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选姜黄饮片切制工艺*
2015-05-03杨海玲许丹妮吴尤娇黄华艳
杨海玲 ,许丹妮 ,吴尤娇,黄华艳,徐 信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 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通经、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腹痞满胀痛、妇女血癖经闭等证[1]。姜黄炮制方法在历代医药专著、《中国药典》及各省炮制规范均有记载,但均未规定具体的切制工艺参数,且炮制工艺不统一[2]。姜黄中主含挥发油和姜黄素[3],其中姜黄素可抗氧化、抗炎、抗肿瘤[4],挥发油则可抗菌、抗病毒等[5]。因此,本试验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姜黄饮片最佳切制工艺,以期为姜黄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LC-1100AT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安捷伦公司,紫外检测器)。姜黄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23~200603);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纯净水等;姜黄购于广西玉林药材市场,经广西中医学院韦松基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姜黄 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制备
将姜黄药材净选除杂后,等量称取9份样品,每份120 g,略泡30 min,按 L9(34)正交试验表工艺进行焖润、切片,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饮片编号为1~9。
2.2 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Shimadzu VP-ODS 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 冰醋酸溶液(48 ∶52);流速 1.0 mL /min;紫外检测波长:430 nm;柱温35℃。拟订色谱条件下,姜黄素分离较好,相邻峰间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板数按姜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0 000。色谱图见图1。
2.2.2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姜黄素对照品0.003 0 g,置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各样品粉末(80 目)0.2 g,精密加入甲醇 25 mL ,称重,回流提取 30 min,放冷,补足减失的质量,过滤,取滤液适量,离心冷藏备用,即得供试品溶液。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2.2.3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姜黄素对照品溶液 2,4,6,8,10 μL,按拟订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Y)对姜黄素对照品进样量(X,μg)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13 261.583 3 X+62.3,r=0.999 8(n=5)。结果表明,姜黄素进样量在 0.24 ~ 1.20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2.4 含量测定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10 μL,按2.2.1项下条件测定姜黄素含量。分别称取姜黄各样品粉末25 g(24目),置2 00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 800 mL的蒸馏水和数粒沸石,按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结果见表 1。
表1 不同样品中姜黄素与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n=3)
2.3 正交试验
正交表选择及因素水平设计:根据预试验结果,焖润时间(A)、切片厚度(B)、干燥温度(C)为姜黄切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干燥时间(D)为次要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选用 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设计,见表2。
表2 姜黄饮片切制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表3 姜黄饮片切制工艺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姜黄切制工艺的影响因素为C(干燥温度)>A(焖润时间)>B(切片厚度)>D(干燥时间),且干燥温度与焖润时间对挥发油与姜黄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根据直观分析及生产实际情况,取重要因素较高的组合,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 A1B2C2D1,即焖润 8 h,厚度 2 mm,35 ℃ 烘 7 h。
2.4 验证试验
按优选的切制工艺制备2份样品,按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2份样品中姜黄素与挥发油的含量均较高,与正交试验结果吻合,说明本试验最佳切制工艺可行。
表5 姜黄饮片切制工艺验证试验结果(n=3)
3 讨论
本试验中对姜黄的切制工艺进行优选,确立最佳工艺为焖润8 h,厚度2 mm,35℃烘7 h。姜黄传统的炮制方法大多采用泡法处理软化药材,由于长时间的浸泡在水中,容易出现严重的“下色”现象,易造成药物中的成分流失于水中,造成质量下降。本研究中进行了改进,使其在适量水中略泡较短时间约(30 min),再用先前泡药材时剩余水及适量清水用润法进行软化,使药材慢慢的吸收水分,这样既符合“少泡多润”的水处理原则,又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由表1可见,姜黄素与挥发油的含量均较《中国药典》的规定高,可佐证。由验证试验结果可见,本工艺简便、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该方法可进一步在生产中推广,既可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保证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疗效。
姜黄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同时也是主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由本试验结果可见,影响姜黄切制工艺的主要因素有干燥温度及焖润时间,对其主要成分挥发油与姜黄素含量的影响最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是饮片切片过薄,表面积增大,干燥时温度过高及时间过长均容易造成挥发油、姜黄素等挥发性成分散失;反之切片太厚,则有效成分又不易煎出。因此在切制加工时,一方面应注意在切制前应将姜黄按个头大小分档进行焖润,以保证焖润程度的均匀性,同时依“少泡多润”原则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另一方面应注意切片厚度及干燥温度与时间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本试验证明,切制的厚度、干燥温度和时间影响其中的姜黄素与挥发油含量。规范姜黄切片工艺,控制切片厚度、干燥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提高饮片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47.
[2]杨海玲,覃 葆,徐 信,等.姜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1):59-60.
[3]刘康莲,聂开敏,杨再波,等.姜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 643-8 644.
[4]赵 鹏,蔡 辉.姜黄素抗血管新生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 407-1 409.
[5]刘红星,陈福北,黄初升.广西姜黄挥发油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广西植物,2007,27(5):79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