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明天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回顾与总结
2015-04-30阿尔杨·瓦尔斯
阿尔杨·瓦尔斯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今天,我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和大家讨论一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的相关进展和未来展望。
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及其与环境保护和人类福祉相关的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探讨一下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形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事实上,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目的,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人类得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理念。也就是说,要摈弃过去以物质为基础的价值观,转变精神层次上的价值观。人类不能只是一个消费者,更多应该是人本身。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现在的价值观。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一些传统价值观逐渐丢失。事实上,很多传统价值观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拾这些价值观。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在学校层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
面对来自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确定性,科学家对于现在的地球现状也存在各种争议,对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意见不一。即便如此,在应对这些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其中包括年轻人的参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育才显得至关重要。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考虑需要一种怎样的学习过程,让人类足以应对这一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矛盾突出的世界。另外,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去粗取精并处理这些信息?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第一份中期报告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并且社会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知度还非常低。因此,我们在提高公众认识度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009年,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家协调机构,一些机构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并逐步影响着学校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中国不仅设有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同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还专门设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政策以及教育活动。但是,世界不同地区在此方面的差异非常大,一些地方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环境教育。可以说,即便在教育领域,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知差异也是巨大的。
可持续发展教育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区互动方式呢?目前,我们还没有十分详实的数据来证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在世界一些发达地区,人们希望或正在以实际行动来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和谐统一。虽然他们不将这些活动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但其实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些进步人士还大力进行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的宣传推广活动,缩小人们之间的认知差异,以带动更多人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理清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其他教育,特别是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正确认识的前提。环境教育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环境教育的焦点相对狭窄,即主要探讨环境问题,以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视角来讨论什么是环境以及怎样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比环境教育更加广泛,它不仅要求人类重新审视消费至上的思维模式,重新思考人类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强调不仅关注当地发展,更要关注全球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讨论一个局部的环境问题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更大层面的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讨论气候变化教育、发展的教育、消费教育、生物多样性教育、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时候同样采取全球性视角。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每一种单独的教育都如同一个花瓣,它们共同组成教育这样一朵花,并且这朵花的核心应该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赋予人们权力和能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其它任何教育都应该围绕这样的核心来展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发布的中期报告重点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倡导的一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今天的很多学校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而学生需要对于应对的问题是未来的,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对于教育而言,教育如果要解决人们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不同地区人们达成共识,那么教育就应该引导学生以“环境优先”作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非地区发展优先。如果教育者能够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那么就能够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对来自十余个国家的218名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者的调查发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在当代学校中还是非常缺乏的。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跨学科学习、社会学习、发现式学习、以系统为基础的思考性学习、批判式思维学习以及参与式学习等。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将大的学科划分为若干小学科,即所谓的专业化分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所学的领域越来越专,同时也越来越小,世界被分割成若干部分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不希望未来的人看待世界时仍然从本行业或自己的视角出发,我们希望人们以一种全局性的视角来重新看待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是要帮助我们找回这种整体看待世界的方法,将这种全局思维的理念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三种视角。首先,融合性的视角,即人们看待问题不仅要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来看,还要从社会和伦理的角度来看;不仅要看现在、短期,还要考虑过去、预期未来;不应该只看当地的视角,还应该认识到当地生活方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影响;不应该只从人类视角来看待世界,还要考虑除人类之外的各种存在事物。
其次,批判性的视角。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有技能、有能力以批判性的视角去伪存真,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原因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对于现有事实,我们也要敢于质疑,如经济增长方式、消费至上主义等都是值得我们质疑和思考的。
再次,变革性的视角。我们要重新审视过去的某些生活方式是不是更具环保性,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借鉴?有些地方的人们其实更加愿意过上简单的生活,重新回到过去那种人人分享的时代。此外,我们要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观以及整个社会系统。
目前,大家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这里的能力建设实质上是什么呢?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更应该是全局性的、全方位的能力,并且会因不同地域而有所不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创新紧密联系,同时还要了解世界格局的复杂性和无序性。
通过参观论坛期间的成果展览,我发现北京地区的学校正在全方面地推广可持续发展教育,即以学校为中心,借助节能环保、多元文化等主题,通过学校团队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和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社会互动等多角度、全面地推广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环境都能很好地体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完全融合到学校活动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中去,积极引发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和教师教育角色的转变。
地区问题和全球问题应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本地问题和全球问题应该是密切关联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关联应该体现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之中。学校,包括高校在内,应该同地方社会以及社区紧密联系,且进行常态化的互帮互助;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同企业以及公共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必须抑制消费主义,推动可持续消费习惯的形成,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或公民意识研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环境治理等公益事业当中去。事实上,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而且可以让可持续发展的监控和研究更加具有娱乐性和互动性。我们也相信,可持续发展教育一定可以让学校发展和社区发展更加可持续。
最后,关于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强调以下四点。第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进行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关乎到我们如何教和教什么,或者学生要学习什么。第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体现在课程当中,同时也应该体现在课程建设当中,而且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科技的、文化的以及本土化、地区化等各种不同渠道来传播可持续发展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同可持续发展是相背离的,要想给学校、个体、社会提供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就必须给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而不是挤压或排斥它。第三,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社会,需要我们具有新的能力,同时这也给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学校教育同社区教育以及在职教育之间的分界线应该越来越模糊,也就是说这三者之间会实现更好的联动。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大家都在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所以这种混合式的学习就更加重要。可持续发展教育就应该体现混合式学习或跨领域的学习。
编辑 郭伟 校对 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