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主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5-05-04陈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主问题

陈佳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过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对文本进行“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解析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和对学生进行提问,成了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一节语文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来支撑整个课堂教学。然而,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师生之间为了“问”而问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针对这样的课堂现状,笔者所在的语文教研室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决定通过推广“主问题”教学模式来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改进课堂教学。

二、“主问题”教学模式阐释

主问题教学模式,就是整堂课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大问题,主线清晰地组织教学和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对教材进行整理、提炼,能够关注课标要求在教材中的落脚点,能够让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但“主问题”教学模式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只是起到一个“保底”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设计。

三、解读误区

(一)不能够带动全篇学习的问题不是主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用问题“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接下来用问题“你知道它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整堂课教师不停地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段学习,像这样不能带动起全篇学习的问题就不是主问题。

(二)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问题不是主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南辕北辙》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季梁提醒他的朋友几次?每次他的朋友是怎么回答的?”这个问题看似能把全篇串联起来,但这个问题只是对文章表面内容的理解,是初读文章时应该解决的问题,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能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更不用说完成教学目标。像这样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后,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主问题。

(三)难度不符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的问题不是好的主问题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丝绸之路》这篇课文的时候,三位参赛教师都对教材做了准确的解读,把握了文章的重难点,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主问题。

第一位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课文为什么会说张骞是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呢?

第二位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张骞在开辟了丝绸之路时都经历了哪些千难万险?

第三位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选择性地读文(第3~9自然段),勾画出能反映出张骞探险精神和外交能力的句子中的词语,简单地写出批注。

三位老师的主问题提得都对,但问题提出后,只有第二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能通过与文本对话,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到老师的问题都无从下手,一言不发或是答非所问,结果老师只好换问题,由一个个小问题牵着学生走,失去了提出主问题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不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即便问题能够带动全篇学习也不会有实效,只会是架空的摆设。

总之,只有在基于学生的理解上,提出一个或几个能够带动全篇学习,并且围绕问题学习后,预定目标基本达成的问题,才是好的主问题。

四、设计好“主问题”的几个建议

建议教师今后在设计主问题时,一定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主问题。

(一)解读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

每位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年段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教学每一篇文章的时候准确地抓住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读出这篇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最后还要准确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下面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冰灯》一课为例,进行详细解读。

1.解读课标

深入研究课标中对中年段学生的阅读要求,不难看出,中年段的重点在于词、句、段的训练。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初步把握文章(段)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解读教材

在对年段目标清楚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教材解读。

(1)写什么

《冰灯》一课,主要叙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辛辛苦苦为“我”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伟大、深沉的爱和“我”对父亲的体贴。

文章为读者描绘出以下两个非常感人的画面。

[画面1]父亲爱儿子

父亲为了满足儿子想要玻璃灯笼的愿望,在找不到玻璃的情况下,一大早,忍受着寒冷,辛苦地磨制冰灯的情景。

[画面2]儿子爱父亲

看到父亲为自己做冰灯,那么辛苦,还得受冻,知道心疼爸爸,于是让父亲到自己的被子里暖手,同时内心也很后悔和感动,觉得“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2)为什么写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是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体会父爱的伟大,父子间的深情,从而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

(3)怎么写

①抓住文章明暗两条线索,感受父爱的深沉、伟大

A.以灯笼为线索——看灯笼、要灯笼、做灯笼、赞灯笼(情节)。

B.以心情的变化为线索,由羡慕到后悔(情感)。

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把父子间那份浓浓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平实、朴素的人物描写

文章通过对人物大量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塑造得真实感人。

③以“冷”衬“暖”凸现主题

在写父亲在为儿子做冰灯的时候,作者对父亲进行了一系列的描写:“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就在这“寒冷”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那份暖暖的爱。

3.分析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力强,文章所写的故事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可以预测学生会很感兴趣。但文中所写的那个穷苦的年代和父亲亲手做冰灯,这些与现代的学生距离太远,所以,学生在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会深刻感受到父亲默默、深沉的爱。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抓词、抓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并没有掌握,这也制约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才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儿子的体贴。

(2)围绕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展开想象,练习书面表达。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4)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唤起对父母的关爱。

(三)提出多个问题预案

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会提出多个引领学生学习的问题:“从哪能体会出父子间浓浓的爱?”“我为什么开始希望父亲给我做灯笼?后来为什么又后悔了?”……这么多的问题哪个才是最适合学生、带动全篇学习、起到牵一发动全身作用的主问题呢?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并论证。

(四)预设教学过程,论证问题是否是主问题

1.论证一

从以上这个论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从哪能看出父子间浓浓的爱”这个问题是可以带动全篇的学习,并且通过学习这个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可以达成。但是,想要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前提是学生初读后能初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儿子对父亲的爱,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了,体会不出双向的爱。如果采用这个方案,就要靠教师的牵引,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最佳切入点。

2.论证二

通过以上预设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为什么开始希望父亲给我做灯笼,后来为什么又后悔了”问题提出后,会让学生直接触摸文本,通过一步步深入理解文本后感受父子间浓浓的爱,做到浅入深出,比较符合学生的理解,并且通过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后,不仅带动全篇的学习,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适合学生、适合作主问题的。

以上两次论证只是举例,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前会产生多个问题,就要根据每个问题进行预设教学过程,以便取舍。

(五)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

1.抓住主旨切入

“主旨”无疑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的标准。所以,教师往往透过主旨,就能提出一个带动全篇学习的主问题。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听说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就决心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的故事。本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后,毅然决定回国的举动,体会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旨切入提出主问题: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华罗庚回国的决心?

2.抓住文题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的灵魂,抓住题目,往往就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题目中往往会有一个能够统领全题的关键词,一般称为“题眼”,有的课文就可以根据“题眼”来提炼主问题。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飞夺泸定桥》这篇经典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从文题提出主问题——红军是如何“飞”、如何“夺”泸定桥的?

3.抓住文章独特的写法切入

有的文章会采用比较鲜明的写作手法来谋篇布局,从写作手法入手也可以提炼出贯穿全文的一个主问题。

例如,五年级课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这首小诗,主要讲了深圳原来是个小村庄,因为改革开放,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原来和现在联系起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提炼主问题: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抓住文章线索切入

线索在串联内容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把文章的几件事、几个情节围绕一个中心串联起来,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线索提出主问题。

例如,六年级课文《夜莺之歌》,文章有这样几个情节:小夜莺学夜莺叫引诱敌人,小夜莺边带路边学夜莺叫麻痹敌人,小夜莺通过学夜莺叫向游击队员通报敌情歼灭敌人。纵观全文,“夜莺的歌声”应该是全文的线索,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问题:当每次歌声响起的时候小夜莺是怎么表现的?你又感受到什么?

5.抓住关键词句切入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统领全篇,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也能够提炼出主问题。例如,六年级《詹天佑》这篇文章,文中能够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以抓住“杰出”“爱国”两个关键词切入提出主问题:从哪可以体会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6.抓住文章情节切入

故事性强的文章,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主问题,但必须对情节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贯穿全篇。

例如,五年级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文章记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普通的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把德国入侵者赶出自己的祖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当藏着情报的蜡烛被德国军官点燃,眼看就要暴露的危机时刻,一家三口用智慧安全地保住了情报的故事。我们可以根据这篇文章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提出主问题:当情报即将暴露的时候,一家三口分别是怎么做的?蜡烛又有什么变化?

总之,设计主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文本读薄的过程,尽管切入的角度有很多,但只要教师心中有课标、有学生,再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最后预设教学过程,便会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主问题。

五、“主问题”教学模式的价值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理念,对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主问题”教学简化了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使课堂呈现“抓纲拉网”式的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形成双向立体式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问题”的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将时间还给了学生,做到了学习、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问题。

其二,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说,“主问题”教学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时间朗读、阅读、思考和表达,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对课文的解读真正做到了“个性化阅读”。

其三,从教师作用来看,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拒绝教师的“不作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四,从阅读效率角度看,设计“主问题”可以大量减少“三无”——无效、无谓、无用提问,通过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获,能力相应都得到提高。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的理论假设与现实的课堂教学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作为现实意义中的“主问题”教学,其最大的不足是:“主问题”教学仍是一种教师预设下的教学,在“主问题”的设计中包含着教师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和教师的个人设想。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模式虽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对牵动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共舞。但要做到“主问题”有效的设计,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解读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问题”设计能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关键,设计出精准、高质的“主问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主问题
“主问题”设计:破解阅读教学碎问碎答现象的妙招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高中物理“主问题”设计研究
集中教学,课堂寻美
语文的路上,我们携手共进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
用主问题整合阅读教学,赢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