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可靠性

2015-05-04焦向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提高可靠性

焦向宾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控机床不断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而且也在自主创新上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所以我国的数控机床技术在这几十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我国的数控机床发展的弱点,与国外的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相比,机床的可靠性还落后于国外。我国现在已经把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向质量可靠性上推进,这对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提高

1 国产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的现状

当今社会的科技在迅速的发展,对于很多厂家来说,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是厂家销量的利润的保证,而且国内外的客户对于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数控机床要有很高的精度和质量,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在世界上,数控机床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面是针对国产的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的现状进行的研究。

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里产品完成工作任务量。可靠性在数控机床的数据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如果高的话,就说明数控机床的使用性能很高,质量和维修方面都很乐观,相反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低的话,机床使用和质量以及维修方面都存在问题。可靠性低的数控机床一旦投入生产,工厂的生产会出现问题,发生故障的概率会提高,会给厂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在现在的机械市场显然成为了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标准,尤其是生产企业,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这一项参数也成为了他们参考的重要因素。国外先进的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大约在900小时,而我国的则落后于国外,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大概在500-600小时之间。国外甚至有的最为先进的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已经达到上千或上万小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与国外的数控机床相比存在着差距。

因为我们不断重视数控机床研究的可靠性,生产的数控机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同时,在价格方面中国的数控机床也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的数控机床的质量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办法

2.1 做好资金的分配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不仅是因为研究可靠性需要高端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但不要错误地认为增加经济的投入就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真正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实包括着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购买数控机床的费用,另一个是数控机床的维修费用。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应的维修机器的费用,相反,一味的去增加数控机床可靠性需要资金的投入,忽略了研究数控机床的可靠性,那么数控机床在使用中,数控机床的维修费用会不断增加,而且会严重影响生产。所以我们发现在设计产品的过程里,要根据机床的实际使用维修情况确定合理的可靠性水准,这样能保证数控机床在平均时间内消耗的费用达到最低水平。在现如今社会的竞争激烈中,只有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地位,因此要分配好对数控机床资金的分配,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2 控制数控机床部件的数量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设计过程中才能实现产品的可靠性,所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需要从设计和生产的细节来提高。实际的生产中和数控机床的设计和维修上,我们研究发现,在数控机床的内部如果零部件出现任何的问题都会给机床带来一定的故障,而且数控机床的组成零件之间都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都是一个一个连接在一起的,一旦其中某个零部件出现故障,那么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甚至瘫痪。因此机床内部的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机床内部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多,那么单位零件的可靠性就会降低,就会影响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也就是可靠性会降低;数控机床内部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少,那么单位零部件的可靠性程度就会提高,提高机床的可靠性。与此同时,一旦数控机床中的零部件数量众多,就会出现零部件之间的不协调,匹配不合理等问题,这样既增加了生产和组装的难度,也给后面的维修带来了困难,这样就会也一定程度上使数控机床的可靠性降低。因此,为了尽可能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2.3 提高单位零部件的可靠性

减少零部件的数量能够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但是这还不够,必须提高零部件的可靠性才真正能够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整个数控机床的系统中,要先发现研究那些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零部件,接着对这些容易发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研究并改进。具体的方法分为下面几个方面:第一,要不断进行零部件设计的优化,第二,零部件必须要选择最合适的原材料,第三,要加强检测零部件的质量,不断进行生产工艺的提高,最后,在进行零部件的采购时,必须增加对外购零部件的检查强度。

2.4 可靠性方法设计产品

在产品的设计中往往能涉及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的高低,所以,为了在数控机床的设计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必须详细地了解使用的产品的需要,进而选择科学合适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然后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要求进行产品的优化和改进。一般国内外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可靠性预计和分配、故障树分析、产品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的分析。

2.5 收集故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因为在我国近几年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的时间都不太长,所以缺少很多关于可靠性研究的数据。但数控机床的维护以及进行可靠性研究,没有详细和大量的数据,就无法进行精准的数控机床的故障分析,也就难以确定机床薄弱的环节,那么研究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就成了纸上谈兵。我国的企业要不断地收集机床平均无故障的时间,还要收集机床首次出现故障的平均工作时间以及机床出现故障的频率的数据。

2.6 不断改进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

影响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可能有很多因素,再加上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不是一个容易的项目,必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收集详细的数据,这些数据要包括产品的所有方面,以便识别整个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逐渐提高的数控机床的设计,从而逐步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在初步进行设计时,由于我国的企业没有相关的经验和先进的生产设计技术,选择不好准确合适的零件和材料,设计过程和制造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生产出的机床存在一些问题,但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先进性试验,然后对产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相关的研究,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循环,直到产品的可靠性最优为止。

3 结束语

可靠性对于数控机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机床系统的设计离不开可靠性的设计,近年来我国对产品可靠性科研已逐渐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并已被广泛地用于许多的领域,这成为了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更有效的评估工具,同时这对于提高我国数控机床的全面技术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科学理论的可靠性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数控机床的技术,努力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这是我国数控机床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传海.面向可靠性概率设计的数控机床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肖俊.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郝庆波.数控机床可靠性及维修性的模糊综合分配与预计[D].吉林大学,2012.

[4]邱绍虎,吴必才,苏春.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现状及其改善对策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13:1-4+8.

[5]崔有志.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数控机床维修决策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提高可靠性
MAXIMO系统在数控设备可靠性维护中的应用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六) 可靠性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