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进在乡村的文化尊荣史

2015-05-04设计

中国西部 2015年4期
关键词:安州

文/本刊记者 张 筠 设计/赵 清

行进在乡村的文化尊荣史

文/本刊记者 张 筠 设计/赵 清

喜迎千佛朝阳,漫看万山逶迤,耳闻溪流温润,寻梦百花香韵,品吟人文情致,步入历史悠远。“四面青山树映霞,中流碧水润千家。青荫两岸连天宇,绿盖五桥接浪花。校苑稚童书声朗,市集山珍人尽夸。夕阳烟霭林间绕,葱郁翠屏远尘华。”

忆往昔,安县地处龙门山脉南麓,以境内有蜿蜒如龙的龙安山而得名,古乃安州,有祈愿安定、平安之意,始建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迄今1670余年历史。看今朝,安县于1950年隶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85年2月绵阳撤地区设市,南与四川德阳接壤,西南与绵竹相连,北与北川相接,西北与茂县毗邻,全县18个乡镇像璀璨的明珠列队有序地屹立于1189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养育、繁衍并绵延着43.5万安州儿女的根脉与梦想。

行进美丽安州,抚今追昔,体味荷禅莲韵,穿越时光隧道,一部乡村文化的尊荣史徐徐展开。

那些散落安州的历史印记

二亿多年前晚三叠世纪时期,地壳的巨大变换,将内陆沧海演绎成今天安县的山丘湖泊,千佛山的砾岩成为了最为标志性的见证者。两亿多年的沉积和守望,砾岩倾情吸纳岩屑,相偎相依,强化坚硬后变成岩石,石质的坚韧和石壁的包容,构成了砾岩的精神内涵,根脉相传、风骨相依,深深地影响和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安州儿女的品格。

安县境内的安昌河及其他所有河流、溪沟都分别注入嘉陵江支流涪江、白龙江与西河,全属嘉陵江水系的长江流域。据考古发现,长江流域在距今9000~7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了定居的农耕村落,居民从事稻作农业。到了距今70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安县村落的分布从自然分散开始向聚集的聚落群发展,村落之间已经出现了等级分化,每一个聚落群中常有一个大型的中心村落,其规模大,居领导地位。

依水而生,傍山而聚,智勇的安县古人们也不例外。他们在平坝依托安昌河和雎水河在两岸分别建立了中心村落,演绎成今天的花荄、塔水、桑枣、秀水、河清、永河等镇。随着中心村落的人口增加,部落分徙,在安县的低中山分布的晓坝—沸水—雎水一线的西北部建立分部落,成为今天的茶坪、高川等乡镇。

到东晋永和三年,侨置晋兴、益昌、西充国三县,属巴西郡。晋兴县治地在今安县永安乡向阳村,益昌县治地在今安县政府所在地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西充国县治地在今沸水乡街场。义熙九年,设置西浦县,属梓潼郡,西浦县治在地今塔水镇神泉村。历刘宋、南齐两朝,建置隶属均无变化。梁代撤销西浦县,设置益昌、晋兴二县。武陵王天正元年,撤销西充国侨县,新置平川县,益昌、晋兴、平川三县均属巴西梓潼郡。

西魏平蜀后,平川县迁至今安县塔水镇神泉村建西浦县故城,改属万安郡;晋兴县撤销并入益昌县,改属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撤销平川县,在晋兴县故城今安县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金山县,属安城郡,益昌县改属万安郡。唐武德三年,在今安县永安乡向阳村建金山山县故城;永淳元年,在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新置西昌县。五代之后,北宋熙宁五年,西昌县撤销并入龙安县,神泉县仍置,二县均隶绵州巴西郡(今四川省绵阳市)。

宣和三年,因石泉军降为军使,神泉、龙安二县仍隶绵州。宣和七年恢复石泉军,辖石泉、神泉、龙安三县。南宋宝祐三年,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城。元中统五年,升石泉军为安州,治地在今永安乡向阳村。明洪武七年,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今安昌镇,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绵州升为直隶州,安县改属绵州。

民国二年撤销绵州,安县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安县于1949年 12月25日和平解放,一直为四川省绵阳市辖县。

两亿多年的历史涤荡,温蕴安州承载着文脉之芬芳从远古走来,秘境安州吸引着猎奇之游人从八方聚拢。有道是,喜看安水绕村流,绿树红花山中游;文脉飘香人自醉,乐居秘境美安州。

百年遗梦,东方姊妹桥

从成都出发,经成绵高速路到安县,共约2小时车程到达安县的晓坝镇,曲曲折折的茶坪河柔情地环拥着整个晓坝镇。风光旖旎,群山环抱,依山临河,观山望水,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罗浮山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安县白水湖和千佛山旅游区的中心。

坐落于晓坝的“中国院子”,以川西北民居为主调,融合北京四合院、山西深院、皖南徽派、江南水乡等中国典型民居形态,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中国传统建筑联袂演义”的精彩画面,被誉为“中华民居第一镇”。在这里,游客能完整地领略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游于其间,令人顿生“一路塔云观胜景,芳菲幽静蟾宫。樱花含笑鸟空鸣,千年院子傲苍穹。姊妹平湖波潋滟,清风荡漾莲蓬,飘然犹在画图中”的畅快之感。

横江闸坝登高楼,画栋雕梁卧碧波;两岸绿荫随绿水,一河清渠映轻舟。在晓坝五福村,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姊妹桥,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进行了重修。姊妹桥共长约50米,距河床高约10米,宽3.5米。四周群山环抱、幽谷叠翠,横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双桥间隔于河心的树石之上,为木质廊桥,因势而建,融入自然,集桥、廊、亭于一体。由于桥分两段建造,两桥之间又以天然巨石相连,像一对孪生姊妹,故称“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

传说很多年以前,安县当地有一对孪生姊妹,长大出嫁后,舍不得离开乡亲,立誓要为家乡做一件好事,便年年上山种树,树木长大后用来修建大桥。这件事感动了山神,有—天姐姐与丈夫上山栽树,路过一口水井时,发现井里有一根圆木冒出来,夫妻便将它拉出来,但拉出一根又冒一根,一连拉了100根,当他们说修桥够用了时,井里不再冒木头了。也是在这一天,妹妹与妹夫干活下山路过一座岩洞时,发现岩缝中夹了一根圆木,他俩便将这根圆木拉出来,但拉出一根又冒出一根,两人说修桥够用了时,岩缝不再冒木头了。他们将木头拉到河边,根据地形各自造了一座样式无异的木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然而,桥中的上品却是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而集桥、廊、亭于一体的廊桥可以说是其中美之经典。安县姊妹桥就是这样的美之经典,是中外闻名的东方廊桥。

姊妹桥架桥的智慧结晶,为研究明、清民间艺术和古桥建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桥全部由10厘米粗的原木并排密集为梁,上面铺设桥板,经久耐用,非常结实,人字房架的桥身,全系穿榫而成,盖上小青瓦,桥的两端建有两叠水的牌楼,向北的牌楼正面中间雕有双凤朝阳的浮雕图案,两边挑坊上刻有卷草花纹。桥的南端正中刻有二龙抢宝图案,桥上的金公柱刻有云纹雕花,造型优美,古朴深厚,意味深长。

摄影/白青松

据安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副局长马婷婷介绍,位于安县雎水镇太平街西500米处虎头岩下的雎水河上的太平桥同样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为南北向单拱石桥,古有“鱼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卧长虹”之美誉。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的“雎水春社踩桥会”是川西北一带最有影响的祈福纳祥民间盛会,也是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独特不可复制的民俗“活化石”。

桥头拜干爹,小儿免病秧;夫妻双双行,地老到天荒;凭栏丢药钱,身健家安全;向河抛衣物,祛灾享洪福。春社这天,人们在太平桥上来回走三转以祈求平安吉祥。魔术、杂耍、唱道筒、被单戏等民间民俗文化和特色小吃齐聚太平桥两岸,成为川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生态园和展示台,场面颇为壮观。于是,有歌云:“春风徐徐,太平桥上挤。男女游客人数万,踩桥人汗湿衣。去三遍回三转,老少接踵擦肩。收干儿如获宝,鞭炮鸣乐翻天。”

那里的名人,他们的故事

悠远历史绵延着厚重文化,灵山秀水养育了世代才子佳人。安县蕴藏着令人着迷的历史文化和传奇故事。清代“巴蜀才子”李调元名震江南,“铁笔圣手”沙汀文贯古今,民俗作家萧崇素情动山水;千佛山的“千佛”故事、雎水校场的“钱山之谜”;安州的“袍哥”社团与渊源、乡绅之争与尔虞我诈……这些流传安县的民间故事和风物人情,成为了安州这一片土地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调元于1734年出生于“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的安县宝林镇大沙村李家湾。乾隆十八年(1753年),李调元与祖母、继母和弟弟谭元一起到浙江,在名师的教导下勤奋攻读,游遍浙中山水,饱览江南佳山秀水,每到一处见到金石碑碣均视为至宝,精研诸子百家、历史地理、稗官野史。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肄业锦江书院,著有《南宋宫词百首》,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会试中副榜,选充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42岁的李调元做到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相当于今天中央组织部人事司司长)。他不太懂人情世故,没有深入领会顶头上司的言语暗示,办理公文遵守规章,不知圆通。年度考评因此被上司舒赫德、阿桂评为“浮躁”。乾隆皇帝见到这个评语,也感到吃惊,特拔他继续当官,还外放广东学政三年。

然而,李调元并没吸取教训,只知实心办差,直心处世,不知不觉触到了复杂而微妙的满汉官场关系网。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他领差押运《四库全书》,沿途卢龙知县郭棣泰和广平知府弓养正联手刁难他,不慎淋湿黄箱,让乾隆皇帝大为光火。双方互告,李调元最后被发配新疆,充军伊犁。上天本心似乎想给这个春风得意的四川大才子李调元一些磨砺,让他有经历西北沙漠,增长见识的机会。遗憾的是,李调元胆力太小,宁愿花钱赎罪,解职为民。

李调元看穿了乾隆末年官场的乌烟瘴气,厌倦了满汉大员间的勾心斗角,选择急流勇退,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退出官场回到故乡罗江养老,过着“诗酒拥书城,田园看野鹤”的生活。他博学通达,潜心专著,经、史、文、集、诗、词、歌、赋、天文、地理、戏剧、佛家的梵言,甚至庖厨之学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所编的《函海》被誉为巴蜀百科全书,其情、其品、其智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摄影/白青松

除了巴蜀大奇才李调元,安县名人可谓群汉星呈。清同治时期,李岷深官职二广总督,捐五千两纹银,削壁凿字,修通三峡栈道,以解千佛之苦,引为历史佳话。中国现代文学家沙汀,饱经沧桑,矢志不渝,以革命者的坚贞热血和文学家儒传巨笔,书写出了扛鼎之作《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中国民间文学大师萧崇素,淡泊宁静,茶禅素裹,用智慧和心血收集、整理和编辑的《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此外,还有川剧表演艺术家敬华、刘吉成,教育家杨礼、吴庚舜,医学家苏怀德、郑光宇……行走安县乡村,总能听到安州名人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的安州名人,也成为了安州家园一份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安州儿女奋发图强,扬鞭远航。

有道是,千秋传承安州红,雅士文人今世诵;温蕴秘境锦绣隆,珠玑璀璨卷轴中。

猜你喜欢

安州
喜迎二十大·给大地插上诗歌的翅膀
——绵阳诗人写乡村采风创作活动走进安州区塔水镇
《安州文艺》鲜活的文艺现场 超拔的精神高地
古城安州和它的追梦人
返乡创业活力安州建设绵阳经济新区
《剑南文学》2020年文学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策略初探
卷首语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安州区文学创作综述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愁远去,乡土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