探究——关于运动技能教学的原理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6.

[7]茅鹏,王家宏,叶薇.关于“小学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1987,(2):33-35.

[8]茅鹏,孙兆安.谈谈小学篮球适宜形式研究[J].体育与科学,1982,(5):30-31.

[9]王家宏,茅鹏.关于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7,(11-12):44-47.

[10]茅鹏,孙兆安,沈鹏举.小学篮球适宜形式研究报告[J].体育与科学,1982,(6):2-4.

[11]刘敬行.功能论视角下体育与人的需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32.

[12]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4.

[13]田麦久.运动员多年训练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3.

[14]苏新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

猜你喜欢

专项体育课运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