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资源禀赋的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适宜性分区研究

2015-05-04潘洪义景伟力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8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关键词:经营权分区修正

潘洪义, 景伟力, 范 婷(1.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8;2.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基于资源禀赋的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适宜性分区研究

潘洪义1,2, 景伟力1,2, 范 婷1,2
(1.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8;2.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研究目的:探讨影响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因素的分异规律并划分适宜性分区,为确定土地流转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撑.研究方法:选取自然质量、区位、景观指数和劳动力资源等因素,进行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运用特尔菲、修正法、GIS缓冲分析和四分法等方法,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1) 就数量而言,双流县高度适宜流转区为25 274.79 hm2,中度适宜流转区为1 777.73 hm2,一般适宜流转区为13 572.83 hm2,不适宜流转区为4 849.79 hm2,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5.58%,3.91%,29.85%,10.66%.2) 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呈现出了大集聚与小分散的特征,即高度适宜性分区与一般适宜性流转分区分布较为集中,而中度适宜性分区和不宜流转分区相对分散.3) 适宜性较低地区主要受修正因素中的对外交通、田块形状和集中连片度指数等因素限制.研究结论:在耕地适宜性流转评价过程中,采用农用地定级的思路,但在评价指标选择、指标的测算和最终确定分区标准中均存在着显著差别,使划分结果更好的揭示了其空间分异规律与限制性因素.

资源禀赋; 耕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适宜性分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确立了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面对微观基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行的农村经营体制暴露出了某些不适应[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又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流转对当地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的积累,以工补农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土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要求日益迫切[4].

随着土地流转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学者分别从农村土地流转基本状况[5]、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6]、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性[7]、农地流转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成因[8]和农户退出意愿影响因素[9]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早于我国[10-12],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土地流转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然而在众多文献中,往往以微观农户调查问卷为主,并进行统计分析,对耕地资源本身的禀赋条件考虑的文献鲜有出现.考虑当地劳动力资源,并以耕地投资视角进行分析的土地流转适宜性评价的文献更为少有出现.因此,本文以耕地自身条件的资源禀赋,联合考虑影响土地流转的区位条件、景观条件和农村劳动力资源条件,对耕地流转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分区,以期对研究区内土地流转的辅助决策和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双流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南缘,地跨北纬30°13′~30°40′,东经103°47′~104°15′.东连龙泉驿区和简阳县,南接仁寿县、彭山县,西临新津县、崇州市,北靠成都主城区,幅员面积1 067.63 km2.地貌有低山、丘陵、平原,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 ℃,降雨量921 mm.土壤分为水稻土、冲积土、黄壤土、紫色土共4个土类.

2010年双流县辖3个街道、21个镇,户籍人口92万人,农业人口77.56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47.4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71.12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8 870元.其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45 475.14 hm2,园地9 962.90 hm2,林地7 769.63 hm2,草地78.09 h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5 291.71 hm2,交通运输用地5 846.13 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 448.43 hm2,其他土地4 890.48 hm2.

2 耕地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数据来源 耕地自然质量数据来源于《双流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数据库成果;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源于《双流县统计年鉴》(2011年);区位因素来源于2010年双流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并辅以高清影像提取.

2.2 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区域内耕地流转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对耕地的资源禀赋进行考虑,选取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利用便利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等因素.因土地流转后仍为农用,更看重的为土地自然质量[13],所以该项评价以自然质量为本底进行其余几项因素的修正.其权重采用特尔菲法,邀请农业、土壤和土地管理方面的专家,共计17人,分2轮进行因素选择和权重打分,分值结果满足了统计分析的收敛标准.

表 1 耕地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注1:自然因素中的含义为《农用地分等规程》规定的内涵.

3 研究方法

3.1 耕地本底质量的确定 农用地分等中有自然等指数和自然质量分2项中间成果,然而自然质量分是在标准耕作制度下土壤对不同作物的适应程度,缺乏对气候和种植制度的考量.因此,本文以自然等指数作为耕地流转适宜性的本底值.

3.2 外溢性影响因素的量化 外溢性因素主要指区位因素,会随距离的变化,使之作用到具体的耕地评价单元上的作用分值发生变化.

(1)

式中,Fi指标在某个相对距离上对耕地的作用分;Mi某个指标个体第i级规模指数;di实际距离;d影响半径;ri相对距离.

3.3 集中连片度 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同或类似某一属性如质量、利用类型等地块的相连程度.它直接影响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是土地流转适宜性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集中连片程度计算方法较多,但主要是基于栅格的景观分析,无法满足连片度落实到具体的评价单元之中的需求,因此本文计算采用GIS分析中的空间相连性计算法[14].连片度指数采用平均值法求得[15],即评价单元面积除以连片后的平均面积求得.

3.4 田块形状 衡量田块形状指数的指标较多,常用的有周长与面积比、方形指数和分形维数等,然而周长与面积比对形状反应灵敏程度不如方形指数和分形维数敏感[16].但从研究区具体情况而言,单一的方形指数和分形维数都无法满足耕地形状度量的要求.因此,本文将2个指数进行联立,采用四分法对形状指数进行量化.

(2)

(3)

式中,LSI为方形指数;FD为分形维数;E为周长;A为面积.

LSI≥1,1为正方形,越大越复杂;FD值的理论范围为1.0~2.0,1.0代表形状最简单的正方形斑块,2.0表示形状最复杂的斑块.

式中,TSD为综合形状指数,通过研究区反复试验得出,在形状较为规则时,FD较LSI更为敏感,因此在第2级划分时重点考虑FD指数.

3.5 劳动力资源指数 劳动力资源指数用地均劳动力进行表征,即单位面积上拥有劳动力资源人数.是土地流转适宜评价中负向指标,该项指数越大则流转的可能性就越小.该项指标采用平均值法进行量化作为修正系数,即用全县地均劳动力人数除以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人数进行修正.

3.6 综合指数的确定 土地流转适宜性综合指数计算,采用修正法求得.

Hi=Gi*∑Wj*Kij,

(5)

式中,Hi为第i个单元的土地流转适宜性综合指数;Gi为第i个单元的自然等指数;Wj为第j个修正因素的权重;Kij为第i个单元第j个修正因素修正系数.

4 研究结果

流转适宜性分区是耕地自然质量和修正因素的共同结果,与农用地定级有相似之处,但又有着显著差别.农用地定级在于综合评价土地质量,并为估价的均质区域划分服务;而流转适宜性分区则是以流转后是否利于投资者赢得效益为出发点.在分区过程中不能仅考虑综合指数进行划分,因此本文综合考虑自然等指数、综合指数和修正因素3者的关系,采用四分法进行流转适宜区域的划分.

综合指数是自然等指数与修正因素的综合表现,其水平高低受二者的共同作用,表现高于平均值时可能为双高型,也可能是单高型.因此,单纯以综合指数进行划分高适宜流转区容易造成结果的偏颇,与实际情况不符.如可能出现自然条件较好,但其他修正因素较差的评价单元,显然不适宜划入高适宜区.因此,采用综合指数、自然等指数和修正指数的平均值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四象限划分.

四分法划分思路如下:第一象限为综合指数、自然等指数和修正指数均高于三项平均值,为高度适宜流转区;第二象限为综合指数、自然等指数高于平均值和修正指数低于平均值的评价单元作为中度适宜流转区,主要考虑耕地流转后仍进行农业生产用地,其自然质量的地位起到的作用较大,故划分为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为自然等指数或综合指数中的一项高于平均值,划入至一般适宜流转区,此类评价单元中自然条件或修正条件相对较为优越;第四象限为自然等指数和综合指数均低于平均值,此类评价单元中或在自然因素或在修正因素中存着明显的障碍因素,不适宜进行土地流转,故将该类单元划入至第四象限之中.

4.1 耕地流转适宜性数量分析 耕地流转适宜性分区原理涉及主要参数,自然等指数平均值为2 640.70,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 042.58,修正系数平均值为0.77.

从流转区的面积来看,高度适宜的比例最高,占整个耕地面积的55.58%,最低的为中度适宜流转区为3.91%.从平均斑块面积来看总体呈现出随着适宜性下降斑块面积下降的趋势,而在中度适宜流转区主要考虑的为耕地自然质量较高的区域,所以平均斑块面积略低于一般适宜流转区.从分区的数量结果来看,既保证了自然质量又涵盖了区位条件,同时兼顾了规模,较为符合流转实际情况.

4.2 耕地流转适宜性空间分析 通过3项指标综合分析,结合ArcGIS平台,对研究区域内耕地进行可视化表达,从而形成图2.耕地流转适宜性分区总体上呈现出了大集中与小分散的特征,即高度适宜分区与一般适宜流转分区分布较为集中,而中度适宜性分区和不宜流转分区相对分散.

就4个分区在各乡镇分布情况而言(表3),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华阳街道办事处、永安镇和煎茶镇等8个乡镇,占比达50.45%;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金桥镇、彭镇和黄水镇等8个乡镇,占比达55.25%;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煎茶镇、大林镇和金桥镇等9个乡镇,占比达53.41%;不宜流转区主要分布在大林镇、煎茶镇和兴隆镇等7个乡镇,占比达54.38%.

表 2 耕地流转适宜性分区面积

表 3 耕地流转适宜性分区乡镇分布

从各乡镇内部各分区的比例来看(图3),高度适宜区分布比例较高的乡镇主要有华阳街道办事处、公兴镇和东升街道办事处等7个乡镇,占各乡镇耕地的60%以上;中度适宜区分布比例较高的乡镇主要有东升街道办事处、九江镇、黄水镇和彭镇等4个乡镇,占各乡镇耕地的7%以上;一般适宜区分布比例较高的乡镇主要有三星镇、太平镇和合江镇等3个乡镇,占各乡镇耕地的40%以上;不适宜区分布比例较高的乡镇主要有三星镇、兴隆镇和太平镇等3个乡镇,占各乡镇耕地的20%以上.

由各适宜分区空间分布分析可知,各乡镇间及各乡镇内部分布不均衡,其中华阳街道办事处,在研究区内高适宜分区比例最高,同时整个镇域范围内高适宜分区的比例也最高;兴隆镇则在不适宜分区所占研究区的比例最高,同时整个镇域内不适宜分区所占的比例也较高.

4.3 耕地流转适宜性限制因子分析 耕地流转适宜性限制因子分析重点从一般适宜分区和不适宜分区中探寻形成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土地整治提出改进的方向.

在一般适宜分区中,主要由自然质量低于平均值和综合指数低于平均值两类组成.自然质量由稳定不易变的因素组成,一般认为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可以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改变[17].在自然质量低于平均值的6 656个评价单元中,1 149个存在灌溉保证率限制因子,648个存在排水条件限制因子,从总量来看两项之和占评价单元的27.00%.因此,该类区域的主要限制因子并非是该两类因素,在短期内无法通过工程整理进行提高.在综合等指数低于平均值的36 203个评价单元中,18 550个评价单元的道路通达度低于50分,4 047个中心城镇影响度低于50分,20 865个对外交通低于50分,16 010个形状指数低于50分,35 468个集中连片指数低于1,16 925个劳动力修正指数低于1.因此,该类区域的主要限制因子为集中连片指数和对外交通,表明该区存在地块破碎且距离货运站、高速出口和铁路运输枢纽的距离较远,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点加强对该区的田块归并和对外运输能力的建设.

不适宜流转区32 857个单元中,自然质量存在排水障碍的有4 301个,存在灌溉保证率限制的有5 388个,两项之和占该类区域单元总个数的29.49%,但由于涉及的单元绝对数量较多,在此区域应该加强水利设施和田面平整工程以期使整体的流转适宜性得到提高.15 512个评价单元的道路通达度低于50分,8 435个中心城镇影响度低于50分,8 740个对外交通低于50分,14 757个形状指数低于50分,31 669个集中连片指数低于1,6 360个劳动力修正指数低于1.因此,该类区域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集中连片指数和形状指数,表明该类区内大部分评价单元存在着地块分散,评价斑块面积过小的情况,是今后土地整理的重点区域,主要措施应采取田块归并和裁弯取直工程.

5 结论与讨论

5.1 耕地适宜流转区以高适宜流转为主 在研究区内耕地高适宜性流转面积为25 274.79 hm2,占整个耕地面积的55.58%,主要是因为双流县作为2013年全国百强县的第9名,其经济实力雄厚,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同时双流县地处成都平原,其耕地自然质量普遍较好,所以导致适宜流转的耕地较多.

5.2 流转分区空间分布以大集聚和小分散为主 研究区域内流转适宜性分区中呈现出高适宜性距成都市越近越为连片出现的空间分布形态,而一般适宜性分区主要分布在县域内东南部的金桥镇、彭镇和黄水镇等相邻的几个乡镇,中度适宜区和不适宜流转区则广泛分布于各个乡镇之内.由于高度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单元的平均面积相对较大,而不宜流转区的平均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呈现出整个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格局.

5.3 耕地流转限制的主要因子为修正因子 通过对研究区的各项限制因子的分析,存在排水条件和灌溉保证率限制因素的评价单元占整个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流转区的数量在1/3左右.然而存在着修正因素中诸如对外交通、田块形状和集中连片度指数障碍的评价单元占据总数的90%左右,在这两类区域内各单元或多或少的均存在修正因子中的限制因子.

在耕地适宜性流转评价过程中,采用农用地定级的思路,在评价指标选择、指标的测算和最终确定分区中标准均存在着显著差别,使得评价分区结果更为接近实际.随着耕地质量年度更新工作的完成,同时结合农户意愿的调查,对研究成果进一步改进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1] 张丁,万蕾.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的15省(区)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2007,2:24-34.

[2] 姜宛贝,刘同,孙丹峰,等. 镇域尺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12,34(9):1681-1687.

[3] 汪小红. 促进农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J]. 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10(8):3-4.

[4] 刘同,李红,孙丹峰,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区域景观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10,30(22):6113-6125.

[5] 袁惊柱.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状况与对策:基于四川省21个乡镇的农户调查[J]. 调研世界,2013(8):25-29.

[6] 杨卫忠,李勇,等. 基于农户效用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研究:以嘉兴市“两分两换”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9):64-70.

[7] 黄惠春,曹青,曲福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性及其约束条件分析:以湖北与江苏的试点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6):44-50.

[8] 张兰,冯淑怡,曲福田. 农地流转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5):74-80.

[9] 罗必良,何应龙,汪沙,等.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农户问卷[J]. 中国农村经济,2012(6):4-19.

[10] Liu Z M, Davis J.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household crop produc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5,16(1):28-49.

[11] Williamson O E. Credible commitments: using hostages to support exchang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4):519-540.

[12] Cook M L. The future of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 neo-institutional approach[J]. American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5):1153-1159.

[13] 徐艳,张凤荣,郭力娜,等. 两种农用地定级目标的标准及其结果比较[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219-222.

[14] 冯锐,吴克宁,王倩.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15] 马仁会,李小波,李强,等. 农用地定级因素法与修正法比较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0,20(6):277-281.

[16] 刘灿然,陈灵芝. 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J]. 生态学报,2000,20(4):549-567.

[17] 郭力娜,张凤荣,曲衍波,等. 基于分等因素组合的农用地整理类型分区[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308-314.

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0068,Sichuan;2.GeographyandResourcesScienceColleg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0068,Sichuan)

(编辑 周 俊)

Research on Division about Suitability of Contracting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ence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Resource Endowment

PAN Hongyi1,2, JING Weili1,2, FAN Ting1,2
(1.KeyLaboratoryofLandResourcesEvaluationandMonitoringinSouthwestofMinistryof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right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ence with division about suitability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regularity of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of Delphi, correction method, buffer analysis, and quartering were employed. Natural quality, location conditions, landscape indices, and labor resources were applied to construct system of suitability about transference with the cultivated land figure as evaluation unit, which the zones were divid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ighly suitable, the medium suitable, the margin suitable, and unsuitable cultivated land’s area are 25 274.79, 1 777.73, 13 572.83 and 4 849.79 hm2,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s are 55.58%, 3.91%, 29.85% and 10.66%, respectively.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grand centralization is along with small dispers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ighly suitable and the margin suitable is centralized and the medium suitable and the unsuitable is dispers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grading was applied, but i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index selection for the evaluation, calculation of indicators and standard of divis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gularity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were revealed better than those in agricultural land grading.

resource endowment; management right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ence; division about suitability

2015-0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20)和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13ZB0153)

潘洪义(1980—),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评价的研究,E-mail:panhongyi80@163.com

F301.2

A

1001-8395(2015)06-0911-07

10.3969/j.issn.1001-8395.2015.06.023

猜你喜欢

经营权分区修正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这一天
合同解释、合同补充与合同修正
浪莎 分区而治
软件修正
土地经营权入股您怎么看?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基于多种群遗传改进FCM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