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就生态旅游发展新蓝图
--四川省马尔康县长窦孝解谈会全域旅游发展

2015-05-04摄影王国民设计王静

中国西部 2015年5期
关键词:马尔康全域景区

摄影/ 王国民 设计/王静

绘就生态旅游发展新蓝图
--四川省马尔康县长窦孝解谈会全域旅游发展

摄影/ 王国民 设计/王静

俯瞰代基村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①生态景观中的溪流一角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理清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全域、全时、多元”的新理念,把马尔康县作为最好的旅游产品、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来打造,大力实施“文化兴旅”战略,突出嘉绒、宗教、长征三大文化品牌,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谋划发展格局。通过景点、景线、景域多维空间营造,形成“一核一环三点五通道”的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全域旅游”一核心——卓克基土司官寨文化旅游国家AAAA级景区,构建“全域旅游”县内一环线——大郎足沟—大藏—脚木足—马尔康城,建成“全域旅游”三个精品示范景点——松岗景区、大藏景区、昌列山景区。积极融入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畅通马尔康县连接理县、金川、壤塘、小金、红原(州府至红原机场快速通道)五县的进出通道,加快与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内各县的深度合作,特别是与成熟景区的联合,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宣传促销、无障碍旅游措施,发挥马尔康县在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改造城乡风貌。将城市作为景区打造,将主要功能建筑和景观建筑作为旅游要素,推进城市与景区生态文化、园林景观、功能设施无缝对接、融为一体。结合阿坝州建州60周年大庆,马尔康县市政设施通过改造和上档升级,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各项旅游附属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齐全,已构建起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服务网络,其中新建的嘉绒文化美食街、嶂恰岭公园和婆陵甲萨遗址公园成为亮点。在幸福美丽家园建设过程中,创新各项规划设计,注重资源文化内涵的彰显,把全县建成景城一体、景村一体、宜居宜游的县域大景区。

丰富特色旅游体系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马尔康县松岗景区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大藏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昌列高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等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把境内各项生产要素和大部分生活要素都变成旅游要素,完善旅游集散中心、主题酒店、美食街、购物街等旅游六要素在相关规划中的有效衔接和配套落实,推动旅游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旅游要素集聚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旅游进出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形成功能齐全的大旅游网络。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以“休闲产业集群—魅力旅游小镇—精品旅游村寨”为框架构筑全景马尔康,结合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突出“一村一品”旅游特色,加强道路、通信、电力、停车场、旅游公厕、村容村貌的优化升级,强化和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五大片区,即以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民居为主体,加上梭磨河大峡谷、雪马山、纳足沟为东部旅游区的“嘉绒乡土乡村旅游片区”;以昌列山、嶂恰岭公园和阿底耿达寺为中部旅游区的“宗教文化乡村旅游片区”;以双江口、金川电站库区为南部旅游区的“高峡平湖乡村旅游片区”;以大藏风光景区和茶堡河流域为东北部旅游区的“大藏高山草甸乡村旅游片区”;以达维片区为西部旅游区的“原生态乡村文化旅游片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促进农家乐提档升级。

强力推进产业融合。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附加值和溢出效应很高的泛旅游产业。推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鼓励开发阿坝中蜂蜂蜜、中药材、牦牛肉、藏香猪、野生菌等天然绿色旅游食品和保健品,民族文化饰品、传统手工艺品、唐卡绘画等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积极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发展特色商品购物市场,增加游客观光和体验购物功能。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发展会议会展、商务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与民族文化演艺互动吸引、会展会议相结合,吸引各类大型会议、学术报告、活动庆典、企业年会等到马尔康县举行。

②民居点缀的雪域美画

落实全域发展保障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旅游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景区景点旅游公路建设,改造提升现有交通体系,尽快完善S220公路(日部—康山—草登—脚木足—白湾—木尔宗)S453公路(马尔康—大藏—沙尔宗—龙尔甲—红原)规划建设,完善各个景点之间的道路连结系统,形成县内旅游环线。二是配套旅游附属设施。完善旅游交通导向指示牌、景区景点标识标牌、旅游公路危险路段安保设施,做好景区手机信号辐射网络建设,提供热水、供氧、Wifi等便民服务。三是建设休闲娱乐场所。建设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锅庄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在地域比较开阔、商业比较繁荣的地方建设特色商业区、美食街、嘉绒民俗街、休闲长廊,建设并完善重点旅游景区游客集中购物场所,形成旅游购物一体化。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一是积极招商引资。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域发展”的发展模式,着力推进松岗景区“柯盘天街”、尘埃落定山庄主题酒店和卓克基景区自驾游露营地等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旅游融资的新突破。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十二五”旅游重大发展项目进行清理盘点,精心编制“十三五”旅游发展项目,争取更多的旅游项目进入省、州总盘子。在做好松岗、大藏等景区策划包装工作的同时,启动雪马山景区的前期开发和策划包装工作。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一是丰富宣传内容。加强马尔康形象宣传,叫响“高原明珠城,最美马尔康”的宣传口号。在内容上应注重体现马尔康的文化内涵,把旅游宣传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影视、摄影、文学等作品,充分展示马尔康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二是创新宣传手段。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完善旅游网络营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网上运作。深度挖掘节庆文化内涵,办好嘉绒锅庄节和红叶节,积极参与省、州组织的旅博会、旅游推介会等。加强对客源地市场及出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增强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与旅行社合作,加大旅游让利促销力度,巩固和扩大成都、重庆、兰州、西安等一级市场,拓展省内二级市场,开拓国内外三级市场。

积极建设旅游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对口帮扶、对口援建、州校合作等渠道,通过自主培训、外派挂职、合作培养、送教上门等方式,培养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实用技能人才。建立旅游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引进一批熟悉市场运作、善于经营管理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二是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组织宾馆、酒店服务人员,旅游交通运输、旅行社、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人员、景区导游、讲解员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学习,进一步规范全县旅游服务行为,提升旅游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马尔康全域景区
马尔康市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某景区留念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