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理工作中有效沟通技巧探讨

2015-05-04孙俭

医学信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护患关系沟通技巧倾听

孙俭

摘要:研究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通过2012、2013和2014年上半年我院儿科临床资料的对照,对运用和把握沟通技巧进行深入讨论。临床护理中,有效沟通技巧的使用,可以优化心理素质,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康复关键之所在。

关键词:沟通技巧;儿科;护患关系;语言式沟通;非语言式沟通;倾听;游戏中沟通

儿科作为医院一个独立的科室,往往也是特别的科室。儿童有其独有的身心理特点,情绪情感表露直率单纯;对临床护理技术有不合理的举动。且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在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逐日增强,对护理工作要求愈高。而护士是健康的保护者,既要配合医生还要考虑儿童心理需要,也要顾到家长的多层次需要,特别是尊重和爱的需要(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更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点和患儿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较之成人护理更加复杂。所以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护患关系日趋紧张,也更为突出。调查显示,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不畅有直接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微乎其微,如何预防纠纷发生,做好护患沟通显得极为重要。

现在医学模式和护理理念里,护理对象是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为一体的统一整体,护士应处于主导地位。专业护士利用所学,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驱去心理阴霾,关键在于护患沟通,因为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沟通是护理实践的重要内容,护患沟通是双方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小儿身心发育不成熟,不能清楚表达情感,缺乏认识分析问题能力,与他们沟通需要特殊技巧,以下笔者把多年儿科临床护理中有效沟通技巧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沟通的方式

1.1语言式沟通 儿童6岁后能逐渐使用较完整思维的语言,适合语言式沟通。

1.2非语言式沟通 通常包括语气表情、身体语言,指表达者用姿态、动作、脸部表情等进行沟通。6岁以前儿童语言能力差,智力发展尚未达到抽象思维能力,故与外界大多用非语言式沟通。

1.3抽象式沟通 即以游戏标志、照片、衣着选择、绘画作品等形式表达沟通。这种方式可以挖掘一些深层潜意识的东西,适合年龄跨度大,以年长儿更为适用。

2沟通的技巧

2.1语言式沟通 语言交流有特殊魅力, 准确亲切的语言是感情交流的重要段,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个前提是深入体察患者的需要、换位思考和良好的共情,语言方起应有作用,因为真正的沟通是能将对方将表达而未表达的话沟通出来。

2.1.1开放式的问答可获得更多信息, 利于进一步沟通,尤其在开场白。如问:"你吃药的反应如何?" 或:"是什么?如何?"

争取患儿合作,正面接触产生的效果最好。 例如发现患儿在吃笔时,应对其解释:"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而不要说:"不可以吃"等。

对于年幼患儿,当其不配合护理时, 说些生硬特别是带有情绪的话语、不良议论和表情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一些研究表明:婴幼儿是人类表情包括语气表情的识别专家,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当患儿家人在场,最好先避开患儿与其亲人的沟通;与家长沟通多换位思考。笔者印象深一次经历,病房收了个重症肺炎的小男孩,需要清理呼吸道,情况紧急,立即用吸痰管插入咽喉部,家长见状着急万分,大喊:"干什么!这么粗的管子,还插这么深,孩子不遭罪吗!"笔者当时就以冷静、坚定的态度解释道:"对不起,您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但是我们的方法是十分专业的,孩子情况危急,痰堵的快窒息了,否则他会遭更大罪,而这是最直接快捷的处理方式。我的动作尽量轻柔,请你们放心。"一番话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护患矛盾。

2.1.2 耐心倾听和交谈沟通 正面直视对方,不要随意中断,适时给予适当反应, 如"是"或点头。在交谈中,护士要成为有效的聆听者。

听是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咨询的过程。倾听痛苦是一种宣泄和情绪转移。比如重症监护室和癌症晚期一些需要临终关怀的患儿,每日深度的共情和倾听是治疗病痛最佳良药,像父母似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这种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内核我们也在积极引入,并融入东方的血液,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2.1.3 诚信 大多患儿生病与熟悉的人分开接受治疗时,易恐惧不安。此时应耐心抚慰,不能用一些小谎话哄骗。否则再次治疗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2.1.4 鼓励与表扬 应注意患儿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在此还有笔者亲历的临床个案: 一患儿因闹情绪不愿吃饭,仔细询问才知是临近其中考试而心里不快,便劝慰道:"你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应该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学习优秀,只要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我们护士阿姨都认为,凭你的好学和努力,一定能迎头赶上。你自己说呢?"孩子懂事的点点头,表示立即吃饭。

2.2非语言式沟通 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等帮助表达用意的方式,通常能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事实上,人与人的沟通70%都来自非语言式沟通。护士的热情微笑、举止文静、操作认真无形给患儿一种温馨、圣洁和心理安慰,平静镇定的语气表情给予好的心理暗示。

2.2.1仪表 护士的仪容、服饰、精神状态等给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沟通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印象" 会有首因效应,将影响以后的交往水平。

2.2.2面部表情 护士也要善于用面部表情来推测患者的病情和感受。

2.2.3眼神 微笑、充满同情和关爱的眼神会使人受到鼓励和支持,促进护患良好交往。

3在治疗性游戏中沟通的技巧

3.1鼓励患儿亲人加入游戏,在游戏中三方共同接触。评估玩具的安全性,依据病情和环境确定活动量。尽量让患儿感到自由安全,降低焦虑感,尽快获得沟通新知觉。

3.2运用患儿发展的理论来判断、解释和分析其行为。

3.3鼓励患儿正确表达害怕、焦虑、一般感觉和各种问题。允许患儿因压力而引起的不成熟行为。

3.4在游戏中注意观察患儿下列行为: 开始与他人的接触方式;了解与同龄儿童社交能力,活动力、 注意力、挫折的耐受力及语言表达力;了解患儿对抽象名词的认识程度。

4讨论

现代医学的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患良好沟通是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患者, 除得到常规的诊疗保障外,还应得到社会、心理上悉心照顾。因此,完成这种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疗护理,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显得极其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在沟通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高度重视。语言沟通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关键是护士的共情心同情心;非语言沟通更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方式,微笑、拥抱和抚触是如此重要。

总之,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心脏,沟通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儿科护理人员充分有效的沟通,能达到护患、护陪间高度的心理相容,提升患者安全信任感,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广莲,余凤英.浅谈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36.

[2]郝志英.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观察室的应用[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3:176.

[3]林伟平.沟通技巧在儿童护理中的应用[J].学术版,2003(4):34.

[4]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2005,20(17):64-65.

[5]吕姿之.健康教学与健康促进[M].第 2 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55.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护患关系沟通技巧倾听
浅谈处理儿科护患关系的技巧教学
运用新媒体串联《沟通技巧》教学的课堂实践
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及沟通技巧研究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浅析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实训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