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
2015-05-01许箐
许箐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预测报告,我国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扶养比(即领取退休金的职工人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迅速上升,每100个15至64岁年龄组内的人需要扶养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人数由1990年的8.7个上升到2050年的31.2个。
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需要“三支柱”,分别为强制性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自愿建立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个人购买的商业健康、商业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在于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但由于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难以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因此目前在加强第一支柱的管理和改革基础之上,针对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已经有了税收的优惠政策。本文探讨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财务可行性,以期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提高退休职工生活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二、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层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单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应选择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经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企业内部一般都设有由劳资双方组成的董事会,负责决策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事宜。两者主要区别有:
表 世界银行对于中国就业人口及老年人的预测
首先,从实施主体来看,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执行的,而补充养老保险是由企业和职工自主决定建立的,属于自愿建立。
第二,从筹资方式来分析,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加部分积累的方式,通过代际赡养提供养老保障;而补充养老保险采取个人账户完全积累方式,实行个人保障。
第三,从运营模式方面来分析,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社保机构统一管理运作;而补充养老保险则是采用市场化方式,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运作。
第四,从缴费方式及金额来看,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执行,采取统一缴费标准,而且必须按期缴费。而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较为灵活,缴费水平因企业而异,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的水平可高些;缴费金额可有较大的弹性,经济效益差时少缴一些,经济效益好时可以多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资金可以从企业自有资金中的奖励、福利基金内提取,实行预筹积累的办法。
三、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根据目前各国的实际情况,如果养老金的替代率(即退休金水平占退休前工资水平的比例)达到60%以上,则人们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达到80%以上,才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由于历史因素,我国从2007年起,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并按职工工资的11%建立个人账户。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发放;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每月发放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的1/120。在1997年以前或之后几年时间内退休的职工,个人账户无累积储存金额或积累得非常少,但这部分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必须要维持,因此造成较大养老金的债务。
随着卫生条件和医疗设施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要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远远不够,必须完善和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二是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众所周知,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全国老龄办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提到,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缴费人员变化不大,退休领取养老金人口大幅增加,必然导致支付危机。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更大程度地保障参加人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三是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将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长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国家对于补充养老保险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进行扣除并延期缴纳,以减轻职工税收负担。因此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四是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发育。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将大量的即期消费资金整合为长期投资,因此,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均为各大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专业能力是市场充分肯定的,其投资收益水平也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所无法比拟的。作为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其涉及的投资产品种类及投资范围,还是其专业技能以及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大大降低投资风险的能力,都是个人投资难以企及的。这些都有利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获取稳健收益。
四、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财务可行性
养老金并轨改革以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已经大幅下降,因此补充养老保险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国家也多次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但目前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中的占比还偏低,发展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受制于企业财务压力,过高的补充养老金缴费率必然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可能影响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因此,如何确定合理的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合理评估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财务可行性,是关乎补充养老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财务可行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国家社会保障部门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盈利水平等因素,对达到一定盈利水平的企业给予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合理指导水平。由于企业缴纳补充养老保险必然降低盈利水平,依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自愿主动地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对推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指导,不断实践,才能推动补充养老保险的较快发展。
二是做好预算管理,科学评估企业缴费能力,合理设定替代率水平。由于替代率水平过低会影响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替代率过高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甚至使企业陷入亏损境地。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目前的盈利情况,测算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支付能力,设定合理的替代率水平。根据王永泰(2003)在对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关于补充养老保险的实证研究结果,在20%的替代率水平下,企业缴费将抵消近1个或1个以上百分点的销售净利润率;而在15%的替代率水平和企业与员工对等缴费的情况下,抵消数均为0.5个或0.6个百分点,更容易被企业接受。
三是建立应急机制。由于企业的经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提前制定企业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无法缴纳补充养老保险的应急机制。
五、结论
在我国养老金并轨运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建立并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关乎退休职工生活水平的保障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但受制于企业财务压力,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支付能力,并且需要针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建立支付应急机制,以保障补充养老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