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战略与曲折中前进的泛亚铁路(续)

2015-05-04陈志昊设计王静

中国西部 2015年4期
关键词:泛亚东南亚缅甸

文/ 陈志昊 设计/ 王静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战略与曲折中前进的泛亚铁路(续)

文/ 陈志昊 设计/ 王静

泛亚铁路与东南亚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为了建立中国主导的经贸圈,当前必须要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交通建设。习近平主席提出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要加强“道路联通”,实现各国在铁路、公路、航空和电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加快货物和人员往来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国间的经贸发展。在这个规划中“泛亚铁路”的建设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泛亚铁路是一个连接欧亚的跨洲铁路网络,它将贯通亚洲的东部和西部,并延伸至欧洲甚至非洲。泛亚铁路将促进欧亚国家间的贸易发展,也会改善老挝、阿富汗、蒙古及中亚等内陆国的经济与对外交通。这项铁路发展计划对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际间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是海运,美国是典型的海权国家,拥有全球最强的海上力量,在世界各地部署了十几个航母战斗群,几乎所有的重要航道都在美军的掌控之下。因此,全球重要贸易线的安全都掌控在美国人手中。目前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还远远不能与美军相比,我们还不能在海上挑战美国。但是,中国是典型的陆权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在陆地上解放军有充分的自信来面对美军。如果泛亚铁路得以成功建成,则将会形成另外一条可以挑战海上航线的新兴贸易运输网络。首先,当前中国铁路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运输能力相比以往有了大大的加强,而且铁路运输相对于海运来说有更加快捷的优势。其次,现在制约欧亚铁路线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各国的铁道轨距不同,有宽轨、标准轨和窄轨三种。而泛亚铁路的建设将会采用统一的轨距,最终形成真正的一体式运输网。中国有能力对泛亚铁路给予工程技术上的支持和安全上的保障,如此一来就可以将贸易线的安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为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经贸圈最终铺平道路。

在中国的欧亚一体化战略中,东南亚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难而易的,如果要整合欧亚大陆,肯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西亚,穆斯林的宗教冲突已经持续了千年,而且是大国博弈的最重要舞台,将其整合的困难度可想而知。南亚,印巴矛盾和中印领土争议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解决。中亚和北亚,这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俄国人对中国的防范和猜忌不言而喻。整个一圈看下来,只有东南亚是最容易上手的。首先,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更接近中国,从古至今两地有深厚的交流往来。其次,在东南亚有数量庞大的华人,而且华人企业家几乎掌控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第三,中国和东南亚经济结构互补性非常强,中国向其出口各类工业产品,而它们则主要为中国提供粮食蔬果和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第四,东南亚十国的总人口为6亿,是一个巨大的潜在产品销售市场。因此,将其纳入中华经济圈就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立,而建设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现代化铁路网,也是中国政府努力的目标。

规划中的泛亚铁路东南亚部分以昆明为中心,向南分出三条支线,即东线(越南)、西线(缅甸)、中线(老挝),然后三条线又汇集于泰国曼谷,最后经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到达新加坡,预计铁路总长将达到14600公里。2011年世界高铁大会期间,泛亚铁路的东南亚走廊部分在中、泰、老三国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定型。如果此段铁路建成,则昆明必然会成为中国西南的一个新的经贸中心,推动整个西南地区的长远发展。

曲折中前进的泛亚铁路

华盛顿自然不会乐见于中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围绕泛亚铁路的兴建爆发了一场波涛汹涌的外交战和政治战。中国和周边很多国家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外交争端。

缅甸一直以来就被视为中国的铁杆盟友。为了分化离间中缅关系,美国主动向缅甸示好,曾经将缅甸视为冤家对头的美国积极恢复了两国间的官方交流渠道。之后,大量美国高层官员开始访问缅甸,2012年奥巴马更是“历史性”到访缅甸,成为首位访问缅甸的美国总统。美国携日本等盟友与缅甸大谈经贸合作,并推动缅甸国内的民主改革。随后缅甸国内的政治风向骤变,大批中缅之间的重要工程如密松大坝、莱比塘铜矿等均被宣布暂停,甚至连至关重要的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也出现重大波折,后来在中国政府的努力斡旋之下才成功开通运营。2014年7月18日,缅甸铁道运输部发布消息称,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搁浅,泛亚铁路东南亚走廊的西线建设受到严重打击。

此外,美国怂恿菲律宾挑起与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争端,近一两年中菲岛屿冲突长期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借由南海局势越见紧张,美军逐渐恢复了在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的驻扎,而且不断加强美菲军事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在南海争端逐渐激烈的背景之下,中越关系也越发紧张起来。其中的高潮就是2014年5月到7月的围绕中国981钻井平台在南海的作业,中越之间发生了大规模海上冲突,随后越南国内也爆发了一系列的暴力反华游行,最后几乎所有中资公司和机构都撤离了越南。美国则在一旁鼓励支持越南与中国的冲突。10月2日,美国政府决定放松对越南的武器禁运,美方将首次向越南出口杀伤性武器,以帮助越南加强海上实力以对抗中国。在如此背景之下,泛亚铁路东南亚走廊的东线建设的风险性也陡然增高。

由于迁徙到泰国的华人移民成功实现本土化,因此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少有的没有反华现象的国家。2011年,华裔出身的英拉·西那瓦出任泰国总理,她力主推动中泰双边关系的发展,其中的大手笔就是所谓的“大米换高铁”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中国以高铁技术支持泰国的高铁建设,而泰国试图用农产品来支付和抵偿部分产品和服务的费用,这些农产品包括泰国大米以及橡胶等。泰国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对美国来说又何尝不是呢?美国一直将泰国视为自己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友,在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中泰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亲华的泰国总理不符合华盛顿的利益。中泰协议签署之后泰国国内就爆发了由反对党领导的“黄衫军”反政府事件,泰国一时陷入了极度的混乱,经济发展受到重大阻碍,多项国际合同亦无法履行,包括中泰“大米换高铁”计划。政治斗争的结果是英拉被解职,但是这并没有给泰国带来稳定,抗议活动仍然在继续进行。最后,5月22日,泰国军方陆军总司令巴育宣布发动政变,由高级将领组成的维和委员会接管了政府内阁。

泰国的政局动荡影响到了中泰经济合作。3月12日,泰国宪法法院判决之前已获国会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违宪,而该项目的核心部分正是“大米换高铁”协议。但是,随后局势却有了峰回路转般的发展。6月9日,以泰国陆军司令巴育为主席的“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决定在近期对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其中包括同中国的“大米换高铁”项目。7月,泰国军政府又宣布将和中国合作建设价值233亿美元的两条高铁走廊,并计划将泰国的火车铁轨宽度从1米统一调整为和中国同样标准的1.435米标准铁轨,为与中国线路对接做好准备。11月18日,泰国总理巴育宣称该国内阁通过了一项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价值122亿美元。按照巴育的说法,这是泰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计划”,也是他在北京APEC峰会上和习近平主席会谈后商定的。

目前,泰国政府规划的新铁路线路甚至要优于之前英拉政府划定的路线。新的路线从泰国东北部重要口岸廊开府到首都曼谷及东部工业重镇罗勇府,而与廊开府一河之隔的就是老挝的首都万象。目前,中老铁路的建设工作正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它将连接中国的昆明和老挝的首都万象。按照整体规划,中老铁路和中泰铁路都会采用中国标准,两条线路将在泰国的廊开府与老挝的万象之间对接,这样将打通从昆明直达曼谷的战略通道。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项目也将为联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打下基础。未来该线路还将从曼谷南下延伸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最终贯通整个东南亚。

2014年11月24日,中泰高铁联合研究中心筹备办公室在曼谷正式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中泰高铁合作正式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按计划中泰122亿美元的铁路项目将于明年启动。相比西线中缅铁路的搁浅和东线中越铁路的高风险性,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中泰铁路可初步实现中国与东南亚的铁路一体化战略,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进展。这一成果对云南的发展是相当不错的利好消息。届时,昆明与曼谷之间将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促使两地之间物流、商贸、旅游更加方便、快捷。

对于致力于“重返亚太”的美国来说,中泰铁路的建设肯定不是个好消息。而日本也极其担忧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势力扩张。目前,除了中国之外,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企业均有意竞标泰国的铁路项目。另外,泰国似乎也不愿意把宝全部押在中国身上。据泰国媒体报道,巴育下月赴日本访问时或将与日本谈及其他铁路线路的合作问题。未来局势会如何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围绕东南亚的大国博弈还将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泛亚东南亚缅甸
泛亚玩具實業有限公司
缅甸记忆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
美俄聚焦东南亚
缅甸非常之旅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