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案例评析
2015-05-04吴曙邹循东梁宇
吴曙 邹循东 梁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快乐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79-0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初中数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其要求是“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26届“教海探航”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为期两天的教学观摩让众多教师受益匪浅,现将潘淳老师执教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学片段整理出来,与读者共赏。
一、片段呈现
【片段1】黑板上画出三个三角形(如下图),并提出问题:
+
=90°
图1 图2 图3
问题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勾股定理的有关知识,观察黑板上第一个三角形(图1),你能结合图形利用已学的知识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后可以得出∠C=90°,AC2+CB2=AB2,面积S=等。
问题二:观察第二个三角形(图2),由条件
+
=90°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后可以得出∠F=90°,DF2+FE2=DE2,面积S=等。
问题三:观察第三个三角形(图3),知道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3,4,5,你还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吗?
生交流后回答不能,缺少直角条件。
【片段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定成立吗?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3,4,5,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如何判断呢?
生交流后给出“构造法”,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即“边边边(SSS)”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问题二:若将三角形的三边3,4,5替换成a,b,c,还能得出∠C=90°吗?
生交流后使用“构造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片段3】
小活动:数学万花筒
师:根据图中条件,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生生、师生交流,得出相关结论。
二、教学评析
上述案例是潘淳老师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中的教学片段。纵观这三个片段,可以发现这节课是一节求证的课,一节启发和开放的课,更是一节生长的课。陶行知曾经说过“课堂文化是生长文化,学生的学习生长状态首先决定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让自主成为课堂文化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对“未知”不懈的“追问”,让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出未知的数学世界,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自然生长。
(一)三角形求解——感受直角的必要性
本次课题是苏科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旧版《神奇的数组》相比较,更侧重于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过程。因此,在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学过程中,片段1是按照图①、图②、图③三个单个三角形的顺序来探索特殊三角形的某些特点。其中图1设计目的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要求能够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度,进而能够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教师在这个地方的教学处理中希望学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以便在图2也能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求解面积,同时讨论图3中的三角形是否也能求出面积?若不能,缺少哪个条件?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过程中,感受到三角形中直角的必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为了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目的,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课堂的“生成”进行合理的“预设”,及时处理好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二)同一法的证明——逆定理的探索过程
解读教材是实现“用教材教”的基础。教学参考书中指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同一法”。所谓“同一法”就是证明命题B和命题A是同一个对象,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需要先构造一个具有A属性的图形B;
第二步证明B图形与已知A的条件符合;
第三步推理说明所做B图形与题设要求是一致的;
第四步是判断A所述图形具有这种属性。
在第一问证明中,师生交流思想,共同构建一个直角边长为3,4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证明以3,4,5为边的三角形与之全等,从而确定满足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通过这个具体数值的三角形证明,让学生熟悉同一法的证明过程,接着抛出一个更具一般性的问题,“若将三角形的三边3,4,5替换成a,b,c,还能得出∠C=90°吗?”由学生交流、独立证明。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教师渗透“同一法”的证明思想,即当定理的条件与结论所指的事件是唯一且范围相同,则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成立。这时若证明原命题较难,可以证明其逆命题的一种间接证法。在这个证明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并感受数学构思的思辨美、哲学美与艺术美。
(三)数学万花筒——逆定理的简单运用
因为本节课是一节求证、启发、开放、生长的课,教学中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因此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体会形与数的内在联系,并能感受数学定理与逆定理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引导学生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进行变式训练,并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在课堂结尾处设置一个有趣的小活动——“数学万花筒”。
通过这个小活动,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学生思维。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而“数学万花筒”将枯燥乏味的练习题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充满童趣的小活动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疲劳的课堂教学中点亮一抹绿色。
第二,巩固和检查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一节课中,教师讲授完新知后,一般随即开始各种形式和层次的训练、反馈,也就是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巩固习题,“数学万花筒”为教师及时提供开放式的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
第三,密切联系已学的三角形有关知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中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密切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与其他三角形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知识如“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的应用,在这个小活动中都得到有效体现。
(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