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代谢血液指标监测对肾性贫血使用静脉铁剂的指导意义
2015-05-03罗晓琳
罗晓琳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其根本原因是衰竭的肾脏不能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发生率高达90%[1]。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但由于缺铁等因素使其疗效大打折扣[2]。近年来,静脉铁剂吸收好、利用率高,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肾性贫血。本研究中适当使用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98例,根据肾性贫血入选标准[3]:患者规则血液透析并病情稳定至少2个月以上;血红蛋白(Hb)≤85 g/L,红细胞压积(Hct)≤25%;近期无出血或输血等原因引起的贫血;除贫血外没有血液系统疾病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无慢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病史;无铁剂过敏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3±21.4)岁;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炎9例,慢性肾盂肾炎13例,多囊肾15例;Hct为(24.01±2.14)% ,Hb 为(73.96±8.45)g/L,转铁蛋白(TRF)为(9.82±2.27)m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为(16.36±9.45)%。观察组中,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44.1±19.9)岁;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 11 例,慢性肾炎 12 例,慢性肾盂肾炎 9 例,多囊肾 17 例;Hct为(24.36±2.04)% ,Hb 为(73.88±9.37)g/L,TRF为(9.77±1.98)mg/L,TSAT为(16.97±9.75)%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各项指标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肾性贫血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44,规格为每支 2 000 U ∶0.4 mL),每周总剂量 100 ~150 U /kg。对照组另空腹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每片100 mg,国药准字 H20083003),2 片 /次,3 次 /日,连服 8 周;观察组另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内蒙古康源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 2 mL ∶50 mg,国药准字 H20044097),每次 100 mg,1次/日,连续注射8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贫血症状缓解,Hb升高不小于30 g/L、Hct升高不小于10%者;有效:贫血症状有所缓解,Hb升高不小于15 g/L但小于30%、Hct升高不小于 5%但小于10%者;无效:Hb,Hct较治疗前没有改变甚至恶化者。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治疗前后 Hct,Hb,TRF,TSAT等指标变化水平,观察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活性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3例出现心悸,减慢静脉滴速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皮疹、面色潮红等过敏反应;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9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铁代谢血液指标变化对比(±s,n=49)
表2 两组患者铁代谢血液指标变化对比(±s,n=49)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治疗前治疗后t值P Hct(% )24.36±2.04 31.42±5.13 8.952<0.05 24.01±2.14 27.92±4.41 5.584<0.05 Hb(g /L)73.88±9.37 97.13±11.02 11.251< 0.05 73.96±8.45 92.13±11.47 9.419< 0.05 TRF(mg /L)9.77±1.98 13.56±4.92 5.002< 0.05 9.82±2.27 11.81±2.17 3.376< 0.05 TSAT(%)16.97±9.75 25.62±11.02 4.115< 0.05 16.36±9.45 24.58±11.24 3.918< 0.05
表3 两组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对比(±s,n=49)
表3 两组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对比(±s,n=49)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治疗前治疗后t值P IL-6(ng/L)10.23±2.07 13.87±2.34 8.156<0.05 10.31±2.17 11.92±2.15 3.689<0.05 TNF-α(ng/L)14.61±3.22 18.43±3.26 5.836<0.05 14.33±3.74 16.89±3.01 3.733<0.05 MDA(μmol/L)6.72±1.53 15.46±1.63 2.367< 0.05 6.92±1.07 8.46±1.76 5.234< 0.05 CSH-Px(μmol/L)57.33±19.72 27.67±13.31 8.727<0.05 58.01±19.11 38.64±15.34 5.533<0.05
3 讨论
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时常会发生肾性贫血并发症,主要原因是由于肾脏所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以及红细胞寿命缩短或其渗透脆性增加,另外铁、叶酸等的缺乏,血透过程中造成的失血或血透不充分,铝中毒等都是肾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5]。目前,临床治疗肾性贫血常用的手段是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但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因铁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功能性缺铁,因此应及时补充机体铁贮存[6]。
口服铁制剂和静脉注射是目前常用措施,口服铁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对较差,且会刺激胃肠道,在胃肠道内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7]。另外当血清铁蛋白达到200 μg/L或者TSAT大于20%时,肠道的铁吸收达到饱和状态。静脉铁剂可与TRF迅速结合而快速到达骨髓,缓解缺铁状态,可促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发挥其最大利用率,并降低其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铁剂是一种氧化剂,静脉补铁后,当转铁蛋白出现过饱和后会致使游离铁增加,从而加重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8]。因此在铁制剂的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监测铁代谢血液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TRF和TSAT反映机体内储存铁和可以利用铁的水平,而Hct和Hb是缺铁指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要保证机体内有充足的铁,即首先应保证 TRF≥100 mg/L,TSAT≥20%。但有研究提出[9],当 TRF≥800 mg/L,TSAT≥50% 时,则提高 Hct和 Hb 水平变慢,严重者还会出现铁过载而加重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控制TRF及TSAT在100~800 mg/L和20% ~50%范围内。本研究中两组患者TRF及TSAT等均在控制范围内。另外,GSH-Px和MDA可间接反映机体氧化损伤情况[10],由本研究结果可见,两组患者IL-6,TNF-α及 MDA均比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SH-P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了静脉注射铁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加重机体氧化应激,且减弱抗氧化能力,从而导致患者慢性微炎症加剧。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轻微,表明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肾性贫血使用静脉铁剂治疗能有效提高总有效率,但使用时应严格监测铁代谢血液指标,严禁铁过载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刘 林.不同补铁方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42例[J].中国药业,2012,21(5):68-69.
[2]田 密,孙广萍,李德天,等.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4):206-208.
[3]任 伟,兰 雷,汪 鹏,等.静脉补贴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4):500-502.
[4]孙永胜,马红玲,吴江芳,等.静脉铁剂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重要作用[J].甘肃医药,2012,31(4):276-278.
[5]张 凌,卞维静,范敏华,等.不同给药途径补铁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39-343.
[6]潘金林,石春晖,岳菊三,等.蔗糖铁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47-49.
[7]尹 广,陈 欣.肾性贫血治疗中静脉铁剂的合理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6):652-653.
[8]徐卓佳,王 铠.不同剂量静脉铁剂对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7(11):626-627.
[9]夏晓红,韩志武.口服与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对比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1,11(5):217-219.
[10]戴建平,刘晓青.静脉铁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微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12):84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