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涵义与内容述评

2015-04-30王咸娟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王咸娟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出现新的不可持续问题,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不断追求的共同愿望。政治、制度、科技、经济往往成为人类寻求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首要选项。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是什么?联合国在新发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南方崛起:多元化世界中的人类进步》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终途径。

可持续发展教育自出现以来,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试图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终梦想。但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及涉及领域等基本问题的讨论至今都不曾停止。

一、内涵述评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情况,可以将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强调教育在改善人类生存状态和未来图景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是大多数国家认识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即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能力培养和技能发展方式,以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公民和创造新的教育体系,强调更加关注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以使人更具主动性、更具批判性、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20”峰会路线图《构建一个公正、包容的绿色社会》中强调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投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公平与包容的关键。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增长、提高健康与营养水平、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各国更加突出教育对于变革人类思维方式、认识模式以及行为方式过程中的巨大潜力,更加突出人在改变社会和改变世界过程中的巨大能动力。

在世界各主要国家,教育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置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首要位置,特别将教育作用的着力点落在知识/信息、技能/能力、价值观/意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并各有侧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最新出台的《可持续生存: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中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强调教育在世界迈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教育的功能不仅应该体现在赋予人们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识,更重要的是赋予人们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创新能力;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在重新调整人类的生存和工作方式,使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基于此,澳大利亚提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七大重要原则:转型与变革、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系统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未来愿景、参与及合作等,并对如何调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做出了具体阐释。

日本政府提出日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包括:将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原则、价值观以及行为要求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和学习环境中;确保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够从优质教育中受益;培养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中国基于对联合国提出的“四个尊重”,即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推行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观,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以及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调教育需要应对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所指向的现实问题看,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应对一系列问题,如代际和区域之间的平等、男女性别平等、社会宽容、消除贫困、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安定。但世界各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个体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详尽知识,而应该从更加广泛的视角视其为推动社会转型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使人们视上述问题为己任,从而改变全体人类的意识和行为,让人们从全球和区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共同创建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联合国教育优先事项协调处主任马克·理查曼德(Mark Richmond)在《塑造明天的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12年报告》测报告中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机会,即让我们能够重新思考应对全球挑战的方式,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更需要全方位地思考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如果我们的教育和学习能够潜在促进思维模式的转变,那么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便能够成为现实。”②

(三)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依托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倡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十年计划”实施中后期逐渐出现的新趋势。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20”峰会文件中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会,教育质量是第二个关键因素。教育质量对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绿色技能以及应对变化的能力。同年,《塑造明天的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2年报告》基于对102个国家的数据调查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启动以来,最大的变化无疑是将素质教育问题纳入探讨的重要内容。关于素质的讨论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从一个专题教育领域,推向教育改革辩论的核心。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输模式,向改革模式迈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即人人都应有机会参与人类共同未来的当地及全球讨论,得到越来越多地强调。③

在正规教育体系内,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优质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近年来教科文组织力推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在于推动教与学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新型教、学方式的大量出现是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学习方式是参与式/合作式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革新教、学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学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④。中国是近些年来在正规教育中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重要国家之一,并提出在教育功能上,要明确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在教育内容上,要用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在育人目标上,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公民;在教育自身发展上,要努力实现均衡、优质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人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新要求,中国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可持续教学模式”,并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理念结合学科特征,以“探究作业本”为辅助工具,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合作探究和运用探究等环节设计,以关注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实际问题为内容,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传统教育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和实践参考。

根据各国相关政策内容不难看到,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持续发展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释义,但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原则和目的,全世界仍然不可阻挡的趋于一致,即越来越强调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来重新定位教育和学习,包括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通过教育转变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而转变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场基于教育变革的价值观或思想革命,旨在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对现有或传统教育进行调整或变革,重新培养人、改造人,促进个体价值观的变革、生活及行为习惯的彻底革新,并实现人们自主性、创造性和长期性地参与到社会生活方式重构和世界变革的过程中,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实现。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变革和反思过程,不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认知融入教育体系,还要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教会人们新知识、新技能,使其能够应对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实现经济和社会公正、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整体方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优质基础教育的工具,是重新定位现存教育,提高意识的有效工具。⑤

二、内容述评

对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或领域,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支柱的普遍共识。虽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但人们普遍认识到,“不可持续性”的地方现实和表现往往各不相同,“不可持续性”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之道同样深深植根于地方自然、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传统之中。鉴于这种地域差异,联合国按照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欧洲和北美洲地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五大区域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质,是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实践路径和落脚点。

(一)发达国家:谋求后工业时代社会的持续进步和生存质量的稳步提升

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各区域的推进仍然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首先,欧洲、北美以及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典、芬兰、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在实现了经济和物质文化的繁荣之后,其可持续发展教育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利用、民主参与、人权、多元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治理、法律制度等在较高水平上的持续进步。

例如,英国可持续学校的国家框架将饮食、能源与水资源、旅行与交通、采购与废物管理、建筑与土地、包容与参与、社区利益、全球视野八个主题作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日本则将能源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遗产及本土文化遗产教育、灾害预防教育、生物多样性教育、气候变化教育等作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议题。

可以说,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工业化之后来自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旨在促进人类维持更高水平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质量。特别是瑞典、芬兰、挪威、日本、韩国等国均表现出对绿色环境质量、低碳生活方式、可持续消费等可持续发展“时尚”议题的普遍关注。

(二)发展中国家:维护和改善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存质量

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非、拉美及阿拉伯等地区的欠发达国家,即便是在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局部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探索,其内容和目的也是同本国的基本国情和民众生存需要密切联系的,主要集中在包括减贫教育、扫盲教育、女童教育、社会公平、防灾减灾、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区域冲突等主题的社会、健康、人权、和平等几大领域。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这些国家主要是寄希望于解决社会敏感矛盾和争端,以争取个体作为社会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而斗争的武器。

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由于受特殊社会、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的约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如社会冲突、歧视)、经济(如GDP增缓、贫困)、环境(如土地荒漠化)、文化(文盲)、健康(如饥饿、营养不良、HIV-AIDS)、政治(如政党冲突)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因此,缓解非洲地区的发展难题和生存困境,是该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领域或内容包括:消除贫困;和平以及社会和政治稳定;性别平等和公正;改善健康状况;环境改善;培养相关技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改善政府治理和透明管理。⑥

可以说,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理解和领域划分在世界各国之间均表现出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局势,即各国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并确定多样化的优先领域,但均以促进本国公民和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落脚点。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日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

②资料来源于《学习促进可持续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和结构审查》。

③资料来源于《塑造明天的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2年报告》。

④资料来源于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优质教育”研讨会。

⑤资料来源于UNESCO亚太地区文化中心、国际地球宪章、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教育和交流委员会、十年计划国际委员会、联合国大学高级研修所等。

⑥资料来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

编辑 吴婷 校对 潘雅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师发展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