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语言和思维的深处走一走
2015-04-30姚敏
姚敏
摘 要:本文以《说勤奋》教学为例,从课程、文本、学情三方面着手开掘文本的价值,重构教学的内容,调整学习的方式,引领学生在质疑和思辨中感受说理文言语的智慧,走向思想与语言的同构共生。
关键词:说理文;智慧;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61-1
《说勤奋》意在“勤奋”,而重在“言说”。作者是按着怎样的思路?用了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如何说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凡此种种都必然是经历了一番深切的思考。我们何不把课堂变成一场探索之旅,引领着学生往语言和思维的深处走一走,在感知说理文言语智慧的同时提升思维的品质。
一、循序渐进,说理入心
说理的目的是使人信服,这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由倾听到思考再判断的过程。说理文的行文有固定的结构,一开始提出观点,中间举例证明,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渐入式的说理方法也是一种言说的智慧,值得学习。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来说说关于“勤奋”的话题。谁先来说说什么是勤奋?
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珍惜时间……
师:那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呢?
生:因为课文开头就告诉我们“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师:你相信这句话吗?
生:(犹豫)。
师:其实,我也同你们一样,有些将信将疑。我们先不急着做判断,等学完了课文后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
小结:原来,说理也有小窍门:先——说出道理,再——精选事例,最后——回顾道理。这样循序渐进慢慢地说,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信服。
二、精挑细选,说事明理
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讲道理是说理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勤奋》择取了两则事例:司马光勤勉一生编写《资治通鉴》、童第周发奋勤学完成青蛙卵玻璃手术。在教学中有些老师会把这两个事例当成故事来说,一味地纠缠在内容理解或是遣词造句上,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选择性。选择怎样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这是一种思辨的能力,也是说理的智慧。
片段二:
师: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向我们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两个事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只讲一个事例行不行呢?(生比较阅读两则事例)
生: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而童第周则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师:年代不同、成功领域不同。
生: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从小就很聪明。而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师:一个天资聪颖,一个大器晚成。
小结:两个故事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再看课文的题目——说勤奋。天资聪颖的司马光一生勤勉,终成一代史学大家,正扣了一个“勤”字;大器晚成的童第周发奋争先,成为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又合着一个“奋”字。这两个故事在内容上互相弥补,增强了说服的力。可见,作者不是随随便便就选用了这两个事例,而是精挑细选的结果。
……
师:文中还提到一个名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师讲述华罗庚勤学的故事。)如果把这个事例也补充到我们的课文中去好不好呢?
生:不好。两个事例很相近,放进去会显得重复。
小结:是的,不同的事例一个都不能少,相同的事例一个也不要多。说理前一定要精选事例,也就是我们说的思维的严密,严密也是一种智慧。
三、字斟句酌,说话得“体”
《说勤奋》一文语言简明、浅白,学生一读就懂。仔细研读文本,朴素的语言背后内隐着说理文语言表达的一些共性特点——语言的精要和形式的丰富。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文本的言语形式,也是本课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片段三:
1.情境创设,对话表演……
2.生讨论后交流……
3.生自主交流
小结:课文只用三句话,紧扣着“勤奋”概述了司马光一生的事迹,这就叫——精要。就事说理就要句句在“理”,这可是一种说话的本领啊。
片段四:
师:请同学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在语言表达上一样吗?
生:不一样,童第周的事例比较长。
师:长在哪里?
生:童第周的事例说完后有一句总结的话,还有一句名言。
小结:同样是说理但形式很多,可以说事例,也可以在事例后加上自己的话,还可以加上名人的话。这样,别人听着也不会觉得单调了。看来这说理的学问还真不少呢。